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起VISA,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提及迪伊霍克却鲜有人知了。
在信用卡行业里行走了多年,一直在搜集和学习各个卡组织的发展历史,然而系统介绍各自发展的书籍和资料并不多,多是比较碎片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史料价值的,就是VISA卡组织创始人迪伊霍克撰写的《隐形VISA—面向未来的混序组织》一书。
是因为书名有了VISA才买了这本书,但是初看内容,给人的感觉却似乎是一本与VISA没太多关系,却又似深奥理论的书,里面又是“老猴子”、又是“小绵羊”,与其说它是一本自传,不如它更像一部哲学著作。当我读了第一遍后,接着就是一遍又一遍读完这本书的时候,却深深地相信,如果没有对信用卡有太多的背景和知识的积累与沉淀,不会有多少人能把这本书从头到尾地读下来,而我却读得津津有味。虽然在信用卡行业里摸爬滚打十五载,但是真正认识VISA,却是在读完这本书之后。
有些朋友聊起此书,多没有太多好感,或不知书中所写之精髓,或认为该书翻译不精彩。后有机会购买了该书原版《One For Many》对照着阅读,总体来说翻译得还是符合原书风格的,其实原著本身似乎过于写实而显得平淡,没有太多飞扬的语言,让本书阅读时缺少点激情的感觉。
在该书的序中,有人写道:《隐形VISA》是一本关于组织弊病、病态领导方式以及政治犬儒主义的书。它不仅是一本关于希望与社会创新的书,而且也是一本关于切实且迷人的组织成效的书。迪伊霍克描述了一种新的组织文化,它带来一种向着一个更为健康的、可持续的社会平稳有序的转变。
或许有人看这本书的时候,更多的是站在整部书的角度来看,会容易感到枯燥,而我却剥丝抽茧地从中读出自己想得到的精华。这就是角度和侧重的不同吧!
说起来,迪伊霍克本身就是个传奇。
1965年,时年36岁的迪伊霍克进入国家商业银行之前可以说一事无成,即便进入了这家银行,也因没有具体工作岗位,一直在任人驱使的状态下,自诩为“遍体鳞伤的小绵羊”,甚至被一个“阴毒的女人”指派到垃圾堆里搜寻一笔漏失存单,在自传中他描述自己已经进入了“在职退休”状态。
1966年,在国家商业银行无所事事的迪伊霍克,最终被当做“闲人”,打发到了美国银行服务公司,作为准备成为被授权发行信用卡的会员而接受美国银行的培训,当时美国银行已经开始了信用卡业务的授权特许经营业务。而这位即将成为未来的VISA国际组织的创始人之一的“闲人”,此时却对自己的这份工作郁郁寡欢,甚至时刻想着逃离这份工作。幸亏,他留下了。。。
1966年初,美国银行公布了美国银行卡的授权方案,同时五家加州的银行也联合宣布了合作计划,加上美国运通、花旗银行的参与,美国的信用卡业务从此拉开了爆发式发展的序幕。但是当时的信用卡上无磁条,商户没有电子读卡设备,也没有电子数据记录,更无清算系统,所有一切交易都只能靠人工处理。甚至,信用卡犯罪都伴随着一起出现了,到了1968年,损失数字都超过了千万美元。这也让迪伊霍克开始了对“组织和掌权者的”忧虑。之后,第一个授权银行委员会诞生,它对之后“组织”的出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迪伊霍克此时也对信用卡业务本性进行着思考,得出了结论:
1、让卖家认可了买家,买家认可了卖家;
2、价值数据的保证者;
3、价值数据的创造与转移。
最重要的,迪伊霍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信用卡”这一称呼来源于银行业的行话,它其实是一个误称,卡片只不过是负载着作为货币价值符号的一件工具而已。它以一张塑料卡的形式呈现,也不过是时代和环境因素的巧合罢了。”——其实,我们真正从事的是货币价值交换的业务。迪伊霍克已经意识到应该建立一个世界上一流的价值交换系统。这个时候才仅仅是1968年,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年头。
