7月5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独家发布了《关于银行发展学生信用卡业务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通过对中央财经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5所高校学生的日常消费及信贷需求等进行了调研分析,以及向10家商业银行了解学生卡市场现状,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对中国学生资金和消费总体情况、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现状、市场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建议等做了展示和分析。
所谓学生信用卡(以下简称“学生卡”),是商业银行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发行的信用卡。2005-2009年,各银行纷纷进入学生卡市场,大量学生成为“持卡一族”。
但在学生卡迅猛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问题,监管部门以出台相关文件的方式对此进行规范。监管设延缓了各大银行的学生卡业务,但也造成各类非正规金融逐步进入校园市场快速发展,衍生出高利贷等风险事件甚至恶性事件。商业银行校园卡的业务收缩与非正规金融的野蛮生长使得高校金融业务出现畸形发展态势。
报告指出,参与调查学生中,资金来源广泛但主要依靠家庭,金额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在每月2000元以下。消费领域中,除日常生活消费外,学生的主要消费集中在社交、学习或考证、旅游等领域;消费金额和比例基本与家庭提供的生活费情况一致;九成学生每月略有结余,一成学生入不敷出。
调研显示,在出现过资金短缺状况的学生中,资金短缺主要因日常消费及社交需求。多数学生解决资金短缺情况还是靠自己努力和父母弥补为主,只有少数会对外借款。
针对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现状,报告指出其中的特点。
其一,学生持卡比例整体较低,对信用卡也缺乏深入了解,但具有较强的办卡意愿,普遍对费用、还款期、信用额度和办卡的便捷性等因素较为注重。一方面近年来银行对学生卡的推广力度和宣传力度较小,同时目前市场上的学生卡产品针对性较弱、创新性不足,对学生的吸引力有限。另一方面,仍有大量的学生有较强的办卡意愿。同时,很多学生是因为政策限制而未获批信用卡,如果能放松限制,将大大提高批准率。
其二,目前学生卡产品针对性不强,学生卡产品无优惠利率、无特殊还款期、本专科生信用额度偏低。
其三,各银行较为重视发展学生卡业务,但各银行之间发展并不均衡,且目前普遍处于萎缩状态。在经过监管治理整顿之后,学生卡市场业务量急剧萎缩。招商、光大、中信、广发等银行纷纷暂停发卡,未发卡银行如华夏银行(行情600015,诊股)、北京银行(行情601169,诊股)等也望而却步。工农中建四大行以及邮储、民生等银行虽坚持发卡,但均明显放缓了学生卡的发展步伐。目前,在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商业银行利润率下降的情况下,各银行对学生卡市场普遍看好。
目前,政策瓶颈制约、非正规金融的野蛮发展、商业银行产品服务和竞争意识的滞后以及学生对消费金融认知的误区成为了当前学生卡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此前,监管部门为控制校园信贷风险出台了一系列的举措,尤其是其中的“第二还款来源政策”,被监管部门反复明确和细化。由于其操作成本高、难度大,导致学生卡业务急剧大幅萎缩,成为影响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情况看,随着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以及商业银行风控手段的提高,第二还款来源的限制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卡业务发展最主要的因素。此外,预借现金业务管理要求无法满足学生消费需求,发卡银行数量限制影响了学生卡市场的良性竞争等问题,均成为政策解禁的当务之急。
同时,校园信贷已成为各类机构竞相争夺的领域,但由于学生卡等正规金融信贷产品的缺失,各类非正规“校园贷”产品乘虚而入,野蛮生长。随之而来的是,高利贷、“裸贷”、暴力催收等乱象频发,严重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另一边,我国商业银行对校园信贷市场的竞争和服务意识依然不足。由于校园信贷市场的现实盈利空间有限,难以使各银行真正把这块业务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各商业银行针对学生卡的各类产品大体相似,没有结合学生消费需求特点开发出有特色的产品,对学生而言缺乏吸引力;还有不少银行对学生卡的风控模型过度依赖于还款来源、还款能力等传统的风控手段,不能有效利用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化的风控方法有效识别风险,也就无法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特色服务。
最后,学生群体虽然整体素质和教育程度较高,但由于其普遍缺乏社会阅历,基本没有金融理财的经验,既缺乏对信用知识、金融产品的了解,也无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此外,对于有的学生,也需要培养其理性的消费观,避免追求物质享受而过度消费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