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根据coingecko的数据,截至2021年10月初,NFT总市值为229.7亿美元,占全球加密货币市值的1.2%。24小时交易量32.5亿,依然保持强劲增长势头。NFT系列虚拟货币一月涨幅数倍或十几倍,如沙、法力等。
此外,腾讯、阿里、网易等国内大型企业纷纷进入NFT赛道,元宇宙概念的大火,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NFT。是郁金香泡沫还是数字经济时代的前奏?
提出问题
第一
NFT产品可以解释为“证券”吗?NFT在国内发行是否应该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第二
2017年9月24日,中国银行联合七部委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简称“94号公告”),明确提出:“代币发行融资本质上是未经批准的非法公开融资,涉嫌非法发售代币券、非法发行证券、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那么,项目方在中国发行NFT是否属于变相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进而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呢?
第三
NFT作为数字资产“确权”的一种方式,为科技创新、文化传播和知识产权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它已经呈现出引发金融风险进而转化为非法金融的趋势。如何权衡利弊,让这项创新造福国家和人民?
第四
NFT产品在实践中应用的合法合规边界在哪里?
NFT市场概述
2014年5月,艺术家、黑客和作家Rhea Myers发表了一篇名为《Artworld Ethereum》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指出“数字艺术作为一种智能资产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概念或代码艺术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合同的代码本身就是艺术作品或包含艺术作品..第二个是以太坊存储的案例,小型数字艺术品存储在以太坊数据存储中。第三种是存储标识符的情况。人人坊(人人坊还能注册吗)契约中只存储艺术品的标识符。”NFT的种子从此埋下。
2017年6月,全球首个NFT项目cryptopunk(密码朋克)正式诞生。同年,CryptoKitties的引入使NFT正式进入公众视野。2018-2020年,NFT进入建设期,NFT生态持续发展。2021年,NFT行业进入快速扩张期,交易量和成交额快速增长。
图:密码朋克的一些作品
NFT被称为非金融令牌,它的中文名字是非同质的通行证。作为一项独特的数字资产,正如山姆·迪恩所说,“NFT是存储在区块链数字账本中的一个数字单元,它可以证明一项资产是独特的。”[1]因此,它具有不可分割性、防篡改性、不可替代性和唯一性的特点。
相对来说,FT(可替换令牌)是一个同质的通行证,彼此没有区别,可以拆分成更小的单元。每一款NFT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独一无二的logo,不可拆分互换。如果说FT是实现了数字世界中货币、证券等真实权益映射的区块链技术,那么NFT理论上具有映射整个现实世界的可能性。
表:同质令牌和非同质令牌之间的比较
从技术角度来看,NFT是以智能合约的形式发行的。智能合约可以发行一个或多个NFT资产,包括实物藏品和活动门票等实物资产,以及图像、音乐和游戏道具等虚拟资产。
图:酷猫的部分作品
目前,NFT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虚拟物品的资本化。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互联网世界里,我们只有购买的虚拟物品(或数字内容)的使用权,并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资产。事实上,NFT的出现拓宽了资产的边界。除了实物资产,虚拟世界中不仅虚拟货币被认为是数字资产,任何独特的资产都可以通过智能合约链接起来,确定其所有权,从而被铸造成NFT,这也提高了虚拟物品的可交易性。
第二,NFT依托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资产确认问题。在元宇宙大火的同时,理性的人们都认为NFT作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之一,其自身的发展对元宇宙的实现至关重要。只有解决了资产确认的问题,才能带动更多的人为虚拟世界的建设做贡献。
再次,目前NFT在艺术品版权保护领域应用广泛,无论是NFT创始人为其健康发展提出的“正价值”,还是资本的又一次狂欢,抛开其炒作带来的巨大风险,其本身确实为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新思路。创作者可以从NFT作品的流通中获得持续的版权收入。例如,在OpenSea平台上,NFT创作者可以设置高达10%的版税费用。
NFT平台发布中存在的问题
(1)中国现有NFT分销平台分类
目前,中国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监管政策的差异,NFT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比国外更为保守。国内主流的NFT出售或交易平台主要有阿里拍卖、蚂蚁连锁饭米、魔芯、NFT中国等。
表:国内主流NFT分销平台对比
(二)中国现有NFT分销平台存在的问题
作为新时代的产物,NFT一直在数字确权的口号下扩张,但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较少,更多的是资本背后的炒作。无论是佳士得的《Everydays:前5000天》,还是今年极为火爆的朋克头像,都反映出NFT在无序中成长。
那么,在国外NFT市场混乱的情况下,国内NFT分销平台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呢?
