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多久没吃过方便面了?
对于打工人和学生党来说,曾几何时,方便面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方便快捷,无需烹饪技术,只要你烧得一手好开水,等上三分钟,就能享受到一份美味。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以前深夜时分饥肠辘辘,一包方便面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更多的被外卖以及其他方便类食品(自嗨锅自热米饭等)所取代,这种现象被媒体冠之以“消费升级”,但对于众多方便面背后的企业厂家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根据智研咨询的调查,2020年国内方便面市场上,按方便面销售份额算,康师傅为46.3%,统一为14.3%,今麦郎为11%。这三个品牌在方便面市场基本构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在这三家企业中,今麦郎与前两者又有所不同,康师傅早在1996年就在港交所上市,统一则在2007年于港交所上市,而今麦郎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拟上市之旅,至今还徘徊在上市门外。
最新的消息是,今麦郎于今年初与中信建投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这就意味着,成立于1994年的今麦郎再次向A股发起冲击。
一、今麦郎的崛起之路
今麦郎的前身是华龙食品集团,总部位于河北邢台。是横跨面品与饮品的大型食品集团,此次准备上市的是今麦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亦即主营方便面业务的食品公司。
方便面发明自日本人安藤百福,于香港发迹,在中国大陆达到顶峰。来自2018年的数据统计,全球范围方便面销量1036亿份,中国内地市场就占402.5亿份。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内方便面市场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期,据统计,仅1989-1994年间,国内方便面生产线已经达到1500条以上。
也正是如此,河北隆尧县的冰糖商人范现国,看到了其中的商机,1994年,他联合其他8位朋友,共同投资218万,建起了一家方便面厂,即华龙食品公司,主要服务当地及周边农村市场。
经过几年的发展,华龙面业在河北一带可算是小有成就,但是论规模与当时国内方便面市场老大哥康师傅、统一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真正让今麦郎(华龙)打响名号的,还得从他打赢了与“白象”的商业之战开始说起。
2008年,一直主打低价路线的白象进行了战略大调整,开始放弃低端市场主打高端市场,而这却给了今麦郎一个巨大的机会,今麦郎瞅准时机,开始大力推广低价面,以一块五一袋的大今野方便面为代表,全面抢夺低价市场,而彼时同样关注着高端市场的康师傅和统一也无暇在意低端市场份额,正是凭借着这一战,今麦郎成功在方便面市场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但是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低价市场虽好,却并非长久之计,近些年来,布局中高端市场已经成为一众方便面企业的一致共识。
据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2年的2027元增加到2012年的24127元,这样来看,方便面的提价似乎有了充足的理论支撑。
以统一为例,他的高端品牌“汤达人”销售占比近些年来逐年攀升,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态势。
罗智先更是直言统一要慢慢退出所谓(大陆)方便面市场,要做汤达人、要做满汉大餐。坦诚传统泡面不是不会再做,只是不会花太多精力。
如此情况下,对于靠着低端市场起家的今麦郎自然是不容乐观。不过船小好掉头,从2015年,今麦郎也开始转变市场策略,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发展,推出了自己的高端品牌:“一菜一面”。
但是由于进入市场相对较晚,市场反应一般。
放眼国内高端方便面市场,传统巨头布局较早,稍稍占优,但是近些年来,以韩国火鸡面为代表的国外进口方便面的大量涌入,通过网络等手段营销,迅速占据了年轻消费者的“胃”。所以整体上来看,国内方便面市场的竞争相当激烈。今麦郎的危机不仅没有解除,反而愈加强烈。
二、愈挫愈勇的上市梦
一直以来,今麦郎的上市之旅,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
过程则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段路,前期是对外合作谋求上市;后期则是抛弃合作念头,独自发展寻求上市。
而在今麦郎资本化发展的前期道路上,绕不开两个响当当的名字,“日清”和“统一”。
2004年,日清宣布进军中国内地市场,合作的伙伴就是华龙面业(即今麦郎的前身),日清投资5.44亿与华龙成立了中日合资华龙日清食品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今麦郎日清食品有限公司),日清在随后还进行了多轮跟进投资,到2012年,日清已持有这家公司的33.4%股份。
