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坏账余额88亿,坏账率达3.5%创新高——这是5月19日央行《2010年第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中显示的国内银行一季度信用卡的风险状况。
报告表明,截至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88.04亿元,较2009年第四季度增加11.08亿元,季度环比增14.4%;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占期末应偿信贷总额3.5%(即坏账率),相对于2009年第四季度不良率3.1%上升了0.4个百分点。
一季度信用卡的坏账余额和坏账率升高的原因何在?
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员伍永刚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信用卡坏账核销困难,“中国信用卡坏账核销很严格,需要一系列的手续,且需要提供足够的证明。而国外的信用卡核销则相对容易,一般反映的是当年的情况。”
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今年“两会”期间也指出,信用卡坏账核销需提供充足证据进行逐笔核销,而信用卡金额小、笔数多,逐笔操作的难度大、成本高。
信用卡核销难摆在所有银行的面前,一是核销难度大,目前信用卡坏账核销政策包括了六个方面的条件,为持卡人满足依法宣告破产、死亡或经依法宣告失踪死亡、经诉讼并经强制执行程序后仍无法收回贷款、经公安机关正式立案侦查1年以上或余额在2万元(含2万元)以下且经追索2年以上等。按以上规定一般坏账都超过一年甚至两年以上,而国际通行做法是信用卡半年以上欠款未还即可核销。“坏账核销速度严重滞后于坏账产生的速度,所以信用卡坏账率出现了每年累加的现象。”伍永刚表示。
2009年4个季度的信用卡坏账风险呈现出“累加”的趋势,1—4季度的坏账率分别为3.0%、3.1%、3.4%、3.1%(第四季度由于银行大幅核销从而降低)。二是核销成本高,信用卡业务金额小、笔数多,如果逐笔核销,需要耗费银行相当大的人力与财力,“有时一笔坏账核销成本还要高出核销金额,所以很多银行三五年都不进行核销。”某商业银行人士表示。
除了核销难的原因造成信用卡坏账推高之外,由于信用卡数量增加从而导致信用卡授信总额不断增加,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今年一季度信用卡授信总额为1.48万亿元,同比增长42.9%,环比2009年第四季度增加1160.02亿元,增长8.5%。
另外,信用卡跑马圈地滥发信用卡的“责任”不可推卸。为了争夺信用卡市场,银行纷纷使出各自招数,导致信用卡发卡泛滥,审核不严,发卡数量成为银行的冲刺目标。“像卖菜一样卖信用卡”成为银行推销信用卡的口号,信用卡滥发现象已很普通。
不过,一些银行已经意识到“只求数量不求质量”随之将至的风险,开始由几年前的跑马圈地进入精耕细作的阶段,如信用卡起步较快的招商银行,于2009年实现全面转型,由之前的“重数量”转变为“重质量”,开始大力进攻高端客户,挖掘高端客户的信用卡相关业务,并面向高端客户大力发行高端信用卡,如发行的白金卡每年年费高达3600元。
虽然一季度末坏账率达3.5%,但仍处于正常范围。美国的信用卡坏账率一般为5%,金融危机之后更高达7-9%。“信用卡不良率3.5%正常,只要拨备覆盖达到要求就没问题。信用卡不良贷款在整个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的占比相对较小,目前看来问题不大。从发卡量来看,2008年发卡量突飞猛进将造成阶段性的不良率上升较快,所以一季度信用卡不良率上升是行业规律的体现。”
尽管信用卡的风险暂时无忧,然而,其风险不容忽视,之前国内信用卡不良率在1%~2%之间,属于低风险资产类别,而今随着发卡量和授信额不断增加,目前坏账率已攀升至3.5%。只有从制度上改进以加快核销速度,从发卡源头严格把关防控,信用卡的坏账风险才不致于继续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