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叹,自己已经没有隐私可言。个人信息频遭曝光,如果被别有居心的人利用还可能引发犯罪。那么,我们的隐私究竟应该由谁来保护?
据了解到,那些掌握大量客户信息的商业机构如银行、物业、房产公司等,都有可能外泄个人资料。某商业银行信贷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银行方面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严禁工作人员泄露客户信息,但在实际管理上不排除有漏洞。事实上,一直专门有贩子从事个人信息倒卖的行当。跟黄牛差不多,他们都有一个圈子。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称,这些贩子大都通过网络贩卖个人信息,甚至还有人专门开博客叫卖。
个人信息被泄露,很多人在愤怒的同时又感到无可奈何。法律界人士指出,从我国现有的管理格局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还停留在各行业内部的规范上,哪个领域问题多就先管、多管。由于国内对个人信息的监管一直是盲区和真空,监管上存在不小的难度,而取证难也成为普通公民使用法律武器维权时最大的障碍。另外,由于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损失难以量化评估,也给处罚不法分子带来难度。在国外侵害个人信息可能会判2至3年刑,而目前我国对泄露个人信息资料的处罚还停留在数额不高的罚款上。
应尽快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朱国华表示,贩卖个人信息的确危害了他人的权利,但具体造成什么危害,审判的标准和依据何在,该如何处罚,这些问题在法律上都没有明确、系统的规定。
对以上出现的信用卡困扰,有业内人士总结了三大提示:
一、主动设置消费密码。据理财专家介绍,消费者在办理信用卡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用卡习惯自主选择是否设置消费密码。了确保消费安全,消费者最好在申请信用卡时就主动设置密码。
二、避免个人信息外泄。理财专家表示,不法分子一般会冒用银行名义,以短信、电话、网络或张贴虚假告示等形式诈骗信用卡客户,套取信用卡客户的个人信息。因此客户应做到三不要,即不要轻易回复与信用卡信息有关的陌生短信和电话,不要轻信谎言将信用卡内的资金转入陌生账户,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信用卡的卡号和密码。
三、保证信用卡在视线内。各家银行往往在餐饮、娱乐、休闲、健身等行业选取一些加盟店,持卡人在加盟店刷卡消费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理财专家提醒消费者,在这些场合刷卡消费时应尽量保证信用卡在自己的视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