混序(Chaord)便是由迪伊霍克首先提出,是“混乱”和“秩序”的结合,以此来描述VISA在创立之初时,整个组织的混乱复杂的程度倒是十分贴切的。霍克认为:健全的组织应该是开放的,是居于“混沌”和“有序”之间的“混序”组织。如果不能保持组织的开放性,它将会按熵增原理逐步衰退为稳定状态,成为“死”结构。混序组织的中心思想所阐扬的人际关系,会让人由衷地为其中的希望、愿景、价值、意义与自由而共同致力追求。这样的组织将诱发与激励人的积极性和建设性,才会有不断进取的活力。
正是基于这种思考,霍克发展出一套“价值交换”的全球系统,并籍此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组织概念——它就是VISA的原型,这在当时还没有国际互联网,没有企业联盟,更没有大数据概念下的信息时代时,这样一个组织的诞生可以说很大程度是凭籍霍克的观念、想法和信念的力量。
全书中最为精彩的,就是迪伊霍克说服作为创始机构的美国银行放弃对新组织的控制力那个片段,在这里也不吝惜笔墨把它全部抄录:
强调了新的组织的管理权不能由任一机构或有利害关系者支配。他说:基于控制的管理方式必然会导致新组织的失败——因为它与我们精心研讨出来的所有原则相矛盾,而我们对这些原则深信不疑。如果丢弃这些原则,新组织将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真正诚实的人将不会在这种受控制的条件下工作,授权架构将不会强制合作的行为,各授权银行决不会将自主权让渡给只受一家银行控制的组织。重新构思产品和组织,将信用卡市场扩大到远远超出我们想象的规模,美国银行从这个市场所占的份额中获得的利益,将会远远超过从目前市场获得的授权费用的收入,美国银行应该是运动的领导者,而不是机构的指挥者。
正是美国银行最终做出的不再干涉这个组织运转的背景下,迪伊霍克和他的同事们在1970年创立了美国银行卡全国联盟,他被推举为总裁;1974年,成立了国际信用卡服务公司,同年改为维萨国际服务联盟(Visa International Services Association)。从此VISA开始了辉煌的历程。
富有戏剧性的是,在成功担任 Visa首席执行官14年后,霍克突然决定离开了他创立的VISA,奔向偏远的荒地,驾驶着一辆履带式拖拉机开始了长达10年的农夫生活。1994年,霍克结束隐居,开始与学术界交流混序理论,开始展开一场比VISA的更重要的探索,即“混序组织的建立”。最终他建立了“混序联盟”,并作为该联盟创始人担任CEO。
混序联盟是一个非营利组织,主要目标是发展、推广、执行混序组织,“以庞大的复杂结构把来自理论与经验的知识串联起来,并结合所有关系组织失败并愿意为此尽力的个人与机构”,创设创新而务实的组织,催化大规模的组织变革,能将竞争合作融而为一,以解决重要的社会问题,创造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未来。1999年出版《混序VISA》一书。
霍克于1991年入选“企业名人堂”,成为享此殊荣的30位在世者的其中一位,并于1992年,被美国《金钱》(Money)杂志评为“过去25年间最能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八大人物”之一。
在我看来,要想真正了解信用卡组织,就要先读懂《混序VISA》这部书,先要认识这位伟大的任务——迪伊霍克。
2008年3月19日,VISA在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瑟夫W桑德斯的率领下,在纽约证交所上市。2012年11月前摩根大通零售金融服务部门主管沙夫接任桑德斯,出任公司首席执行官。
今天,迪伊霍克已经是一位耄耋老人了,网络上也搜不到他的任何最新信息。我很想知道,当这位带有一些浪漫主义色彩而自诩为“老猴子”的他,看到曾一手开创的转接清算体系已经进入到科技与信息时代时,他会是怎样的心情和感想呢?我相信,他一定会为他改变了这个世界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