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运营”的持续,如何打好“理财战”,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共同挑战。作为销售渠道的营销手段,理财节成为选项之一。金融投资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开启理财销售节活动,通过在特定时间段实施费率优惠,获得投资者的关注。
银行开启理财销售季
10月12日起,建设银行(港股00939)正式启动为期81天的“理财季”活动,购买指定基金产品可享受申购或定投费率1折优惠。
具体来看,该优惠主要面向四类产品。一是兴全合润等17只权益类产品的定投费;二是国投瑞银稳定增利债券等23只“固收+”产品的申购费;三是国泰民泽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期等22只养老公募基金产品的申购、定投费;四是建信基金旗下85只基金产品的申购、定投费。此外,还有363只产品给出定投8折、申购7折的费率优惠。
此前,工商银行(港股01398)在8月期间开展了理财节活动。联合多家基金、证券、保险公司,提供包括优选理财基金、保险、专属存款、贵金属等在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同时提供AI指数申购费率折扣、贵金属产品让利、客户专属存款,以及部分地区消费贷款利率优惠等限时活动。
近年来,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打造自身标志性的理财销售节,通过减免手续费、贴息让利、限时新品等方式集中营销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客户需求是助推各家银行拥抱新零售的重要因素。“随着居民财富不断积累,投资理念更为成熟,消费观念改变,消费结构升级,对于消费信贷、财富管理等业务的需求增加。”而银行在特定时间段实施费率优惠,对于相关基金等产品销售有望起到推动作用。
积极扩展行外代销渠道
随着“数字化运营”的持续,如何打好“理财战”,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也成为商业银行以及理财子公司面临的共同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机构们也在进行更多的探索。其中,理财子公司在加强母行代销渠道布放的同时,也积极扩展行外代销渠道。截至目前,招商银行(港股03968)、微众银行等机构已开启代销,将部分理财子公司产品纳入自身货架。
从为自家产品导流,到开放平台在全市场择优。银行业相关人士认为,在经营理念上,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启了从以产品销售为中心到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转变。“银行发展新零售应立足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更好体验的金融服务,在战略、渠道、产品、风控方面互相配合,系统协调地推进高质量转型。”
风险评估持续完善
另一方面,理财产品向净值化转型后,产品净值随市场波动,在此情况下,投资者的风险评估也愈来愈被重视。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近日披露案件显示,因认为银行向其出售与其风险评估等级不相适应的高风险产品,导致其资金亏损,消费者王大爷将银行诉至法院,要求银行赔偿其本金损失21万元。经审理,法院判决支持了王大爷的诉讼请求。
根据2019年《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金融产品的发行者、销售者以及金融服务的提供者作为卖方机构在向客户推介、销售银行理财产品、保险投资产品、信托理财产品等高风险等级金融产品,或者为高风险等级投资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履行了解客户、了解产品,将适当的产品、服务销售或提供给适当的金融消费者。
而了解客户的偏好、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是将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合的投资者的重要前提。对此,银行也在持续完善。
10月13日,某国有银行发布公告,为进一步落实监管部门关于个人客户风险评估的相关要求,将于10月16日起调整个人客户风险评估业务。个人客户通过该行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时,将使用新版《个人客户风险评估问卷》。
本文源自金融投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