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业存单的话题,其实早前聊过几期。
当时给的角度,比较简单。
站在大部分普通储户的角度来看,可以用银行发行的同业存单是否有同业“响应”,判断这个银行是否靠谱。
1个是同业的判断,1个是自媒体们的判断,你觉得哪个更靠谱?
当然也有不少朋友问,是否有可以公开查询的地方嘛?
有的,“中国货币网”。
这个网站是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主办的,算是央行的直属事业单位。银行间市场唯一经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交易平台。
权威性毋庸置疑。
当然这个网站还有不少其它信息,比如自律机制、债券信息等各类披露信息。
可惜今天(7月2日)似乎挂了...今天下午尝试了好几次,没能登上。
一、“同业认可”的安全性?
总有朋友较真问,那是不是同业就代表了100%安全?
那肯定不是,这里稍微展开聊下。
第一,我们再次明确下,什么是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在银行间市场发行的存款凭证。可以简单理解为A银行在B银行存的一个“大额存单”。
有几点限制。
- 一般最长1年,主要分为1、3、6、9、12月;
- 单张不低于5000万元;
- 这玩意,银行发行前,是需要按年备案当年的余额;
参与角色方面,一般主要是大银行和一些中小银行。
大银行的存款来源相对稳定,而且资金成本低。因此主要是资金提供方。
而小银行自身揽储能力有限,但出于发展诉求,会有依赖同业募集资金的情况;
当然这个只是正常情况。
实操层面,同业存单、同业负债的操作,也会有更多操作的空间。
关于同业存单的风险,有个重要的背景不得不提。
前几年包商银行出事时,同业负债规模已经超3000亿元(同业存单存量大概在00亿元)),涉及全国700多个交易对手。
据说最疯狂的时候,同业负债占比一度超过50%。
2019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宣布对包商银行实行接管,并公布针对同业负债的兑付方案:5000万元(含)以下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至1亿元的仅兑付本金;1亿元至20亿元的仅兑付90%本金;20亿元至50亿元的兑付80%本金;超过50亿元的兑付70%本金。
其实那个时候,包商银行在同业存单的视角上,直接打破了“刚性兑付”的潜规则。
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起,同业存单的风险开始真正地放到了台面上。
所以,这几年的同业负责、同业存单业务,金融机构和监管层面也相对慎重很多。
对了,再补充一点冷知识。
同业存单发行,其实也会对应发行成功率。
AA+以下主体的发行成功率,平均其实也只在50%左右。
如果好奇,这个主体的最近情况,不妨可以去看看它最近的发行情况。
而不是只看有没有发。
有人问,有些民营为什么没有发?
原因很简单,就是还没有得到批复。
二、同业存单基金
我一般很少聊基金,主要是能力有限,自认还达不到可以分享的地步。
但是同业存单基金这个,稍微还能聊几句。
先说火爆程度吧,22年上半年10只百亿新基金,其中9只都是同业存单基金。
可以预见后面还会陆续会有类似的产品不断出现。
产品本身也比较容易理解,就是底层资产会投向同业存单。
且对应这些的同业存单,会根据约定的投向略有差异。
比如一般都是XXX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简单理解就是,主要投向会会主体评级为AAA的同业存单。
这类产品,基本都是锁定7天持有期,之后就是灵活支取。
那实际收益如何呢?
咳咳,跟货基半斤八两。
普通年化收益在2%-2.5%左右。
其实,身为银行嫡系的银行理财子公司,自然也不甘人后。
第1支同业存单指数理财产品(中银理财-稳富高信用等级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期理财产品),在5月底也正式发行了。
看了下近1个月的表现,其实也就在2.5%左右。
不过这款比基金会稍微好一点,主要是费率比同类型基金的平均水平低个0.15%左右,约在0.27%左右。
所以...收益上就会强不少。
当下的这个产品,我是没看到太大的优点。
暂时持观望态度吧。
三、压力?
最近这段时间一些村镇银行、中小银行、民营银行等,肯定是有压力的。
但是你说压力很大嘛?
目前看未必。
至少从一些银行的揽储动作来看,不怎么缺钱的态度,应该是很明确的了。
究其原因来看,肯定是多方面的。
其次从大环境角度来看,较长期限的“低利率”信贷环境,已经是大部分主流大行的共识了。
部分大行3年期、5年期,放在台面上的存款利率已经再清晰不过了。
建议考虑一些中长期的配置,但比例不用太多。
另外,很好奇6月份的社融数据,静候披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