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交易所官网BITGET交易所官网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理财通真的有收益吗(理财通真的能赚钱吗)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理财小白要警惕!不要把招财宝当成“万能宝”,注意这两个坑

第一节 投资招财宝,财富招之即来?

余额宝,听名字就知道,只能理理每月工资多余下来的零花钱,随时可能要用来买东西,所以强调资金灵活性,收益性差了点,然而招财宝却寓意“财富招之即来”。可事实果真如此吗?

招财宝:财富招之即来?

要说清招财宝和余额宝的区别,还得先回头说下腾讯的理财通。

理财通之所以名字里加一个“通”而不是“宝”,当然首先是腾讯不想被人家说你马化腾又抄袭了。

更主要的是,余额宝是个具体的理财产品,而理财通则是一个集合各种理财产品的平台或者说购买各种理财产品的通道,所以才叫理财通。

买过理财通的人都知道,理财通对接了华夏、汇添富、广发、易方达等多家知名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力哥以为这四个货基都不错!和余额宝只对接一个货币基金不同,这些货币基金之间就形成了竞争机制,七日年化收益哪个高,一目了然。

现在理财通平台上的理财产品就更多了,从各类偏股型基金,到理财型万能险,再到券商质押式回购,产品线日渐丰富起来了。

招财宝功能之一:升级版理财通

或许是看到了理财通的这个后发优势,阿里就急吼吼地捣鼓出了招财宝。

根据官方说法,招财宝的功能之一是:各类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都可以通过招财宝平台发布期限固定、收益稳定的低风险理财产品。这种功能定位就和理财通很像,是一个销售固定收益或类固定收益理财产品的开放式中介平台。

所谓“固定收益产品”,意思是收益多少事先就约定好了,类固定收益产品增加了一个“类”字,意思是有点像固定收益产品,但不像固定收益产品事先就把收益说死了,而是有一定浮动空间,但风险也很低,比如债券型基金、保本型基金。而像股票型基金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就不会出现在招财宝里面,而只会在更大的蚂蚁聚宝中出现,但是卖得也很差。

之所以招财宝只卖固定收益产品,和草根投资者的特征有关。

草根理财的特点是钱少,不懂理财,又想赚大钱,还不愿承担风险,看到自己的货币基金年化收益比人家多了0.1%也会心花怒放,喜笑颜开,一旦亏钱了就怒气冲冲在网上到处发帖骂娘……

厉害的分级基金与坑人的万能险

招财宝是2014年8月25日正式宣布上线的,但早在4月10日,还处于测试阶段的招财宝就已经上线了第一批两个基金产品,分别是阿里巴巴和新华基金联合发布的新华阿里一号保本混合型基金和长城淘金一年期理财债券型基金,这两个基金都没有明确约定收益,对一般人来说不是很可靠,所以卖得都一般。

后来招财宝先后上线了几个债券型分级基金A类,因为这类基金都有明确的约定收益,其中华富恒财分级债基A类因为约定收益高达6.1%,上线不到两小时就被抢光了。

除了基金,当时招财宝还上线了万能型保险。而后来,随着阿里巴巴系蚂蚁金服集团的战略调整,招财宝的这些功能都并入了一站式理财服务平台蚂蚁聚宝中,所以腾讯理财通的战略竞争对手今天变成了蚂蚁聚宝。而招财宝今天主要的定位就是P2P。

土豪版P2P

官方的说法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可以通过招财宝平台发布借款项目,并由银行、保险公司等提供本息担保,用户则可以直接向贷款人出借资金,获得收益。这段话意思非常清楚——招财宝搞的可不就是P2P嘛。只不过现在P2P市场鱼龙混杂,天天有P2P公司倒闭跑路,所以阿里巴巴才反复强调招财宝不是P2P。

另外只有经过银行、保险这些传统金融企业信用背书的借款项目,才能到招财宝上去卖,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违约风险。

这里插一句,阿里巴巴的算盘真是打得门儿精!在招财宝里你也很难找阿里巴巴的茬儿。因为招财宝的设定贯穿了阿里巴巴一贯的平台思维,我不卖一件商品,我不发一个快递,我只是把你们聚集起来,撮合交易。招财宝本身也不发行任何理财产品,不设资金池,不给投资者提供资金担保,风险控制和担保这种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去做吧,出事了有这些冤大头扛着,一切风险与我无关,我只收每笔交易千分之一的平台费用。

当然,如果招财宝只是一个“升级版理财通+土豪版P2P”的话,根本不值得力哥特地给它做广告。如果说余额宝是“伪”互联网金融创新,那招财宝真正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依靠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具有革命性的金融创新。

这种创新最初源于进入2014年以后,余额宝收益节节下降,许多人心生不满,马云也是“压力山大”,通过研究客户需求,阿里发现,余额宝的上亿用户主要是年轻人,就像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一样,他们的消费有很强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前天辞职、昨天分手、今天结婚、明天离婚……这种年轻人多了去啦,所以对资金流动性的要求非常高,但他们又希望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那有没有可能创造出一个既拥有余额宝那样的高流动性,又能获得定期理财产品高收益的“变态”产品呢?

