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本文从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两个根源出发,指出大数据通过创造一个低成本、信息对称的市场结构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可能,例如国内最具竞争力的第三方融资服务平台一秒通,年至少帮助万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只有真正实现社会公共数据信息的开放与共享,真正建立鼓励真实数据生产的体制、机制,大数据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才能拥有较适宜的生态环境。
从理论角度分析,造成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有两个:资金供需双方之间信息不对称和风险管理上的激励不相容。但是,在大数据时代,这两个难题正在出现有解的可能。基于大数据应用的互联网金融产业,正在凭借互联网开放平台的渠道优势与数据挖掘所蕴含的核心竞争力,尝试突破束缚小微企业融资的信息与成本枷锁,一定程度上扭转信贷资源分配的不对称格局。
一、通过大数据降低信息搜寻成本,银行传统经营的“二八定律”正在逐步被颠覆
大企业与小微企业的信息结构存在显著不同。大企业经营规范,信息披露较充分且可信度高,信息质量审核相对容易,因此适用于传统的基于财务报表与抵押资产质量的信贷审核方法;而小微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差异性较大,市场上信息披露较少,况且我国很多小微企业缺乏合规的、真实可信的财务报表,“硬信息”无法真实体现企业的经营状况,因此审核小微企业资质、搜寻小微企业信息需付出的人力、物力成本较高,很多银行都提出了很多创新的办法,例如,看小微企业的“三表”(水表、电表、纳税表)等。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需要设计新的信贷契约结构,以区分小微企业的优劣、控制风险因素。如果不改善信息结构,可覆盖风险的有效途径只剩下提高利率与要求抵押担保。在当前利率非完全市场化与抵押担保品欠缺的情况下,采用传统信贷技术从事小微金融,需付出的边际成本与服务大企业相差不大,在信贷供给资源仍显稀缺的情形之下,银行具有提高授信门槛以迫使高风险客户退出信贷市场的动机,这就是“二八定律”和银行针对小微企业客户实施信贷配给的背后原因。银行服务80%低端客户所带来的利润微乎其微,还不如将这部分客户赶出市场,全力支持20%的高端客户。
大数据正在尝试打破这种成本与收益难以均衡的僵局。大数据与信贷业务结合的核心优势在于重塑信息结构,削减业务成本。电子商务平台与社交化网络的发展积累了海量数据,对网络大数据进行挖掘所得到的逻辑与规律信息,要比现实中发布的企业数据更具真实性,因而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大数据与金融行业的融合催生出的新产业——互联网金融——完全不同于信用中介模式,甚至从匹配资金供需的效率的角度来说已超越了信用中介模式。以阿里金融为例,囊括了平台商户的历史交易数据、信用记录、客户评价等内部数据,以及纳税记录、海关记录等外部数据的“大数据”颠覆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信用评级与贷后管理完全由量化模型自动分析完成,大数据经过云计算后得到动态的风险定价和违约概率分析结果,将风险管理的成本降至最低。信息结构的改善令金融机构可清晰地甄别出企业的资质,金融机构有激励为优质的小微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因此信贷配给发生的基础不复存在。同时,运算能力强大的电子系统将客户拓展的边际成本削减至几乎为零,“二八定律”成立的前提也随之消失,在大数据时代金融机构有机会从80%的低端客户身上获取不菲的价值。
二、通过大数据的支撑,正在建立小微企业贷款有效、激励相容的风险管理方法
在我国传统金融机构中,现阶段还存在开展小微金融业务在风险管理上的激励不相容问题。在银行业不断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普遍强化了信用风险的约束机制,但与其相匹配的激励机制却没有相应建立,具体体现在风险控制方面实行新增贷款“零风险”控制,贷款质量终身追究制等,客户经理在风险控制的责任与收益上严重不对称,因此客户经理普遍存在“贷不如不贷,多贷不如少贷”的“惜贷”心理。不仅如此,由于贷后持续监督的成本过高,客户经理缺乏有效的显性激励来控制风险,因此很多高风险项目并未得到及时剔除,导致小微企业贷款的社会总体违约率整体上升,相应地给予银行小微金融业务违约风险大的不良预期,再加上担忧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可能出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银行会选择收紧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供给,造成小微企业信贷市场不均衡。
大数据时代里,信息结构的改变,直接驱动风险控制理念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来是要求补偿覆盖风险损失(无论是高利率还是抵押担保要求),现在变为持续考核与监控企业稳健经营、创造现金并还款的能力;原来集中考察“硬信息”(资产负债表等),现在变为重点考察“软信息”(经营和交易数据、单据等)。从依赖人力转变到依赖电子系统,风险管理的激励不相容问题不再成为制约小微金融发展的桎梏。在传统的信贷理论中,企业抵押资产额、资产质量与获贷可能性、授信金额成正比,但是由于贷后管理过程中持续性监管的能力不足、风险暴发后抵押品变现的难度大、折价幅度大,这种风险补偿手段往往不能为金融机构避免损失。同时,对于越来越“轻”的小微企业来说,足额的担保和抵押几乎是不可求的。因此,信贷理念的变化契合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思路。不仅如此,基于大数据挖掘的系统处理与实时监控显著缩短了业务流程,提升了信贷业务效率,具有符合小微企业贷款需求“短、频、快”特点的灵活性。例如阿里金融推出的“按日计息、随借随还”的信贷产品,依托信息技术的强大保障,既解决了客户的短期资金需求,又有效提高了资金的周转速度,通过金融创新为企业增加了价值。
三、培育良好的“数据生态”是未来小微融资发展的必要条件
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典型特征,美国在这方面已先人一步。2009年3月,美国联邦政府数据开放门户网站Data.gov上线,向公众开放政府拥有的所有公共数据。截至2011年12月,Data.Gov共开放原始数据3721项、地理数据386429项。我国潜在的大数据资源非常丰富,从电信、金融、社保、房地产、医疗、征信体系等部门,到电子商务平台、社交网站等,覆盖广泛。打破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局,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社会信息来支撑。然而现阶段我国所披露的数据仅仅是局部的、碎片化的,尤其是对评估小微企业信用至关重要的社会征信体系,仍旧是区域割裂、透明度较低。由于不再仰仗人力,互联网金融机构严重依赖公开信息的获取,因此获取信息的高成本无疑扼住了小微金融发展的咽喉。以典型的P2P模式为例,借助后发优势,我国P2P借贷平台的交易流程与机制完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然而在信用评估时经常面临公开信息不足的窘境。有健全、完善、公开的征信系统以及成熟的信用评级市场作保障,美国P2P平台能够将信用评估模块完全外包。信息生态是决定P2P机构在未来能有多大施展的关键制约因素。社会信息的归集联网、公开分享工作,由于其统筹的复杂性,必须由政府机构来主导实施。大数据时代里公共数据应该被作为公共资源向公众开放,只有如此才能让数据中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
数据的可得性是大数据得以应用的前提,而数据的真实性同样具有关键意义。在我国现行税制背景下,小微企业为了规避税费或争取优惠政策而有意不真实反映经营和财务状况,以致企业无帐可查,一个企业两套帐的现象相当普遍,如此形成的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形成强烈的信息不对称。不仅如此,投机性的财务造假在信贷市场上起到了“劣币驱除良币”效应,造假企业往往愿意承担贷款的高利率以最大化投机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