1.定价机制
目前,互联网厂商发布的NFT或艺术创作者发布的NFT都没有统一的定价标准和定价方案。比如2021年6月23日,阿里巴巴与敦煌美术学院联合发布了两款NFT皮肤,分别是敦煌天妃和九色鹿皮,全球限量发行16000张(每张8000张)。这两款产品售价分别为10个支付宝积分和9.9元人民币,推出后很快售罄。
2021年8月3日,许知远主持十三邀,推出300张“黑胶NFT”,在腾讯NFT交易平台“魔芯App”上线。单价18元,瞬间售罄。在这两个互联网大公司发布的NFT的典型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定价。
图:阿里拍卖平台NFT作品(游戏电竞)RNG像素头像-—WEI03
NFT分销平台的定价机制是什么?他们的定价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还没有讨论或者回答。但是,在没有定价基础的情况下,NFT作品的发行会导致投机的盛行。比如阿里发行的敦煌天妃皮肤,价格只有9.9元,但发布后就被炒作到天价。在二手平台闲鱼上,敦煌天妃NFT的最高价被炒到了每件150万元。随后,敦煌天妃和九色鹿皮相关产品被闲鱼正式下架。短短几天15万倍的涨幅,反映了价值和价格严重不一致的逻辑。
深层次的原因是缺乏相应的定价机制导致的金融投机的结果。换句话说,无价的价格可能是最贵的。如果NFT分销平台不能形成合理的定价机制,将很难遏制投机的盛行。特别是NFT自己创造的数字馆藏本身就是二次创作,其文化传播大于投机。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如何有效避免万倍加价的结果,导致发行初衷和市场结果,需要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2.发行数量
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发布的NFT作品,往往不是为了追求艺术价值本身,更多的是为了作品背后的文化传播,所以每次发布的NFT作品数量都比较多。例如,上面提到的敦煌天妃出版的NFT皮的数量已经达到一万多张。这种由几行代码和区块链技术生成的作品,如果对发表作品的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容易导致发表作品的泛滥,成为资本积累的工具。尤其是对于一些不了解数字收藏的人来说,如果跟风购买一些发行量巨大的NFT作品,很容易成为资本的韭菜,造成损失。
而且,即使平台在一定时间内发行了某部NFT作品,如果不在发行框架体系内进一步规范,也会导致后续发行的问题,从而导致前段所说的作品贬值。因此,同质NFT作品的数量问题应进一步论证和研究。
3.金融炒作
所谓“准金融化”,是指某些商品价格原本取决于实体的供求关系,现在却渗入了金融因素的现象。NTF本身就含有金融属性,但由于中国相关的虚拟货币政策,无法在二级市场正常流通,但这并不能消除其类金融属性。
如前所述,在投资者的肆意炒作下,NFT这个原本作为收藏品的大厂,变成了一场“传包裹”的游戏。虽然NFT确实具有不可复制性、独特性等特点。,这种唯一性只在以太坊等交易平台上生效。从使用价值来看,用户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手工复制这些NFT产品。除非用于商业化,否则可能会被起诉侵权。
正因如此,被炒作的巨人NFT其实只是想抬高价格,推高整体价格,让卖家有好收成。这些金融模式导致NFT实际上成为金融炒作的目标,而不是艺术品或商品本身的价值。跟风的用户会因为无法转移而成为高价NFT接收者。
图:魔核台NFT作品《万华镜》数字民族绘本汉族图片:魔核台NFT作品《万华镜》数字民族绘本汉族
腾讯“魔芯”社区虽然公布了参与购买NFT产品的条件,但也强调了“魔芯”目前销售的NFT不能进行二手交易或赠送。蚂蚁金服在发布支付码NFT后也多次表示,这些NFT产品与海外市场不同,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欣赏、收藏和展示,不能像商品或加密货币一样在二级市场买卖。但并不妨碍一些商家和个人在场外交易等端口将NFT推向炒作,而这也是NFT分销平台走向正规化、合法化必须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