招财宝还真实现了它所号称的低风险、高收益和高流动性!

力哥在第一本书《力哥说理财: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里反复强调,在固定收益产品中,只有牺牲一定的流动性才能换来更高一点的收益,所以流动性最高的余额宝收益低很正常。但招财宝却违背了这一理财原理,那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我们下回再说。

第二节 随时变现?!招财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上回说到,招财宝真正厉害的地方是你明明买了期限固定的基金、保险或P2P贷款,却可以随时变现。那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神奇的随时变现

变现这个功能是招财宝之所以独特的核心所在。

举例来说,假如你买了一个投资期限为1年的个人贷产品或期限为2年的分级债基或期限为3年的万能险,过去,一般这钱只有到1年、2年或3年后才能拿出来,这期间是封闭运作期,你想拿也拿不出来。或者像万能险虽然可以中途退保,但要扣除很高的保险初始费用和违约金,可能你买了一万元万能险,半年后要退保只能拿回三四千元,损失惨重啊。

但投资者购买招财宝产品后,他在整个支付宝系统内的所有信用数据会与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服务的大数据同步,如果产品没到期想提前拿出来,就可以发起变现申请,并自己设定变现利率。小微金融服务通过云计算,马上就能算出你的风险评估结果,并将评估报告发送给为你这笔变现提供担保的众安保险。

众安保险是2013年马云、马化腾、马明哲(平安集团老总)这“三匹马”一起捣鼓出来的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如果众安保险觉得可以,你这人信用靠谱,我愿意给你作保,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一笔个人贷的借款发布在招财宝平台上,其他投资者看到这笔贷款需求,觉得你开出的变现利率合适,就会购买。

实际上就是你把尚未到期的贷款、基金或保险产品转卖给这个人,这个人则马上借钱给你。这样一来,你马上能用到钱,他也能赚到一笔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招财宝上的小额个人贷借款项目绝大多数都来自变现功能。而你把定期产品变现的代价则是要支付变现金额0.2%的手续费,其中0.1%是给招财宝平台的佣金,还有0.1%则是给众安保险的担保费。这个费用真心不高,许多开放式基金的赎回费都不止这点。

一场利率游戏

而维持这个变现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就在变现利率,或者说这就是一场利率游戏。

所谓利率就是资金的价格。一个馒头1元,一斤大米3元,这是商品的价格。而100元借你一年要付5元利息,这5元就是这100元出借一年的价格,或者说是这100元不许现在马上用而要等一年后再用的回报。

招财宝的变现利率,就是把你原本应该一年后才能用的钱变回现在马上能用的现钱的价格或者说代价。一般来说,市场资金面越紧张,资金越是供不应求,利率或者说资金的价格就越高;反之,价格就越低。

2014年招财宝刚上线时,市场上发布的变现利率,也就是个人贷的发起利率大都在6%以上才能成交,这叫市场均衡利率。如果你设定的变现利率只有5%,很多人就不愿意买,因为觉得不划算——现在许多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都不只这点,还有招财宝之前发售的几款基金产品和万能险产品收益都比这个高,你发布的利率就没有吸引力。

后来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有众安保险100%全额担保,招财宝上的个人贷看起来挺安全的,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愿意把钱借出去,给别人变现。这样一来市场资金面就逐渐宽裕了,市场均衡利率就逐渐下降了。

当你设定的变现利率等于或略高于市场均衡利率,就能马上变现。如果你不舍得多付点利息,非得设4%甚至3%的变现利率,比余额宝利息还低,那只有脑子坏了的人才会把钱借你!

基金和个人贷的变现算法

说了半天,许多人可能还是没搞明白这里面到底是怎么算的。

举个例子吧,假如你买了1000元一年期的年化收益6%的招财宝产品,半年后发起变现申请,如果当时一年期的市场均衡利率是5%,你也把变现利率设定为5%,那你可以申请的最高变现金额为:1000(本金)乘以1+6%(约定年化收益),再除以1+2.5%(变现利率的一半),之所以只能算一半利率,是因为你只持有了半年,还有半年收益要留给接盘的人赚,所以5%变现利率必须砍掉一半,因此这一计算公式的结果就是1000×1.06/1.025=1034元左右。

