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了那么多水,通胀没见到,反倒“通缩”了?
随着3月份经济数据出炉,今年一季度正式收官,但市场的表现不免让人纳闷,不是说好的复苏吗?
3月份CPI同比上涨0.7%,环比下降0.3%;PPI同比下降2.5%,环比持平。
不管是代表消费端的CPI还是代表生产端的PPI,数据都继续下降,CPI更是时隔一年首次降到1%以下。
做梦都想降通胀的老美,以及怎么刺激都没反应的我们,真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啊。
食品类CPI从环比来看,3月二师兄肉价降了4.2%,因存栏量充足,现在猪肉十一二块一斤,肉价已经打回几年前。
另外鲜菜价格环比降了7.2%,蔬菜受气候的影响比较大,最近我们这儿气温差不多30度,温度高,光照足,蔬菜生长速度快,部分当季蔬菜产量高了,价格也就降了。
但从同比来看,食品价格还是较去年上涨了2.4%,鸡蛋和禽肉类价格分别上涨7.8%和7.4%,鲜果价格上涨11.5%。
因此说是通缩了,但大家还是觉得物价涨了。
但不管其他物价怎么上涨,有一类的价格一直很稳定,那就是粮食。就拿大米来说,这一二十年基本没涨过价,现在两块多一斤的大米一大堆,上面把粮食价格控制的死死的。
人工,设备等价格都在不断上涨,粮价之所以能一直维持稳定,基本上就是靠政策补贴。就现在这个价格,光指着种地种田的粮食作物哪赚得了多少钱哦,地多的地方,人家承包个几百亩地,每年主要就是靠农业补贴。
就最近某地的新闻,乡村评上示范区的,一个市奖补1亿,一个县奖补6000万,乡镇奖补500万,村奖补60万;另外还有星级评定,五星级的2000万,四星级1500万,三星级1000万。
包括“东北粮仓”之类的,很多都是国有的,相当于上面花了大价钱,搞规模化种植,搞乡村振兴,补贴种植户,让他们多产粮,多种地,这样大家才能吃到便宜的粮食。因此地多,地势又平坦的区域,使用现代化、机械化农业种植,每年还是能赚到钱的。
正因为上面的调控,把我们的物价稳定在合理范围,我们才可以走和老美走相反的货币政策,他们加息,我们降息。
但现在问题是,政策方面已经蓄势以待,水也是不断的往外流,扯着嗓子喊了一年,市场还是扭扭妮妮的推一步走一步,内需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因此原本期待的报复性消费没看到,报复性存钱却还在继续。
今年一季度M2总共增加了10.2万亿,一季度居民存款增加了9.9万亿,相当于上面在放,下面在收,放出去的水转过头又存到银行去了。钱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投资和消费,但现在这水一直在金融体系里面空转,暂时还没有真正的流到实体经济去。
另外一季度社融干了14.53万亿,增量确实惊人,资金需求在增大,但拿钱主力依旧是某些单位。
好在3月份居民贷款增加了1.24万亿,不管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均有所改善。居民贷款主要就是一静一动,房子和车子,最近房地产市场确实有复苏的苗头,有钱人的信心在逐渐恢复,想买房的还是在继续买。
除房子车子之外的,相对“便宜”一点的消费,比如旅游、娱乐等反而脱颖而出。大家憋了三年,今年旅游业开始发力,临近五一,国内很多景点订单量爆满,生意甚至比口罩之前还火热。
因此房子汽车类的大件看着卖的不得劲,但是机票、住宿、旅游价格却涨了不少,很多人暂时没有大额的消费支出,但是下趟馆子、旅个游的需求还是有的。
所以这就出现一边在通缩,一边却在通胀,冷热交替,就像实体店生意惨淡,但直播带货却一片红火,不管啥都在分化,好的坏的,富的穷的,成了趋势就很难逆转。
不过市场整体还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至少比去年有所好转,现在经济是复苏初期而非步入衰退,只不过复苏没有预期中那么快,才给人一种落差感。但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胀还是通缩都没得选,安安稳稳,过好当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