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资金链紧张、生产阶段性停顿……今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对此,银行业在多领域发力,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
多措并举 银行业积极纾困市场主体
前段时间,苏州恒旺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彭先生遇到了资金难题。“疫情之下,公司70多辆物流大卡车无法运货,每天的仓储费用、工资开支不小。疫情最严重时也无法出门申请贷款。”作为中国银行苏州分行老客户,彭先生在中行工作人员指导下以线上方式成功申请300万元信用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面对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助企纾困政策密集出台。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针对市场主体的纾困举措,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相关部门发文要求进一步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行业企业等金融服务,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
图为银行工作人员向一家餐馆的负责人介绍专为小微企业定制的快捷金融服务。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从创新线上金融产品到开辟绿色业务通道,从减税降费到降低贷款利率……银行业助企纾困措施全面发力。
中国银行提出,用好用足各类、各项资源,全力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工商银行表示,持续加大贷款投放,对合理融资需求,应贷尽贷、快贷早贷。进出口银行出台28项政策举措,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和外贸外资基本盘……
数据显示,企业贷款利率继续下降。一季度末,新发放企业类贷款年化利率较年初下降0.2个百分点;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年初下降0.25个百分点。
创新方式 缓解小微企业科创企业融资难
针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特点,今年以来各银行创新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进出口银行创新推出小微外贸企业风险共担转贷款,通过与转贷行风险共担方式,实现对小微外贸企业的精准支持。主营海产品进口的小型外贸公司上海百峰食品有限公司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及时获得300万元贷款,缓解了资金链压力。
为保障抗疫期间金融服务不中断,中国银行持续丰富线上产品品类。截至4月末,中行已累计投放1800亿元线上贷款,支持超10万户小微企业。
为鼓励对小微企业敢贷、愿贷,银行纷纷优化调整考核机制。光大银行规定,对因疫情影响发生不良的小微企业贷款,有充分证据证明且及时采取措施的,落实尽职免责条款。
兴业银行积极打造金融服务云平台,通过大数据从多维度对科创企业“精准画像”,给予“技术流”评级,让银行敢贷、愿贷。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2.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11.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贷款余额超7万亿元。
聚焦重点领域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近日,新能源企业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采用中行线上供应链产品,为其遍布多地的供应商提供核心企业信用支持。公司负责人说,通过帮助产业链上企业获得纾困资金,天合光能进一步巩固了产业链的良性运转。
进出口银行今年也推动核心企业信用向上下游小微企业传导。宁波分行利用新推出的电商贷,为其客户遨森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小微供应商提供贷款,共支持与该公司具有稳定合作关系、经营业绩较好的小微供应商4家,贷款金额合计3000万元。
今年以来,银行业努力提升供应链金融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积极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和物流畅通等领域资金需求。
进出口银行明确,对民航、机场、港口、物流、中欧班列等相关企业,以及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
在助企纾困取得成效的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中小企业供需两端持续承压,生产经营困难加大,企业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发展信心有待提振。同时,与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数量相比,普惠金融的惠及面还不足。
专家表示,包括金融政策在内,多方面政策需要协同发力,共同助力企业平稳运营。通过物流保通保畅、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等政策帮助企业减轻疫情影响;通过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加强生产要素保障打通企业生产环节堵点。同时,需要继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出更多精细化、差异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让金融活水惠及更多市场主体。(记者姚均芳、张千千)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