而照道理说,1000元本金年化收益6%,一年应该赚60元,半年就是30元,怎么会多出4元呢?因为你的约定利率是6%,而变现利率只有5%,所以你提前半年变现实际上还多赚了1%的利息差,你持有半年的实际年化收益是7%,所以折算下来利息多了4元。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约定年化收益还是6%,但变现利率提高到了7%,你就要倒贴1%的利息差,实际年化收益只有5%。这样算下来,你提前半年变现只能拿到1024元左右,利息就只有24元了。

不过这还不是你最后拿到的钱,你还得在这1024元的基础上再减掉0.2%的手续费,所以你真正拿到手的是1022.1元。

万能险的变现算法

上面只是基金和贷款产品的计算方法,万能险情况还不一样。

因为万能险有两个利率,一个是保监会规定的最高不超过2.5%的保底收益,另一个是你买万能险时,他们告诉你的预期收益,这个收益一般比分级债基或贷款产品的收益都要高一些。

比如2014年10月,招财宝上发售的分级债基A类的约定收益是5.6%,中小企业贷款的约定收益是5%,而万能险的预期收益是6.69%。注意!前面两个都叫约定收益,只有万能险叫预期收益,说明这个收益是不确定的!

许多小伙伴根本没搞明白它们的区别,只挑收益高的买,但当你申请变现万能险时,就悲剧了。因为万能险变现时不是按照网页上写的6.69%预期收益算的,而是按照保监会规定的2.5%保底收益算的。

还是拿上面那个例子来说,假如你买了1000元一年期保底收益2.5%的万能险产品,半年后发起变现申请,变现利率设为5%,结果你能拿到的最高变现金额只有1000×1.025/1.025=1000元,再扣掉0.2%的手续费,只能拿回998元。结果你投资半年万能险,不但一分钱没赚还少了2元!

而且你发起的变现利率越高,和2.5%的保底收益相差越大,你的最后变现金额就越少。假如变现利率是7%,那你最后最多只能变现988元。

你可能会说招财宝这不是坑人吗?明明说好6.69%的利息怎么到头来只按照2.5%的保底利息算呢?

其实等到半年后这个保险到期还本付息时,你有机会再拿一笔钱,那就是这个万能险投资一年下来的实际收益和2.5%保底利率的差额,假如最后这个万能险实际获得了6%的年收益,中间3.5%的利息差,也就是35元,到时还是会自动打到你的余额宝账户上。

但预期收益这种事情,谁都说不准。就像我说“预期”明年和你结婚,但到了明年我会不会变心呢?这种事情恐怕上帝也猜不透吧。

上面举的例子只是最简单的假设。实际上,每个人的投资金额、变现时间、变现利率,以及每一单可能拆分的数量和人数都是不确定的,但这不用我们操心,通过复杂的大数据云计算,招财宝总有办法马上给你找到最匹配的接盘人。

听上去有点复杂吧,其实理财原理和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很像,杠杆原理通俗地说就是“费力省距离,省力费距离”,两者不可兼得。

想要轻松不麻烦,就别想赚商家的便宜,更别想理出大财来,想要好好理财,就必须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研究、去捣鼓。你去格瓦拉上抢特价电影票8元一张,麻烦但省钱;现场买电影票就80元钱一张,轻松但费钱,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是万万不可能的。

当然,招财宝的变现功能也并非万能,此话怎讲呢?我们下回再聊。

第三节 警惕——别把招财宝当“万能宝”!

上回说到招财宝具有革命性的变现功能,但它也并非万能。

变现功能并非万能

一是招财宝投资门槛是100元,但如果此前已经变现或赎回过,导致账户剩余资金不到100元的话,就不能再变现了。

二是万能险需要过了犹豫期才能申请变现,已经申请退保,或在退保申请中的万能险也无法变现。

这里稍微解释几句。所有投资型保险产品都有一个犹豫期的概念。投资型保险是和消费型保险相对应的,前者是你买了保险,若干年后保险公司还会把投资升值的钱返还给你,后者是你纯粹买了个保险,保险期间如果你出事了能拿到赔偿,如果你安然无恙就什么也拿不到。

犹豫期则是指投保人在投保成功后,如果临时又不想买了,或者突然发觉这个保险太坑人了,就能马上申请撤销保险合同。只要你签字后的20天里申请退保,保险公司将无理由全额退还保费,就像淘宝的7天无理由退换货一样!

