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卡产业一定要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标准,有了这个标准,就意味着掌握了银行卡市场未来发展的主动权和话语权!9月27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主办的广东省金融IC卡发展及多行业应用推广工作促进会上,央行科技司副司长李晓枫针对近期美国向WTO状告中国银联一事发表看法,认为银行卡产业之争已上升到中美政府层面。
但他意味深长地表示,中国银联的PBOC2.0标准必定是中国金融IC卡的统一标准,也将成为一个电子支付的国家标准。人行将不遗余力的推动金融IC卡在国内的发展。
用国标掌握主动权
这番话透露出的信息表明,如果要在中国境内发卡,必定要遵循银联PBOC标准,而非其他国际卡组织推行的诸如EMV迁移标准。分析人士认为,若银联标准PBOC2.0芯片卡(即金融IC卡)不兼容其他标准,这对遵循EMV标准的国际银行卡巨头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假设未来银联标准的金融IC卡全面发行,国内人民币业务依然不对国际卡组织开放,那么国际卡组织更加无法撼动银联在国内的地位。
实际上,这已不是人行官员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表上述看法。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即PBOC2.0标准)后,北京、上海等地开始试点芯片卡工作,工行最早于2007年推出了国内首张PBOC2.0标准信用卡。自此,PBOC标准就逐渐成为国内芯片卡的发卡主流,而此前曾在国内广泛推进的EMV迁移日渐淡出。始于几年前的标准之争,最终以PBOC2.0标准的胜利告终。
换芯仍要3-5年
不过,尽管人行定下了这项宏伟目标,但银行卡要实现力争用5年时间,在境内全面发行和受理金融IC卡,使磁条卡退出市场并非易事。
耗资巨大就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约20.66亿张,剔除约100万张IC卡,按当前主流应用的PBOC2.0芯片卡每张约20元计算,则将全国已发行的磁条卡更换为芯片卡成本超过400亿元。在终端机具(包括POS机和ATM)改造上,全国存量终端改造投入超过9.5亿元,其他成本如发卡和收单系统改造、人员培训等更无法量化。
而相对的,2009年全国银行卡消费68612.95亿元及信用卡欺诈损失率不足0.02%计算,全国银行卡伪卡欺诈损失仅在10亿元以内,远小于银行卡换芯成本,也造成银行积极性不高。银行人士认为,芯片卡的全面普及预计仍至少需要3-5年。
对此,李晓枫则认为,首期投入500多亿就能搞掂全部换芯,以后每年只需投入200多亿元就可以进行维护,这相对于可以日进14亿元的银行来说,完全有钱消化。他还指出,从2007年开始,银行卡犯罪就以每年60%的增速增长,尽管基数很低,但增速十分惊人,这让银行卡防欺诈技术的提高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