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国家将取消公摊面积”的消息刷爆业主圈,不少业主咨询:买房按套内面积算,取消公摊面积对之前买房的影响有哪些?今天,小编就跟大家聊一聊买房按套内面积算新规定出台背景及公摊面积取消最新消息一览。
2018年,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媒体都曾专门发文质疑公摊面积。例如:《买100平米得70平米:公摊面积7大乱象》、《公摊面积收费遭质疑它从何而来?合理合法吗?》,引发大范围讨论和有关部门关注。
那么,公摊面积是什么意思?公摊面积怎么算的?小编表示,公摊面积指的是整栋楼的公共建筑面积,比如说: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公共建筑面积,平均分摊到每个套商品房中。因此从法律上来说,这些公用面积的产权属于整栋楼的住户。
有些人可能会问,像草坪、花园之类的算不算公摊面积呢?根据我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规则,我们购买商品房时,其公摊面积一般指的是整栋楼的公用建筑面积,所以像小区的花园、草坪等这类供住户公共休憩的场所是不算公摊面积的,从原则上来说小区绿化共享但不公摊。
如今大多数的楼房都有配备地下停车库,那么地下停车库算不算公摊面积呢?一般来说车库是不算公摊面积的,它是属于开发商所有的。不过我们法律规定开发商需要按照标准设置停车位,这些车位是属于全体业主所有。如果开发商将地下停车库按照公摊面积算给了业主,那么地下停车库属于全体业主。
其次,公摊面积计算“水太深”,业内人士指出,测绘单位一般按照“谁使用,谁分摊”原则计算公摊面积,基本交由开发商指认,而业主不具备专业知识,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等。通常情况下,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大于多层。高层公摊系数一般在0.18-0.26之间,而多层的公摊系数则在0.11-0.16之间。
2019年2月18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等38项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征求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意见的同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19年3月15日。
在这38项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中,有一份全文3.1万字的《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其中第二部分2.4.6条指出,“住宅建筑应以套内使用面积进行交易。”。
消息一出,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有关“公摊面积”的新闻被刷屏。
有部分媒体称,这是“住建部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明确提出房屋应由套内面积来进行交易。”网友和专家们都在讨论:难道“建筑面积”、“公摊面积”以后真的要取消了吗?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文中称,《住宅项目规范(征求意见稿)》只是个技术规范,规范未来约束的是工程建设行为,约束对象是住宅项目的建设单位。这与我们所关心的住宅交易到底是以“建筑面积”“公摊面积”来计算,并无直接关系。与我们大家关心的物业费、取暖费以何标准收取,也没直接关系。
焦点一:买房按套内面积算房价会不会上涨?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套内面积计价对于购房者实际购房成本基本无影响。
公摊面积的存在,容易让人产生价格幻觉,以北京一套最近入市的商品房住宅为例,实际商品房住宅的套内面积是141平米,但增加公摊后就变成了173.7平米,而平均单价从套内的10.8万变成了8.8万,房价看似降低了,实际没有降低。
再拿成都的房举个例子嘛。某小区的一套住宅,卖200万,以含公摊的产权面积120平方米算,每平米单价是1.66万多点;以不含公摊的套内面积100平方米算,每平米单价2万元。“去公摊”后,看似房价上涨,但房子还是那个房子啊,还是值的200万。
焦点二:取消公摊面积已买房的人会不会吃亏?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目前房屋交易是以总价购买来进行的,因此在总价不变的情况下,以套内计价的方式交易,房屋销售的单价肯定会有所提高,因此对于有房者来说,并不用担心这个政策会否给自己带来亏损。
继续参考上面那个例子。主要影响在哪里?新规的真正意义在于让住房市场更可计算,更可监督,更具有透明性。
有业内专家认为,公摊面积是房地产市场“最不透明的一项指标”。
因为,除了开发商,购房者很难拿到有详细公摊情况的测绘报告,这导致公摊面积存在很多猫腻,比如:人防工程等国家明文规定不属于共有部分的结构,被一些开发商计入公摊;另一边,购房者明明掏了钱,公摊却又被开发商划成车位,二次出售;多收供暖费、物业费等。
所以,人们希望房屋交易按套内面积算,实际是希望可以明明白白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