话说回来,犹豫期内退保,保险公司最多只能扣除不超过10元的工本费,即制作那份纸质保险合同的费用。而像招财宝这种都在网上无纸化买卖的理财产品,根本不收工本费。要注意的是,犹豫期内退保没有利息,而且你也不能在招财宝平台上直接退保,必须登录保险公司官网提交退保申请。一旦过了犹豫期,退保损失就很大了。

招财宝的三大创新

另外招财宝还做了几个比较特别的金融创新,也值得和大家分享下。

(1)变现不是赎回或者转让,这是招财宝模式和普通P2P最大的区别。

现在许多P2P平台都提供债权转让,一旦债权转让,这个P2P产品就和你没关系了。但在招财宝中,你申请变现后,这个产品的所有权还是挂在你的名下,等产品到期后,本金和收益先会打入你的账户,然后瞬间转移到接盘者的账户中。

(2)买招财宝里的贷款产品可以通过预约功能和潜在的有变现需求的投资者对接起来,这就大大减少了我们寻找合适投资项目的时间。只要你设定好你希望预约的产品收益率和投资期限,比如我希望买的产品收益率5.5%,投资期限半年,如此设定好后,招财宝平台就会通过大数据匹配,帮你找到最合适的产品。到了半年后,还会自动按照你的预约设定,继续滚动帮你投资。

这么做不但大大方便了投资者,更方便了招财宝。因为通过预约,招财宝可以提前得知用户的资金状况和需求状况,就可以第一时间告知银行、基金、保险这些金融机构,今后要准备什么样的产品上线。一切从用户需求出发,把理财产品市场从过去的B2C倒转为C2B,变成了为招财宝用户定制的理财产品!这就和娱乐宝提前锁定潜在电影观众有异曲同工之妙,招财宝上线的产品又岂会卖得不好呢?

(3)只有余额宝用户才能买招财宝产品,招财宝上的理财产品到期后,也会自动转入用户的余额宝账户,从而实现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

你要知道,过去许多人买的1个月、3个月或6个月的银行理财产品到期后,银行也不主动通知你,更不会自动把钱转到货币基金中,就让它放在那里吃每年0.35%的活期利息。银行巴不得你最好永远忘了这笔投资,好一直用这么低的成本占用你的资金!而阿里巴巴却真是完全站在用户需求的立场上来设计招财宝。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真的应该感谢阿里巴巴这条金融界的“鲶鱼”,让我们草根在一贯高大上的银行面前,第一次挺起了胸膛!

至于具体怎么买卖招财宝,怎么申请变现,怎么设置招财宝预约抢购功能这些操作细节,还请您去招财宝网站上看看操作指南,阿里巴巴真是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了,完全傻瓜式操作,3步就能完成设置了。

招财宝让P2P回归本来面貌

接下去我要说点高大上的了。

之所以力哥对招财宝赞赏有加,是因为它真正做到了自己不参与贷款价格的制定,让招财宝个人贷产品的定价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关系说了算。就像习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说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而它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源于阿里巴巴的平台思维,它放弃像中国许多P2P公司那样,做利润更高的资金“二道贩子”的买卖。更重要的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给招财宝这样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最坚实的技术土壤。放在十年前,就算有人想出来这样的点子,政府也允许你这么搞,恐怕招财宝也无法诞生。

蚂蚁金服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袁雷鸣在谈到推出招财宝的原因时说:“大部分中小企业包括淘宝、天猫上的电商,都是非常有信用的,营业额、流水都很健康,这些人不应该承担每年20%~30%的借款利率。如果一个模式不能大幅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率,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主流模式。”眼下,银行向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都在10%以上,还经常不肯借给小微企业,而向P2P公司融资的成本许多更是高达20%以上。

力哥个人觉得,对小微企业来说,这不合理;对中国经济来说,这也不健康。

而招财宝在大幅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通过引入银行、保险这些“高大上”的正规金融机构作担保,让投资者的收益得到了真正的保障。虽然投资者拿到的收益比一般的P2P借贷低了点,但买招财宝上的产品,心里踏实。

力哥开讲P2P啦

招财宝说到这里,接下去就要来好好聊聊P2P了。

其实熟悉互联网技术的小伙伴对P2P这个专业术语不会陌生,前些年,在中国宽带及在线视频网站还没有现在那么普及时,基于P2P技术的BT下载可以说风靡全国。

那我瞎扯了半天,P2P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下回再说。

第四节 P2P到底是咋回事?

P2P进入中国之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在聊中国的P2P之前,有必要先讲一下P2P的起源。

