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呈现新趋势、特点,其中信用风险正从长三角向东部省市与中西部地点扩散,从钢铁、光伏、船舶等困难行业向上下游行业和关联产业链蔓延。
截止到2013年11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年初增加了1079亿元,银监会最近已向地方银监部门以及商业银行警示,2012年来暴露的钢贸贷款领域重复抵质押等违规业务模式,隐现被复制到煤炭、木材、水产贸易等领域的迹象。
从2012年开始,随着经济不景气,钢贸、光伏、造船等行业陷入困局,信贷风险同期暴露,但经过两年释放,2013年下半年上述行业不良新增已相对缓和。
例如,截至2013年上半年,江苏钢贸市场不良贷款余额为210亿元左右,不良贷款率超过40%,较年初上升逾20个百分点,部分大中型银行同期钢贸不良占新增不良贷款一半,风险基本已释放完毕。随着钢贸不良的大规模暴露,去年开始传导至钢铁生产企业,并进一步蔓延至煤炭、矿产等行业,风险传染明显。河南省银监部门已多次警示当地煤炭、有色贷款集中,注意此类产能过剩企业在风险传染下的还款问题。
和钢贸类似,煤炭类能源企业同样为资金密集型,对银行资产质量冲击大。据媒体报道,广东蓝粤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此前因资金链断裂已基本停产,并牵涉广东省内银行出现90亿元不良贷款。
对于资金密集型企业来说,资金就是企业运作的血液,一旦血液出现凝固导致流动不畅,其产生的影响无异于慢性自杀。钢贸行业需要大宗流动资金,受到资金限制,近两年钢贸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而这种经营问题也不仅仅停留在钢贸行业上,而是蔓延至整个钢铁产业链,其中就包括钢铁的上游煤炭行业以及下游船舶行业等。银行考虑资金风险,加强对相关行业的信贷控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于相关企业来说,还是需要在这方面加强管理,同时还需要加强自身修养,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获得外来支持。现在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不是纯粹输血的机构,而正在转变为企业,需要为付出资金承担风险。2014年钢铁行业先关产业链仍将受到严格的信贷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