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青岛正式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达35家。据了解,今年青岛将再增加11家小额贷款公司,地方资本参与借贷激情仍然高涨。但青岛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着地域限制。省金融办近日批复了28家小额贷款公司,其中有5家独资小额贷款公司,这在我省尚属首次。其中,由亚洲联合财务有限公司独资设立的青岛市城阳区亚联财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获批,注册资本3亿元,是我省设立的首家外资小额贷款公司。
现在银行贷款额度比较紧张,所以寻求贷款的小企业越来越多。但小贷公司并不所有来的小企业都做,因为不了解,所以一般只针对熟悉的中小企业。小贷公司不是银行,没法吸收存款,我们的本金就是注册资本,自己的钱,当然不能随便贷出去,万一收不回来,就全完了。
按照青岛市的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是5000万元,而一笔贷款可能就有几百万元,几百万元对银行来说算不了什么,但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却是负担不起的风险。
实际上,青岛很多小额贷款公司,一开始都是为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服务的。
而与银行贷款相比,小额贷款公司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快捷。“银行贷款从审批到放款,最快也要两周的时间,而小额贷款一般几天就可以办下来,审批快、放款快,而且,还款期限短,这也是这样的小企业加快资金周转速度,提高效率。
小贷公司根据之前的交易记录、是否存在经营违纪情况,以及贷款资金的用途和还款来源来确定风险等级,按风险从低到高分别采用信用、担保、抵押的形式贷款。
熟悉的企业风险容易判断,而不同行业间的贷款则需要更多的调研。
近几年,青岛的小额贷款行业还处于摸索阶段。从实际的业务量来看,并没有感到明显的变化,但是考虑到这几年小贷公司在青岛全市范围内像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增加,能明显感觉到小额贷款市场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大。
从2009年青岛第一家小贷公司—即墨诚和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至今,青岛全市范围内正式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已达到35家,累计放贷突破190亿元。
而根据青岛市金融办2014年工作计划,今年年内将再新筹建11家小额贷款公司。这个数量几乎占青岛目前所有正式运营的小额贷款公司总数的1/3,并将创下青岛小贷企业发展速度历年之最。
对于很多普通市民来说,由于对小额贷款公司不了解,很容易将其与民间借贷联系在一起,实际上,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张旭说:“小额贷款公司有专门的政策规范,而且受到金融办的监管,而民间借贷则处于政策不支持,法律不约束的状况。”
据曹建军介绍,青岛市金融办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在贷款数额方面,70%的资金发放给单户单笔贷款不超过200万元的借款人,30%的资金发放给单户单笔贷款不超过注册资本5%的借款人。
上海是我国小额贷款行业发展较快的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以下三种较为成熟的运作模式,值得青岛的小贷公司借鉴。
一是科技园区模式。比如,浦东张江小额贷款公司主要股东是园区的创始人或主导者,以张江高科技园区500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杨浦科创小额贷款公司也是以科技园为依托、主要为园区内中小科技创新企业服务。通过与园区管理机构的密切合作,把区内企业作为重点目标客户,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有效获取客户信息,切实降低信贷风险。
二是商贸市场模式。比如,闵行九星小额贷款公司建立在具有特色的商品交易市场内,服务对象就是市场内6400多家商户;闸北景业小额贷款公司落户七浦路服饰市场,为众多个体商户提供便捷快速的小额贷款。长期的经营需求让这批商家成为潜在的借款者,也让小额贷款公司有了较稳定的信用依据。
三是产业关联模式。比如,嘉定银丰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发起人及其股东多为区工商联系统的企业,与区内企业有较多产业联系;宝山神农小额贷款公司根据宝山钢铁立区的特点,加强与市工商联钢贸商会及其下属专业商会的合作,重点服务钢贸、物流企业客户。通过开拓产业与金融的互动空间,在为小额贷款公司找到稳定客户来源的同时,也有力支持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
蓬勃发展的背后,税负是青岛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一个问题。说起这些,小贷公司的老总们显得很无奈。“25%的企业所得税、5%的营业税、再加上1%的城建税、印花税等,不算成本,仅税负就将近31%。”岛城一位小贷公司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说实话,这压得小额贷款公司有点喘不过气来。”
“如果再算上10%的股东分红和5%~10%的成本,一半的收益就没有了,所以实际上,小贷公司的回报率是比较低的。”他说。
除了税负外,资金瓶颈也是小额贷款公司遇到的“成长的烦恼”。根据有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为股东缴纳的资本金、捐赠资金以及从不超过2个银行业金融机构融入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公司资本净额的50%。较低的融资杠杆更是制约着小贷公司的利润水平。事实上,业内人士一直以来都在呼吁这一比例能够放宽。对于这些全市小贷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近年来也在调整,比如出台了设立1年后可增资50%的政策,另外,还可以通过大股东借款和同业拆借来融资。
地域限制控风险也减少机遇
采青岛的小额贷款公司在注册时,公司名称前几乎都添加了其所在的区市,比如市北区、城阳区、胶州市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样做的原因是青岛市只允许小贷公司在自己相应的区市内开展业务,这也成了小贷公司发展的障碍之一。城阳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就明确告诉记者,因为最近城阳区内的贷款业务开展不起来,公司已经处于资金闲置的状态。
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有利于小贷公司风险控制,把服务半径限制在一定区域,一方面可以借助小贷公司与企业之间的“知根知底”,解决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信贷风险;另一方面又使得小贷公司资金只能以县域为限不断“向下”延伸。
“应该说,不光我们在摸索,政策也在摸索,根据小贷公司经营的情况再随时做调整,这也很正常。”曹建军说。
据了解,根据青岛市金融办最新的规定,目前,青岛市已经允许一些资质较好的小贷公司,在80%业务在本区开展的基础上,可以将20%的业务拓展到其他区域,但前提是不能超出青岛市范围。
如果说融资难是等是抑制青岛小贷公司发展的压力,那么,自身业务问题则是小贷公司能否生存下去的关键,因为,仅仅一笔坏账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存危机。
青岛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当时,我刚刚从其他部门转到小贷公司任总经理,但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前任留下的一笔不良贷款搞得非常被动。这家欠债的企业因为经营不善,面临倒闭,我们赶紧到企业调查,结果更让我大吃一惊,原来除了欠我们的钱,这家企业还欠了银行贷款,数量比我们多出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