力哥建议:单一P2P投资上限10%

所以在P2P篇的一开始,力哥就先把自己的观点摆在这里——

在整个P2P市场还没有形成完整有效的市场监管之前,力哥建议大家给自己的P2P投资划定三条红线。

第一,P2P类投资占你可投资金融资产的比重最高不得超过50%。

第二,单一P2P平台投资占你可投资金融资产的比重最高不得超过10%。

第三,单一P2P平台的活期理财类产品占你可投资金融资产的比重最高不得超过5%(随着监管落地,这类产品会逐渐在市场上消失)。

尤努斯的良心与P2P的智慧

说了半天,你可能还是不知道P2P到底是啥意思。

上回说到P2P原本是个计算机术语,全称Peer to Peer。

Peer在英语里是同等地位或者同伴的意思,P2P直译过来就是对等网络,更通俗地说叫点对点技术。就是一个网络中,所有电脑平等地通过直接交换来共享各台电脑里的资源。

在P2P的世界中,没有专门的集中服务器或中央服务器,网络中任何一台电脑既能充当网络服务的请求者,又能对其他电脑的请求作出响应,也就是做种子。这种技术和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的互联网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而投资理财领域所说的P2P,也就是Peer to Peer Lending,翻译成中文叫网络借贷平台,简称网贷,其原理和作为IT技术的P2P一样。

它的雏形是由孟加拉国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开创的。

20世纪70年代,尤努斯发现很多孟加拉农村的贫民没有任何财产可以做担保,所以传统银行往往将这些人拒之门外,就像孟子说的“无恒产者无恒心”,高大上的银行认为这些无产者铁定没信用!

但尤努斯在实践中发现不对。如果你愿意借给他们一点小钱,注意不是一大笔钱哦,事实上他们也只需要借一点小钱以购买生产工具或扩大生产,此时他们的信用度极高,违约率极低。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一无所有,难得有人大发慈悲肯借钱给他们,他们总算获得了一丝改变命运的机会,所以就会特别珍惜这个机会,不敢轻易损害自己的信用。

而且尤努斯还发现,这些小额信贷借款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主要就是种地养鱼之类的,利润的绝对值虽然不高,但与投资的本金相比,利润率却要远远超过许多大型企业,这些人往往能承受更高的贷款利息。

既然他们有迫切的借款需求,信用也不差,可银行不肯借给他们,而愿意借钱给他们的人又能获得很不错的收益,那这笔生意就是既有赚头又对全社会大有帮助的好事。所以尤努斯就开办了既能够盈利又具有一定公益性的格莱珉银行(孟加拉国乡村银行)。

或许尤努斯自己也没想到,他的本意是想帮助孟加拉国的贫民获得必要的生产资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谁知这种具有公益性质的小微贷款业务后来发展成了一种非常现代而且时髦的金融业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普惠金融,意思是全社会所有老百姓,尤其是底层的草根群体,都能很方便快捷地获得融资服务。

这个概念是2005年由联合国正式提出的,而尤努斯教授作为普惠金融发起者,获得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2013年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更是首次提出我国要发展普惠金融。

第五节 中国P2P已变质,90%将在2019年前死亡!

上回说到,尤努斯教授开办的格莱珉银行开创了小微金融或者叫普惠金融这种全新的金融业态。而把这种小额资金直接借给有需要的人的模式,一旦放到互联网平台上,就能极大地提高资金匹配的效率,降低资金匹配的成本,造福更多的投资者和借款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P2P。而P2P公司或者叫P2P平台则是进行这种小额资金直接融资的交易场所。

P2P为何如此伟大?

力哥以为,P2P模式之所以伟大,一方面是满足了低门槛的小额融资需求,一方面能提高社会闲散资金的利用率,也就是提高我们投资人的收益率,一方面还能发展草根群体的个人信用体系,而要实现前两个目标,降低融资的中间成本、取消食利阶层是关键。此话怎讲呢?

因为金融,顾名思义就是“资金融通”的意思,就是让暂时钱放着没用的人借给急需用钱的人,从而赚点利息。

但在传统金融中,像发行股票、债券这样的直接融资,虽然成本低,但一般人或者中小企业没有这个资格,而间接融资,就是通过银行这个资金“二道贩子”来借钱,就要被银行剥一层皮——存款利率3%,贷款利率6%,中间这3%的利差就给银行吃掉了。要是再算上单利收储、复利放贷的因素,银行赚的其实还要多。

所以工商银行才成了“宇宙第一行”,所以中国两千多家上市公司的利润总和还不如16家上市银行的利润,所以银行员工的平均薪酬是民营企业的十几倍……要搞清楚这里面的门道,回头看力哥第一本书《力哥说理财: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去。

而绕过银行这个食利阶层的存在,用金融学专业术语叫“金融脱媒”,或者叫“金融非中介化”,指资金的出借方,绕开银行这个中间人,直接把钱送到资金需求方的手里,借款利率由双方协商决定。如果说余额宝只是唤醒了一般人的理财意识,让银行的日子开始变得不那么好过的话,那基于金融脱媒理论产生的P2P,则具有颠覆整个现有银行业生存根基的巨大潜力。

现在金融脱媒可以说是全球经济学界公认的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从经济学理论上说,P2P天然就是为金融脱媒而生的,P2P公司也天然就应该像房产中介一样,只是个撮合交易的平台,自己不要经手资金,不做银行那样的倒卖资金的“二道贩子”,这才与P2P技术的理念相契合!这才是P2P之所以伟大的关键所在!

