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上海6月6日电(记者 王淑娟)中国经济信息社6日在上海发布的《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2023)》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清理整顿,持牌消费金融监管持续完善,消费金融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转型变革之际,银行信用卡作为消费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与“正规军”,可以开辟更多新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模式,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业务经营压力逐步浮现
当前,银行信用卡市场面临诸多挑战。2022年全国信用卡行业发卡量持续低迷,信用卡交易金额、贷款金额分化加剧,有的银行甚至出现明显负增长。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22年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7.98亿张,同比下降0.28%,这也是近年来信用卡发卡量首次出现下降。
报告认为,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网助贷公司等各主体都在消费金融领域抢占市场份额,信用卡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风险方面,不良贷款率是消费金融的关键指标,市场正经历不良率上升的阵痛期,信用卡逾期增加、不良率抬头成为普遍现象。
“当下,信用卡渗透率越来越高,新增用户数量逐渐减少,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让消费者对于信用卡产品的功能和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整体也面临着更多监管加强和风险控制的挑战,信用卡业务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行业发展逻辑与增长模式面临转型重塑的重要阶段。”报告认为,当下,信用卡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行业格局也从前期“跑马圈地”期步入“精耕细作”时代,各银行也开始调整经营战略,不再以简单扩大用户规模与信贷余额为战略目标,银行信用卡业务经营压力也逐步浮现。
数据显示,去除房贷余额后,2022年年末居民消费贷款余额为17.25万亿元,其中信用卡贷款余额占比50.38%。报告认为,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近三年来,我国消费贷款的增长明显放缓,信用卡贷款余额占居民消费贷的比重也逐年下降,但信用卡信贷余额仍然占到居民消费贷款的半数以上,依然是消费金融的“主力军”。
行业整体步入成熟期
信用卡作为消费支付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消费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党委书记、总经理李骏表示,信用卡是商业银行提振消费信心、开展消费金融的重要载体。自2003年“中国信用卡元年”至今的20年间,中国信用卡产业从萌芽起步到蓬勃腾飞,成为助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据介绍,本次发布的《中国信用卡消费金融报告(2023)》认为,随着消费金融市场进一步合规有序,信用卡业务增速逐步放缓,行业监管日益完善,银行信用卡业务将全面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信用卡业务步入新发展阶段,既面临着新挑战,也带来了新发展机遇。
一、消费金融监管趋严推动信用卡等持牌业务回归。严监管下,近年来,消费金融市场头部聚集效应更加明显,行业监管更多向持牌金融机构倾斜。银行信用卡通过不断提升数字化技术能力,优化产品服务水平,缩小与互联网消费金融科技创新能力差距,正在重新获取更多消费金融市场份额。
二、服务新市民消费金融需求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从申卡授信,到消费优惠、借贷理财、客服保障等信用卡的全流程,信用卡都可以为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便利,助力新市民融入城市安居乐业。
三、信用卡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各银行纷纷推出了自己的虚拟信用卡,优化信用卡申请、办卡、消费等流程,便利化消费者的用卡体验。例如建设银行在2016年就推出了没有实体介质的虚拟信用卡“龙卡e付卡”,2020年推出的建行生活信用卡即申即用,与“建行生活”平台一体化运营,2022年新推出的虚拟产品欢享信用卡,主打微信、支付宝消费笔笔返现,深度契合当下以移动支付为主的消费需求。
报告认为,随着银行信用卡业务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行业整体步入成熟期,接下来信用卡将进一步聚焦“精细化”发展,持续深入数字化转型,践行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引导市场培育合理信贷消费理念,促进消费金融健康发展。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