但是好景不长,这段联姻仅仅维系了十年,2015年两家公司便分道扬镳。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今麦郎的饮品拓展也没闲着,2006年,与统一合作成立了今麦郎饮品公司,这场被业内称为是2006年“引发轰动的握手”,最终也没能逃得过十年之痒,于2016年宣告终止合作。
这两次失败的合作,今麦郎方的回应颇有点意味深长,称与日清合作“学习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掌握了世界先进的研发技术”;与统一的分手是因为“公司在走向资本市场过程中,与统一产生‘同业竞争’而受到制约”。
但是行业内的看法并非如此,当时今麦郎的全线低价策略,与日清的高端定位策略完全背道而驰,如此合作自然很难擦出火花;而与统一的合作,今麦郎自然是想背靠着统一这棵大树进军饮料行业,但是最后统一发现今麦郎饮品的发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故此解约。
至此,今麦郎意识到了,与其与别人合作带来种种掣肘,不如靠自己一手打江山,独立上市。
2017年,今麦郎面业召开了上市启动会,公司创始人范现国宣布要将今麦郎打造成大营销平台,实现收入1000亿的目标。
但是可惜,启动会上有多豪言壮语,事后打脸的力度就有多狠,这一波上市动员最后连结尾都没有,不了了之。
但是,谁也不能低估今麦郎进入资本市场的决心,它仍然在伺机而动。
2019年,上市企业莱茵体育发布公告称,公司的控股股东莱茵达集团与范明科(范现国的次子)签署了一项股份转让协议,约定以13亿元的价格将莱茵体育的29%股份转让给范明科。
这份公告一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此次收购如果成功,今麦郎借壳上市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但这个收购最终以范明科迟迟未提供13亿转让款而宣告终止。那为何没提供转让款?大家都戏言,范明科在输入转账密码之后,账户显示四个大字:余额不足。这轮收购自然无法达成。
说归说闹归闹,对于上市,尽管道路很坎坷,但今麦郎还是一如既往地在做着努力。
于是,今麦郎宣布再次开启上市程序。
不管是老调重弹还是谱写新篇章?这次我们先祝他好运。
三,今麦郎:未来在何方?
纵观近几年的方便面市场,可以用起起落落这四个字来概括,世界方便面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2014至2016三年间,方便面销量持续三年下跌,2016年跌至谷底,国内年销量仅385.2亿份,创近五年新低。
2017年开始缓慢回升,到2020受疫情影响,继续回暖,但是整体形势仍不乐观。
这些数字都直接表明:方便面企业这些年其实过得都不太如意。
通过研读数据,我还发现一个很微妙的关联现象:方便面与外卖之间的竞争一直在持续。
由于大部分消费场景相同,方便面与外卖,两者的市场增速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
外卖行业刚起步时,补贴大战如火如荼,方便面销量出现了明显下滑。
而当外卖市场逐步稳定下来,褪去烧钱之势,外卖价格回升,方便面又重新夺回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与外卖的竞争可以算作是市场的良性竞争,但这些年真正影响到了方便面销量的“罪魁祸首”是在于其 “不健康”的标签。
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健康理念不断增强,而传统方便面制作工艺中缺少不了的大量防腐添加剂和油炸工序,让人们有点“谈方便面色变”。
于是众多方便面厂家开始费尽心思地琢磨,如何让自己产品与“不健康”划清界限,非油炸0添加成了他们一致的宣传口径。
以今麦郎为例,推出了一款名为老范家速食面馆面的非油炸蒸煮面。
并特意将这系列产品的发布会设在了现代方便面的故乡日本,同时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宣传造势,噱头十足,可以看出今麦郎为了推这款产品,真的是煞费苦心。
做非油炸方便面,今麦郎不是首家,五谷道场就曾经做过尝试也小有成功,市面上的主流方便面企业都有自己的非油炸产品,但是像今麦郎这样宣布5年内逐步退出油炸市场,全线押上做非油炸方便面,说他眼光长远也罢,说他是一场豪赌也罢,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
虽然目前来看效果勉强可以,不过后续能否继续有所突破,尚待市场的检验。
其实说到底,对于今麦郎,对于方便面市场,无论是它的“不健康”标签,以及油炸非油炸之争,方便面都已经跟时代的发展有点脱节,甚至是渐行渐远了,至少在这个时代里,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它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了。
现如今的今麦郎,它既要应对越来越多同行业的残酷竞争,还要面对复杂变化的市场环境,在这个更迭日益变化的大环境下,它还想一直吃这碗“面”,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而如今希望借助资本的东风,到达其千亿规模的愿景,似乎成败也只在此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