P2P在中国的野蛮生长

2005年,4个英国年轻人在伦敦创办的全球第一家P2P平台Zopa,就是这种模式。

在Zopa网站上,借款人可以列出金额、利率、期限和用途,而投资者根据借款人列出的信息,搜索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Zopa则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你会发现,这就和现在的招财宝模式很像。

而今天全球最大的P2P公司,美国的Lending Club同样也是类似的模式。自己不设立资金池,不赚利息差,也不承担风险。然而非常可悲也很无奈的是,这种成本最低也最透明的P2P模式,刚一进入中国就马上变成了既设立资金池,又承担风险,还赚取利息差的“怪胎”!

2006年,当时正在美国投资银行工作的唐宁,看到了P2P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就回国创办了中国第一家P2P公司,也是今天中国最大的P2P公司——宜信(注:宜信今天已转型为财富管理公司,旗下P2P业务已剥离出宜人贷、投米网、指旺理财等子公司,2015年12月18日,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说起来唐宁也是蛮拼的,力哥曾多次采访过他。从2006年到2008年,宜信一开始做P2P那几年里,国内没几个人知道P2P是啥玩意儿,包括力哥也不知道。所以作为孤家寡人,宜信也是经营惨淡。

力哥采访唐宁的时候,他说当时有几次开投资者交流会,说好来30个客户,结果只来了5个,其中还有3个是认识的朋友特地来当托儿的,结果剩下那两个真正的客户刚一进来看到满屋子西装革履、毕恭毕敬站着的工作人员吓死了,还当进了黑社会或传销组织的老巢呢。

但2011年以后,P2P开始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大量的P2P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疯长起来。这从中国最大的理财博览会——上海理财博览会的统计数据就能印证。

2009年以前,没有一家P2P公司参加过上海理财博览会;2009年,宜信第一次参会;2010年,也就只有以宜信为首的三四家P2P公司;到2011年,P2P公司突然占到参展企业的将近20%;2012年接近30%;到2013年,P2P进入到了最疯狂的阶段,占比居然接近40%!由于参会的P2P公司实在太多,让高大上的传统银证保公司感觉非常不好,所以2014年上海理财博览会不得不在旗下另辟一个新的子展会——上海互联网金融博览会,专门为P2P公司搭台唱戏。

所以说2013年既可以被称为中国草根理财启蒙元年,也可以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因为这一年不但诞生了余额宝,而且也是P2P真正进入大众投资者视野的第一年。

90%的P2P公司会死掉!

现在回头看P2P公司在2013年的疯狂景象,我发现和2010年时的团购非常像。

2010年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团万团齐开花,什么美团网、满座网、拉手网、开心团、窝窝团、F团……当时也是杀红了眼,风投拼命投钱,网站拼命烧钱。

不过请问:今天你还会每天都上团购网站吗?放眼望去,今天还能活下来的只有被阿里巴巴收购的美团,被百度收购的糯米,被腾讯收购的大众点评。

随着2016年银监会出台了网贷行业监管细则,P2P市场已经从爆发式增长的极盛期进入到大浪淘沙、快速分化的时期。今后只有极个别优秀的P2P企业在规模化、多元化,成为真正合法合规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后,才能真正成为P2P行业的幸存者和霸主!而更多的中小型P2P企业,则将在未来一两年内“英雄”变“狗熊”,死在沙滩上!

其实过去三四年里,P2P市场早已是横尸遍野,几乎每天都会传出又有新的P2P平台倒闭、老板跑路的消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1月底,P2P市场曾经诞生过的平台累计超过5000多家,现存2000多家,已经死亡的平台高达3000多家!没办法,这个市场太乱了,几个学IT的“90后”大学生合伙买两台服务器也敢搞P2P,这种公司不死才怪呢!

可见整个中国P2P行业的大洗牌正在发生,力哥敢断言:2~3年后的P2P市场也会像今天的团购市场一样,只剩下不多的几家大佬瓜分市场。

到2019年,或许今天上千家P2P公司只有几十家还能活下来!

就像马云说的:“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这个互联网行业的普遍规律一样适用于互联网金融。只不过之前团购网站倒闭你大不了不去这家网站买东西,但P2P平台倒闭意味着你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血汗钱可能血本无归。

那么问题又来了:在美国P2P市场,Lending Club和Prosper这两家企业就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其他像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的P2P市场也都是由两三家大型P2P企业主导的,可为什么P2P到了中国却变成了几千家企业都来竞争的混乱局面呢?我们下回再说。

第六节 P2P是如何被我们玩坏的?

