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在网贷期间,并在疫情爆发期间逐渐发展。当前,职业化、中介化、标准化的“反催收联盟”已逐渐成为金融业的新风险点。“反催收”组织不仅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而且还诱使借款人增加债务,破坏其信用甚至涉嫌刑事犯罪。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再次梳理了轻率的“反催收”的风险点,并提醒持卡人提防“反催收”陷阱,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风险一: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
看起来“热情”分享“协商经验”的“反催收”组织实际上是在“逾期谈判”“债务重组”和“代理维权”的旗帜下进行的,收取高额佣金,增加了持卡人的负担;并要求持卡人提供私人信息(例如身份证、手机卡、银行卡、联系信息、家庭住址等)的人员面临严重的信息泄漏风险。犯罪分子很可能会将借款人的个人信息用于欺诈、洗钱、非法集资以及其他非法和犯罪活动,甚至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在线借贷。借款人最终将面临欺诈、财务损失、法律诉讼等风险。
在得知“支付借款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便可解决逾期问题”后,王先生通过“反催收”组织帮助解决了逾期信用卡问题,并根据要求提供了手机卡。然而,王先生没有等待“好消息”,而是收到了一条盗刷短信。事实证明,“反催收”组织获得王先生提供的手机卡后,登录了其一个线上支付帐户,并多次盗刷其帐户余额和绑定的银行卡资金,金额超过两万元。值得一提的是,“反催收”组织或个人大多通过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来获取用户。通常,他们通过互联网与借款人进行通信,因此很难验证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准确位置。一旦被骗,造成的损失很可能难以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