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又上热搜了,原因是建行将乐视员工的信用卡额度调至1元。
乐视原名乐视网,2004年成立于北京。乐视几乎是以一种“野蛮生长”的方式进入到大家眼里,仅仅七个月便横空出世的超级电视一度成为业界的丰碑,被各大电视厂家争相模仿。
就是这样的乐视,在2016年底爆发了资金危机,到现在已经成为众矢之的。
用“墙倒众人推”来形容现在的乐视最合适不过,央视带头批判,投资商堵门追债,而现在的主角变成了乐视员工与建行。据公开资料显示,2015下半年,乐视与建设银行达成战略合作,获得授信支持。截止2016年上半年末,建设银行对乐视授信总额度为4亿元,已使用额度3.4亿元。
针对“一元额度”建行很快做出回应:只是对部分相关客户启动了资信甄别和临时额度调控措施,目前95%已恢复额度。但建行的做法还是引起了普遍质疑。
企业破产=员工失信?
一个争论的焦点在于,乐视破产与员工信用之间的直接关系。公司的经营状况与员工收入密切相关,但是乐视违约并不能约等于员工失信。在乐视经营状况恶化,涉嫌经济案件的前提下,建行将乐视的授信额度进行调整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个人用卡的话,银行一般不能任意降低信用卡授信额度,除了以下几种情况:激活后长期不用、有套取现金嫌疑、长期逾期不还或逾期金额较大、信用卡账户异常等。在这次事件当中,涉及到很多早已离职、信用卡和乐视毫无关系的员工,建行这种任意降低授信额度的做法有待商榷。
还款能力评估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质疑持卡人的还款能力而对信用卡额度进行调整是很正常的。可是,在这次事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在于对持卡人“还款能力”的评估。银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时,客户工作单位及收入情况是衡量信用的重要指标,但并非唯一指标。
还有一件事显得更加讽刺,建行办卡的主页上还挂着建行针对大学生推出的“龙卡—大学生卡”,拿身份证和学生证即可办理,在这种情况下,建行对持卡人经济状况乃至还款能力评估的具体机制令人质疑。
不可否认的是,乐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银行调低乐视的授信也是情理之中,可是“株连”到全体员工,就显得不太“地道”。而且早在15年的时候,乐视就被业界认为经营出现问题,可是庞大的乐视王国还是让很多投资人趋之若鹜,如今企业资金链断裂,能“下手”的只有普通员工。
另外,建行的“居安思危”也展现了极强的风险意识,如果没有授信管理,不评估持卡人的还款能力,存款人的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但是建行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也引起了一些反感,甚至有可能会让自己失去部分老客户。
一元额度,你觉得建行做得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