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中国的P2P市场和欧美市场有那么大的区别呢?不但市场比它们热得多,而且乱得多。

我们的国家需要完善的征信体系

首先,自然是社会征信体系不一样。

为什么在欧美国家,没有任何一家P2P公司会说我来担保借款本息安全?而到了中国,P2P平台又要抵押、又要担保、又要线下实地审查贷款人情况……就是因为人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社会征信体系,借钱给你之前就已经知道你这人的信用如何,如果信用记录一塌糊涂,根本不可能有P2P平台会允许你发布借款信息。

反过来说,如果你的信用记录良好,又怎么会为了这么点小钱而轻易损害自己宝贵的信用记录呢?所以人家的P2P借款违约率是可控的,一般不用太担心会遇到骗子。

但中国目前的征信体系还很不完善。力哥去央行网站上查过自己的征信记录,只能查到自己的信用卡和房贷的信息,其他的信用记录,比如有没有考试作弊,有没有乱闯红灯,有没有地铁逃票,有没有欠缴水电煤气、手机费、房租、物业费……这些事关我个人诚信的重要信息都查不到。

可就算是信用卡和房贷的信用记录,也不是对所有人开放的。那些P2P平台根本进不了央行征信系统,查不到借款人的这些信息。

就是因为整个中国的社会征信体系既没有完整建立起来又没有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信息联网,所以中国的P2P平台如果不做出保本的承诺,就很难有投资者愿意把钱借出去。我把钱借给这人了,这人以后会不会赖账,我心里没底,那我哪敢借啊?!

我们的社会需要良好的诚信环境

其次,不但征信体系不完善,国人本身的诚信度,和欧美国家的国民也是完全不能比的。

力哥在第一本书《力哥说理财: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里说过,要从财务自由走向更加重要的生命自由,中国人现在最缺的是信仰。你如果啥都不信,又怎么会发自内心地讲诚信呢?

所以不但是很多借款人不讲诚信,P2P公司的老板也很容易出现不讲诚信卷款跑路的情况,因为大家都想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先赚一票花起来再说,所以在这样一个既没有外在的法规制度来严厉惩罚你的不诚信行为,又没有内在的道德信仰来严格约束你的不诚信行为的社会里,理想中的为金融脱媒而生的P2P模式根本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金融环境:中美大不同

再次,中国和美国的金融环境也不一样。

现在美国银行对个人的无抵押贷款利率一般都在15%以上,信用卡透支年化利息更是高达18%,这个和中国现在的情况差不多。但P2P贷款的利率就不一样了。

美国大部分P2P平台上的贷款利率只有10%~14%,低于银行小额贷款利率和信用卡透支利率,所以就发生了中国人看起来很搞笑的事情:美国P2P超过70%的借款用途都是拿去还信用卡!

你看美国卡奴也一点儿不傻,很会理财,知道用低息的P2P贷款偿还高息的信用卡贷款,降低自己的利息负担。你可能会说,这只是大傻和小傻的区别,只有真傻才会问P2P或信用卡借利息那么高的钱!

没错,一个真正会理财的人绝不会为了买个iPhone去借利息那么高的钱,在中国,这样的人绝对是败家子。但你要知道,在美国这样一个社会福利又好,老百姓又没有储蓄观念,人人都习惯超前负债消费的国家,借钱买iPhone可不就是件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吗?

但P2P到了中国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了,从一种低息的消费性贷款瞬间变身为高息的生产性贷款。也就是说,中国借P2P的主要是小微企业和个体户,他们做生意缺少资金周转,但很难向银行借到钱,所以宁可问P2P借年利率20%甚至30%的钱。

利率上的差异和用途上的区别也导致中美两国P2P借款人的违约概率大不一样。

你想,美国人借P2P主要是老百姓透支消费用的,只要这人不失业,下个月有稳定的工资进账,还钱不成问题,而且P2P利率比信用卡透支利率还低,等于还减轻了人家的还款负担,降低了违约风险。

但中国人借P2P主要是小微企业做生意“调头寸”[1],可做生意这种事情就只有天晓得能不能赚钱了,这和尤努斯在孟加拉国主要把钱借给农民的风险可大不一样。而且你再深入下去想一想,人都不是傻子,如果能问身边亲友借到利息6%的钱,为什么要问银行借利息12%的无抵押贷款?能借到利息12%的无抵押贷款为什么要借利息20%的P2P贷款?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亲友和银行不肯借钱给他!因为觉得他不够诚信!觉得他这个生意风险太大!只有走投无路的时候,人们才会想到去借高利贷以及比高利贷的利息低一点的P2P!这种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有多大,可想而知。

另外,大部分美国老百姓都是消费主义挂帅的卡奴月光族。中国老百姓虽然也很穷,但喜欢储蓄,因为养老、医疗、教育、住房,这四座大山都要背,可物价又涨那么快,总得把手里这点血汗钱拿去投资,让资产保值增值吧。

