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力促移动支付协同效应 定位开放平台基础能力之一
从联合浦发银行推出三账合一的“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到放弃标准之争和中国银联“一笑泯恩仇”,今年六月,中国移动在移动支付领域迅速布局。
6月18日,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携手发布以“移动金融,改变生活”为主题的战略合作产品发布会,并推出了四款战略合作创新产品:中国移动浦发银行联名卡及演进产品(NFC技术手机)、手机汇款、全网客户话费代缴和生活缴费。6月21日,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签署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与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合作框架协议》。
标准破冰≠放弃2.4GHz标准
在移动支付领域,以中国移动为首的电信运营商主推的2.4GHz标准和银联主推的13.56MHz标准的技术标准之争一直被业界认为是限制其规模发展的瓶颈所在。根据此次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在移动支付领域展开深度业务合作,共同探索基于移动通信网络、通过SIM卡等安全载体承载银行卡账户的移动支付产品,并在近场支付技术标准、NFC手机产品检测、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互联互通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同时,这一协议的签订也标志着移动支付标准之争尘埃落定,未来13.56MHz标准将成为移动支付的主流。据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透露,接下来双方将在50个城市进行试点。
“标准之争背后的意义是对行业主导权、话语权的争夺,更进一步是基于两种标准的上下游生产厂商的博弈,”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表示,“但中国移动和银联达成合作并不等同于放弃2.4GHz标准。”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也向记者表示,“未来中国移动的重点是采用13.56MHz标准的NFC,2.4GHz标准会逐渐淡化,但是并不等于完全放弃,还是会有一定的市场,比如将SIM卡与一卡通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在行业应用中推广”。
联合金融业打造大平台
移动支付是一个涉及到诸多产业的融合业务,那么在标准之争落幕,市场以13.56MHz标准为主要标准的情况下,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将如何定位呢?
零点咨询IT电信总监曾韬认为:“移动支付具有很强的金融性质,电信运营商不能总想着去做行业主导,而应该以参与者的心态先谋求发展,再提升话语权。对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而言,用户和服务网络是其最大的优势,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化敌为友是一种非常好的参与模式。”
日本的NTT docomo是全球移动支付业务开展得最好的运营商之一,它通过注资的方式掌控产业链,在几年间先后注资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和瑞穗金融集团的关联企业UC card公司,并得到了规模回报。三井住友银行和NTT docomo联合推出的ID借记卡业务使得NTT docomo的移动支付业务突破了小额支付的界限;DCMX信用卡业务则使NTT docomo的移动支付业务渗透到消费信贷领域。
但在中国,受各种政策和制度的影响,电信运营商想要掌控整个产业链显然不太现实。和君咨询合伙人许宁表示,电信运营商应该去搭建一个平台,即在产业链的两个端点――商家和消费者之间,整合金融、设备商等,共同打造一个大的移动支付平台;同时,对电信运营商来说,移动支付只是一种工具,是其大智能管道(包括通信、支付、位置、身份等)的功能之一。
从移动支付向移动互联网支付演进
关于此次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的合作,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表示:“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可以衍生出很多业务,手机支付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目前我们和银联的标准已经统一,平台也搭建起来了。对我们来说,下一步要尽快把NFC的功能内置到手机中去。对金融开放SIM卡空间,把手机的一些空间拿出来,给支付领域使用。”
中国移动内部人士也向记者明确表示,中国移动对于移动支付的定位是开放平台中的一项基础功能,同时中国移动的下一步工作就是“统一”,包括各种标准的统一(如终端、芯片等硬件标准)以及与中国移动原有业务和产品的统一,中国移动与浦发银行的合作则更是使得中国移动在移动支付领域如虎添翼。
对于运营商做移动支付,业界专家张鑫则表示:“3G时代,移动支付的概念应该升级为移动互联网支付的概念。原有的网银和第三方支付等手段现在基本上都可以直接过渡成为移动支付手段。传统互联网的东西直接过渡到移动互联网大部分都是适用的,但要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却还远远不够,而这就是运营商的机会!”
因此,对电信运营商来说,移动支付的真正价值并不是其业务本身的收益,而是将移动支付作为工具与移动互联网应用和产品结合起来产生的增量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