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要完善监管制度,根据新情况、新风险持续弥补监管短板,还要坚持穿透性、全面性监管。进入2023年,影子银行依然是金融监管部门的重点盯防对象。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提出要坚决防范化解金融领域重大风险,其中,要严防各类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影子银行之所以能够“在阴影下运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监管不到位,相关风险无法被有效识别。严防高风险影子银行死灰复燃,要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着力加强监管。接下来,要完善监管制度,根据新情况、新风险持续弥补监管短板,防止出现“用牛栏去关猫”这种不匹配的无效监管。与此同时,还要坚持穿透性、全面性监管。一方面,善用现代科技手段,拨开多层嵌套迷雾,清晰、有效识别金融产品的底层资产,摸清风险底数;另一方面,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纳入监管,不留监管死角和盲区,让风险无处遁形。(经济日报)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察网站公告,江苏镇江融资领域腐败专项整治挽回经济损失近16亿元。此外,已有多省多地对平台公司融资领域靶向展开了自查自纠、专题调研。本次江苏省镇江市融资领域腐败问题的专项整治,全面起底市、县、乡三级政府平台公司,倒查近十年融资业务,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自2022年1月开展专项整治以来,江苏省镇江市纪委监委共立案查处党员干部22人,其中县处级干部3人,挽回经济损失近16亿元。其中,重点关注及核查了融资综合成本明显超出市场利率的融资项目,梳理出数百条违规支付中介费、融资综合成本异常等有重大疑点的融资项目。逐项排查后形成重点问题线索“交办督办”清单。受贿行贿方面,镇江市纪委监委先后查处6名涉及市县两级政府平台公司“一把手”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同时,发现多名资金“掮客”存在跨区域介入融资业务并获取高额中介费,以及向平台公司干部行贿问题,共查处资金“掮客”10人。(财联社)
开年以来,受降息预期升温以及配置资金涌入的影响,信用债发行情绪有所回升,收益率整体下行。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修复背景下亦有风险因素潜藏,因此聚焦信用债投资仍需保留一份审慎。首先,是疫情“过峰”可能快于预期,即经济修复有超预期的可能性。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后,各地相继在2022年12月进入感染高峰。有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4日,全国地级市达峰数量已至97.03%,达峰速度明显快于市场预期。其次,是资金利率春节后有较大概率会逐步收敛。“随着疫情‘过峰’,生产生活恢复,专项债加力发行,国内经济于二月进一步修复的可能性很大。”陈曦表示,“央行节后维护市场资金过度充裕的必要性降低,资金利率大概率将继续收敛。”再者,股市若继续上涨,那么资金的虹吸效应可能会导致“股债跷跷板”出现,对债市构成负面压力。此外,2022年信用债市场新增主体逾期规模以及首次违约主体数量有所上升的情况同样不容忽视。(新华财经)
新年伊始,监管部门对于私募行业的严格监管还在延续。1月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开出今年首份罚单,上海晟泰智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存在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人数不符合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要求以及无独立的办公场所问题;无独有偶,江西证监局也在新年对新余济达投资有限公司出具警示函。问题包括未按照投资合同约定的信息披露渠道向投资者披露基金运行信息等;此外,北京证监局在近日也连开多张罚单,其中北京盛达瑞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违规从事私募基金业务被责令改正;而江苏证监局深入私募公司现场进行了检查,发现睿谷私募基金存在一系列违规行为。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私募基金行业迅速发展壮大,但整体上仍还存在多而不精、大而不强、鱼龙混杂等情形,随着监管趋严的态势持续,私募行业必须坚守“真私募”定位,以投资人利益为准绳,忠实履行信义义务,建立并完善全流程风控体系,才能行稳致远。(上海证券报)
当地时间1月9日,瑞士央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根据初步计算,该行在2022年录得1320亿瑞郎(约合人民币9700亿元)的巨额亏损。如此巨额的亏损直接创出瑞士央行1906年成立以来的最大年度亏损。而在2021年,瑞士央行实现利润达257亿瑞士法郎。瑞士央行表示,其中约有1310亿瑞士法郎的亏损与其持有的外币贬值有关,另外有10亿亏损来自本土资产持仓,而持有的黄金资产则带来4亿瑞郎的收益。据此前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30日,瑞士央行拥有8890亿瑞郎的资产,据此估算,瑞士央行2022年的亏损比例约为15%。有分析指出,因瑞士经济以出口为主,瑞士央行一直在试图压制瑞郎的升值势头,甚至不惜抛售瑞郎,购买大量外币资产。瑞士央行的外汇储备价值2022年下降约17%,截至2022年12月,其持有7840亿瑞郎的外币资产,低于一年前的9450亿瑞郎。瑞士央行表示,2022年的亏损意味着其不会向瑞士中央和地区政府分配任何利润,这也是116年以来罕见的。(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