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支付获 “重生”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只这么简单吧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渗透率达 64.7%,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移动支付市场。而在银联卡基支付、NFC 近场支付、二维码支付这三大共存的移动支付手段中,真正形成排山倒海之势,并占据移动支付半壁江山的当属二维码支付。
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 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用户使用和接受二维码支付。
“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二维码支付发展最普及的市场之一。”
从被紧急叫停到“重生”二维码技术并不算创新。所谓二维码支付,就是以手机等各类移动硬件通过扫描黑白二维平面几何图形,识别其中的交易信息,切换至线上完成支付。但这种将收单信息植入二维码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线下交易的支付路径 ;同时这样简单、低成本的前台呈现方式,突破了移动支付受制于硬件改造的瓶颈。
2014 年之前,二维码已经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广泛运用于连锁商超、公共事业客户的大量采购。
但由于安全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中国人民银行于 2014 年 3 月紧急下发《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 ( 二维码 ) 支付
等业务意见的函》,暂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条码 ( 二维码 ) 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并要求支付宝、财付通将有关产品详细介绍、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等情况上报。
当时,中国人民银行在公函中称,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由于突破了传统受理终端的业务模式,目前有关技术、终端的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相关支付撮
合验证方式的安全性尚存质疑,存在一定的支付风险隐患。
自从二维码支付被叫停后,关于二维码支付相关的标准何时出台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关注。
2016 年第三季度 ,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 征求意见稿 ) , 意见稿中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安全标准 , 将二维码支付定位为传统线下银行卡支付的有益补充,并规定了交易验证安全等级和限额。
这是自 2014 年 3 月央行叫停二维码支付之后,官方首次承认二维码支付的地位。二维码支付重新开闸,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契机。
移动支付入口之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消费者开始重视互动和信息传播,更使二维码应用的商业价值逐渐凸显,业界对其市场规模预期也在不断刷新。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I T 巨头最先嗅到了商机,纷纷出手。腾讯旗下的财付通捆绑微信开发各种应用,阿里巴巴旗下拥有聚划算和支付宝,大众点评网、掌上百度等众多互联网企业也先后开通二维码功能。
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令业界亢奋。这个黑白相间的小方块获得的关注度与日俱增。继移动搜索、手机浏览器后,二维码正逐步成为移动互联网的关键入口。随着二维码越来越火,国内二维码产业链也在逐步形成,运营商、平台运营商、内容服务商等几方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从市场格局看,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是二维码支付领域的两大巨头。近年来在移动支付领域,互联网巨头一直处于攻城略地状态,它们通过技术平台、生态系统,裹挟众多二维码支付服务商,向中国各种场景超过千万的线下商户急速进军。
支付宝先推出二维码支付,并凭借海量的客户资源发展神速,市场份额最高时达到八成。目前,支付宝线下覆盖的商家已超过 100 万家,其每天手机支付笔数超过 2500 万笔。
微信后推广线下二维码支付,目前服务商家已近百万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微信扫码支付体量已与支付宝扫码支付体量相当。
支付宝和微信两大巨头的二维码支付,已经扩展到餐饮、超市、便利店等各类生活场景。同时,支付宝和微信分别与多家商业银行对接,只需下载一个支付宝或微信,即可满足不同持卡用户在不同场景的支付需求。
从互联网为基础的移动支付来看,二维码扫码支付非常适合于网络支付业态。二维码扫码支付放开后,支付宝钱包以及微信、财付通等如虎添翼,特别是与商业银行合作推出类似信用卡的扫描二维码线下支付合作将会加快步伐。
虽然二维码支付前景广阔,是一片广阔的蓝海,可是两大巨头垄断市场的格局已被打破,中国银联和众多金融机构也在积极布局二维码支付业务。
2016 年年底,中国银联率先发布“银联二维码支付标准”,这一企业标准包括《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安全规范》和《中国银联二维码支付应用规范》两部分内容。该标准对二维码类别、编码方式、生成规则、识读设备等作出详细规定。中国银联发布二维码支付标准,也标志着中国银联和传统银行正式加入扫码支付市场。该标准的出台实施,无疑使消费者的扫码支付环境更加安全。
2017 年 1 月,中国银联向各家成员机构正式发布二维码支付业务产品方案、业务规则、技术标准等相关文档,并为保障业务参与方积极性、提升客户体验
制定了风险补偿和赔付机制。
与支付机构二维码支付是基于三方模式不同,银联的二维码支付是基于传统的四方模式。三方模式与四方模式的最大区别是,前者基于网络虚拟账户,而四方模式是基于银行卡账户,不存在因资金沉淀在虚拟账户而带来的金融风险,安全更有保障。此外,商业银行可以获取与传统银行卡支付一致、透明、完整的支付信息,有利于风险识别管控和客户关系管理。
为了推广二维码支付,中国银联在推出二维码支付标准的同时,5 月还携手全国性的多家商业银行和近 200 万家著名商户门店推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优惠活动,上线二维码支付功能。作为打通线上线下支付“任督二脉”的关键点,二维码支付已然成为移动支付市场竞争的热点。
除了在国内紧锣密鼓地推动二维码业务,银联还把二维码业务推向国际。
5月9日,中国银联旗下子公司银联国际与国际卡品牌维萨、万事达在曼谷共同宣布,三方将合作推出泰国通用二维码标准,作为泰国中央银行向当地金融机构和商户的推荐标准。通用二维码支付标准推出后,泰国商户无需购置 POS 终端或张贴不同的二维码标识,只需在手机等移动终端或店内展示专属二维码,消费者即可使用智能手机“扫”二维码付款。
二维码支付 :践行普惠金融二维码支付市场竞争本质上就是联动线上线下O2O 的移动支付入口之争。但这种竞争是良性的,竞争越激烈,客户获益越多。
发展普惠金融是中国金融业的重点业务,而互联网金融就是给小微企业、商户以及最普通百姓量身定制的。二维码支付是最典型的普惠金融产品之一。
二维码支付在普通百姓中广泛应用,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经济金融的一个深层次转变,一个观念上的化学反应式升华 ;折射的是中国经济金融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工业 4.0特征下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等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更加折射出随着中国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应运而生的互联网金融、科技金融,其内在的普惠性、平等性使得中国金融业焕然一新,迅速站到了世界新金融发展的潮头。
移动互联网的普惠性决定未来的金融必须是普惠的。中国 7 亿网民中多达 60% 在使用微信或者支付宝进行手机支付。技术正让普惠成为可能。二维码支付带来的技术创新与进步,使得乞丐与企业家们能够得到同样的金融服务。
二维码的广泛使用,说明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物联网等为特征的工业 4.0的一个特点是其跨越性。
展望未来,对这种新支付方式而言,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二维码支付功能将不仅仅局限于条码支付和条码转账,将会跨越更多的领域。
在信息互通的大趋势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保持便捷 , 是二维码存在和发展的根基,互联网巨头与商业银行将采用何种方式进行二维码互扫互认,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这个小小的二维码,更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缩影。
今天,人们出行打车、商场购物、菜市场买菜、电影院看电影,都可以扫码付费。无论是电商、共享经济,还是物联网、智能制造,都是“数字经济”结出的果实。
正因为如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 +”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惠民举措令人温暖,发展前景令人向往。
我们已清晰看到,方寸黑白二维码的背后,是一片广阔的数字经济“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