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哈尔滨市街头、江畔等地出现了许多漂亮的无人智能便利店,外观为长方体,两米多高,四五米长,配有空调,商亭正面为玻璃结构,可以清楚地看到里面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货品。无论是靓丽的外观、充足的货品还是完备的功能,智能便利店都是一个“高大上”的项目。与普通仓买相比,其具备很多优势,能够24小时不间断营业,可节省人力,杜绝人员接触,卫生且安全。可是经营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市民们对其并“不感冒”。这些造型新颖的商亭虽然吸引眼球,却无法吸引人气,进去买货的人寥寥无几。
外观漂亮货品充足支付操作却不便捷
据了解,智能便利店“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是购买商品的过程复杂繁琐,耗费时间长,让人望而却步。
按设定的操作规程,顾客想进入智能便利店买东西,首先要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然后注册手机号,再用手机扫码,店门会自动打开,进入商亭在货柜上选好商品后要放到指定位置经机器检验,再次扫码支付费用,最后带着货品走出商亭。对于初次使用的顾客来说,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整个过程顺利走下来,估计得用五六分钟,如果哪个环节卡住的话就会耗时更多。
一些本打算进去买点东西的人看了商亭外张贴的使用说明后,便打消了念头。
其实,在快节奏的今天,更多的人是不会为了买一瓶水或是一袋食品而浪费很长时间的,多走出几十米找个有人值守的小超市买岂不更省事。
想吸引人气,必须要让人们初次使用就有一个快捷方便的购物体验。
设想一下,顾客在门口扫码后,点击商品的名称,完成支付,商亭里的自动分拣系统便直接抓取相应货品,经传送带,从大门上的提货口直接送达顾客手中,全部购物过程只需一次扫码并在十几秒钟内完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智能便利店肯定能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
以现在的科技水平,实现这一操作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近些年来在一些景区、商场设置的饮料自动售卖机都具有类似功能,省时又方便,相比之下,智能便利店虽然体积更大,货品更多,可是智能化程度却似乎有所欠缺。
设计者的初衷不得而知,也许就是要跟自动售货机有所区别,就是要让顾客体验触摸式、零距离选购商品的感受。
但这种设计的最终结果却是让人们感觉麻烦,对其敬而远之。
公司配货出租经营无人智能改成人工操作
从目前情况看,为了应对销售低迷、顾客太少这一问题,智能便利店并没有进行技术设备改造,而是选择了更省事的做法,将“智能”改成“人工”。
前几日,记者路过南岗区西大直街与教化街路口时发现,设置在人行道上的智能便利店里面已有人在经营。顾客不需扫码就可直接推门进屋,相比室外寒冷天气,商亭里很暖和,货架上摆放着各种袋装小食品和瓶装饮料,桌子上还放着一台制作烤肠的设备,里面一名中年妇女正在整理货物。记者现场观察了一会儿,看到不时有顾客进去买东西。
西大直街与上夹树街交口处也有一个智能便利店,门上写着“正常售货,不需扫码”。货柜上没有摆放商品处于闲置状态,近两米宽的商亭占据了人行道一半的空间。大直街与工程师街交口附近,一处智能便利店已闲置很久,内部设施破损,门上贴着出租广告。
位于道里区斯大林公园内的两个智能便利店也都有工作人员值守,商亭外面还挂着招商合作广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参与便利店经营的人员可以先试干两个月,销售的大部分货品由公司统一配送,期间免收租金,只需要支付货款。两个月后经营者可以选择交纳租金继续干,也可以选择退出。
如今的智能便利店已失去原有的科技光环,成为街头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占道商亭。跟哈尔滨市街头已有的由报刊亭、早餐亭“改行”的大量商亭相比,它们的特点是地方更大,设施更新、环境更好,因而占据人行道空间也就更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