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奴”一词最先源自于台湾,台湾地区金融主管部门将无力偿还信用卡最低还款额,且连续3个月未能还款的持卡人定义为“卡奴”。现在,“卡奴”通常是指那些每月都因透支消费而向银行支付利息,每月都要将其收入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作为信用卡利息还给银行,时间长,收不抵支,入不敷出,背负一身债务的信用卡持卡人。
台湾是“卡奴”一词的发源地,“卡奴”自然很多。2008年台湾卡奴为40万人,而一年之后的2009年,“卡奴”数量快速上升至70万人,增速十分惊人。台湾只有1100万经济人口,每百名经济人口中约在6个人是“卡奴”。由于过度使用信用卡,不少人每月收入甚至不够支付利息,平均每个月就有4万人会因刷卡过度成为破产者,每个月至少有40个“卡奴”自杀。
而在中国内地,到底有多少“卡奴”,没有统计数据。但早在2008年5月,智联招聘对6 000余名上班族的信用卡使用情况进行调查显示,约4成上班族已成为“卡奴”,发薪日变还债日。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成的上班族拥有自己的信用卡,且使用率高达72.5%。调查还显示,拥有信用卡的上班族中,超过半数者不得不承担一部分利息和负资产。其中,超过20%的持卡人认为自己完全被信用卡“套”住,花了很多钱。还有2成的人尽管主观上知道信用卡的种种弊端,但每月都难免成为信用卡的“负翁”,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卡奴”。
时至今日,“卡奴”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从“2010年第一季度,信用卡逾期款项高达90亿元”的现状来看,中国内地的“卡奴”也是为数众多,而且从收入结构来看,“卡奴”不一定是收入较低的人群,许多高收入但过度超前消费的人也纷纷加人“卡奴”队伍,一同构成了庞大的“卡奴一族”。
形成“卡奴”的因素有社会、银行、个人等多个方面,但从持卡人个人原因来看,以下几个方面是持卡人成为“卡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