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诱导使用新型消费金融产品“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违规套现的小广告贴在十万辆共享单车上,散向巷尾街头。经过多日调查走访发现,卡宝宝发现这背后暗藏了一个蔓延广、涉及主体复杂的地下灰色交易链条。
当“资金掮客”瞄上共享单车
“有什么好害怕的,我一天刷十几单。”1月16日10时许,在深圳中心书城广场,卡宝宝以“套现人”身份,通过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上的“花呗、白条”套现小广告,与一位号称“无需任何抵押、套现秒到”的广告主,接上了头。据对方出示的花呗记录,同样的“当面交易”,仅在当日早间,就已经成交3单,金额在200元到400元之间不等。
怎么做到“秒到套现”?对于卡宝宝以“套现人”身份提出的不同金额的套款需求,自称姓李的广告主(以下称李生)演示了花呗、白条甚至信用卡的不同方案和手续费率选择。
首先是通过二维码模式。在问清楚“套现人”想套额度后,李生在手机上扒拉不到半分钟,就生成了一个支付宝账号二维码;“套现人”按要求扫码后,显示出某款国产手机,价值7100余元,付款方式为花呗,这时,“套现人”只要点击选用花呗支付、完成购买交易。李生即会通过现金转账,将扣除10%手续费后的6390元给“套现人”。整个套现完成,“套现人”不需查收所购商品。
另一种情况下,“套现人”需要查收所购商品,也即“实收模式”,在李生看来,“这更安全,但成本更高,所以手续费要收取15个点(15%)。”这种模式下,“套现人”将在天猫或者京东上购买对方指定商品,用花呗或白条完成交易后并收取商品,然后李生再上门以“折价收货”的方式回收该商品,并支付给“套现人”扣除手续费后的商品购价款,至此,整个套现完成。
李生称,“我们不生产钱,我们只是人民币的搬运工。”但某种程度上,这些提供套现的人成了各类违规助贷的“资金掮客”。
风控技术“拦不住”
这类灰色链条不仅仅出现在局部区域,在卡宝宝调查中接触到的两个“资金掮客”就把“生意”做到了珠三角地区,其直言可以通过“朋友”介绍江苏、浙江等地的套现业务。
而且,套现业务由于开展成本低,除线下共享单车外,通过改头换面,还发展出了多平台的、高隐蔽的获客方式和交易渠道。卡宝宝获悉,在某知名二手闲置交易平台上,就活跃着一些2~3人规模的套现小团队。
不难发现,整个套现过程中,原本消费者、消费金融产品方、互联网商城三方之间形成的完整交易链条,由于“资金掮客”的介入,套现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本万利”的买卖。在利益驱动下,套现灰金链条的“资金掮客”端往往涉及主体复杂、蔓延极广;虽严令禁止、“法”字当头,其仍然铤而走险。
异化的互金风险
“花呗”、“白条”被套现,和银行信用卡一样,是因其免息期的设计而有了套利空间。
信用卡套现一直被严查,但也屡禁不绝,某种程度上,也是因其套利设计带来了“黑产土壤”。“谁率先把套现全部打击掉,发卡规模、贷款余额、分期转化客户的转化率都会下降。”
一位资深银行专家告诉卡宝宝, 因此谁也不敢真正打响禁绝套现这一枪,花呗、白条等产品也面临着同信用卡一样的问题。
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17)》分析,金融科技步入了2.0阶段,呈现跨界化、去中心化、去中介化和自伺服功能:金融脱媒日益深化,传统金融中介机构的功能弱化,或者“主动脱媒”降低监管成本,带来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新问题,挑战传统金融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在这一背景下,花呗、白条等消费信贷产品,因其新金融属性、伴生场景化交易,相比银行信用卡,平台方对它们的套现违规处理态度更复杂。
“即使在传统的POS机套刷时代,也难免无法辨别支付结算是基于真实的贸易场景、还是基于套现的不良目的,更不用说在互联网时代,金融交易便民化、全民化,门槛低了,链接点多了,再加上交易匿名性,被监管主体更多、风险点更多。”骆阳律师认为,即使监管力度再大,也总会有百密一疏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