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密码安全成鸡肋?盗刷损失谁买单?
近年来,信用卡逐渐在我国消费市场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透支消费的理财观念。然而随着用户快速上升信用卡盗刷现象也在国内屡见不鲜。在社会各界开始对信用卡安全方面产生顾虑之时,网络上又随即爆出了无密码信用卡更安全的说法,一时间信用卡安全问题成为了国内消费市场的众矢之的。
有密码遭盗刷一般只赔50%
2011年11月1日,广州李女士银行卡被盗刷11万元,而在1年内,她从未使用过该卡,在今年2月的一审判决中,李女士只获得了50%的赔偿。银行卡被盗刷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银行卡丢失或被复制,二是密码的泄露。在银行卡这方面,由于银行系统无法鉴别银行卡的真假,所以这方面的责任是由银行承担,而关于密码问题,在此类案件中,银行卡密码属于持卡人和银行所共有,义务的对等就决定责任的对等,密码一旦泄露,不能仅由持卡人举证,银行也应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据监管部门人士透露,在银行和客户都无提出有力证据的情况下,银行和客户各承担50%的损失,想要获得100%的赔偿,可能性微乎其微。
无密码银行卡更安全不可信
对于网上疯传的银行卡无密码更安全,依据主要是因为几乎所有银行的信用卡章程中都规定:凡使用密码进行的交易,均视为持卡人本人所为。一旦因此盗刷,银行无法识别,即使被盗刷也被认定为个人保护密码不当,责任为持卡人承担。而仅凭签名消费的信用卡丢失或被盗后,尽管容易遭盗刷,但不存在密码泄露的情况。在追究责任时,笔迹专家能分辨真伪,如确认非本人签名,责任则转移到刷卡的商家身上。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正如央视《信用卡缘何被盗刷》报道中所讲的那样,银行方面并不会根据持卡人是否设置密码来承担相关责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永军表示,银行卡除了密码,若是要成功交易则必须有持卡人的签字,这个时候就有一个签字审核的问题,如果银行或者商家没有查出这个签字的准确性,就是说假冒签字的话银行和商家肯定要承担责任,但是是不是全责则要视情况而定。
如何有效的利用银行卡密码保护帐户
目前键盘记忆膜、微型摄像头、磁条复制器等隐形设备不断涌现,随时可能让消费者辛苦劳作挣来的钱不翼而飞。消费者在刷卡过程中,风险点更多在POS机刷卡上,所以消费者最好不要用储蓄卡直接消费,也不要在小店里用POS机。而在进行ATM操作前,要留意取款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发现ATM上有多余的装置或摄像头,插卡口或出钞口有异常情况或有被改造的痕迹,就不要使用并立即与银行联系。
信用卡ABC评论:虽然无密码信用卡一直以来都是国际市场的惯例,但由于目前国内信用卡消费市场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相对先进的国际信用卡盗刷和克隆手段的防控能力仍有待提高,因此国内信用卡仍然以设置密码的信用卡居多。此外,国内已经有部分银行为客户推出了信用卡保障制度,但该制度大多只针对无密码信用卡用户,且信用卡盗刷的鉴定和赔付流程手续繁琐,因此还是建议卡友们应该多学习一些信用卡申请和用卡的安全知识,并为自己的信用卡设置好密码和短信提醒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