悲催的是,中国老百姓现在能参与的投资渠道非常少,股市又长期不给力,所以一方面是老百姓找不到高收益的理财工具,一方面是许多小微企业又借不到钱,而P2P一下子就把这对干柴烈火给点燃了……

可问题是,P2P平台只有通过明显高出一大截的高利息才能弥补自己信用度和知名度的不足,才能把老百姓的钱从银行或余额宝那里吸引过来,加上自己还要从中赚取高额的利息差,那最后借给借款人的利息就更高了,动不动就是20%以上,加上中国征信系统不完善,这钱又都是去做生意的,导致借出去的钱坏账率很高。坏账一多,如果没有足够多的后续资金补上,那P2P平台的资金链就会断裂,这个游戏就玩不转了,P2P的老板还不得跑路吗?

政府监管:中美大不同

这就正好说到了最后一个原因。

为什么中国会迅速冒出那么多不靠谱的P2P公司?就是因为没人管!既没有行业标准,也没有法律规范,行业的进入门槛又很低,有些P2P网站就是花几千块买个网络软件模版就开张营业了,原本在各行各业做的“阿猫”“阿狗”都想乘着乱世来赚一票走人。

相比之下,美国对P2P的监管就严厉得多。

美国P2P公司本来就没几家,获得了从业许可的主要是Lending Club和Prosper这两巨头,而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相当于美国的证监会)还要求P2P平台必须缴纳400万美元作为保证金。高昂的注册成本一下子就把许多想要浑水摸鱼的“阿猫”“阿狗”给挡在了门外。

更重要的是,SEC要求每一笔在P2P平台上的借款都必须通过证券登记的方式把它的所有信息完整无误地披露出来,而P2P平台的经营状况、潜在的风险因素、管理团队的构成乃至薪酬体系和公司财务状况,都必须公布在SEC网站上,让投资者随时可以查阅,打官司的时候这些信息都可以作为呈堂证供。

所以这种公开透明而且非常严格的监管就让美国的P2P公司不敢乱来。

反观中国呢?

在漠视市场混战那么多年后,直到2016年8月,银监会才下发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从办法出台到正式执行,还预留了一年的过渡期,让不合规的平台要么整改合规,要么自然死去。

那么在当下这个过渡时期,我们该如何挑选安全靠谱的P2P呢?

第七节 如何挑选安全靠谱的P2P

上回说到,虽然现在玩P2P还是件很危险的事,可P2P的收益比余额宝什么的高多啦,许多小伙伴还是心痒痒。而且在鱼龙混杂的P2P市场中,尽管满大街都是“臭咸鱼”,但里面还是混了几条“龙”,毕竟就算100家P2P平台未来有90家都会黯然退场,但还有10家会发展壮大,成为理财正规军。

那如何在那么多“咸鱼”中,挑出为数不多安全靠谱有信用的“龙”呢?这回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星龙珠:风险准备金

我们考察P2P平台的优劣,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看它有哪些风险控制(下文简称风控)的手段,风控手段越多,越实在,相对而言,你的投资就越安全。

手段一是建立风险准备金(风险保证金)。

上文说到余额宝时我解释过什么叫存款准备金。P2P平台的风险准备金就类似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是个“备胎”。具体来说,就是从每一笔借款中都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现在一般都是1%,单独放在一个账户里,如果未来借款人赖账不肯还钱,就用这个账户里的钱先给投资者垫付。

如今许多P2P平台都设立了风险准备金,或者说风险准备金已经是几乎所有知名P2P平台的标配了。一般来说,有风险准备金的平台要比没有风险准备金的平台更可靠。

要注意的是,很多P2P平台只是宣称自己设立了风险准备金,但实际到账资金比例到底有多少?有没有被挪用过?有没有把钱放在第三方账户托管?都是问题。只有明确说得出自己的风险准备金是放在哪一家银行托管的,并且银行每个月出具的托管报告都在网上公开披露的P2P平台,它声称的风险准备金才是靠谱的。

但风险准备金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可以覆盖掉1%的违约风险,一定程度上提高投资安全系数;另一方面,如果平台的坏账率超过了1%,风险准备金就无法完全覆盖,而只能垫付一部分资金缺口。

比如知名P2P平台红岭创投就曾多次爆出过巨额坏账,风险准备金无法全额垫付,所以公司不得不动用自己的资本金垫付。可资本金也是有限的,垫一次还行,万一屡次发生类似问题,结果就说不准了。

那你说为啥不能把风险准备金提高到和坏账率一样高的比例,不就能完全覆盖坏账风险了吗?

因为坏账率本身是一个不停变动的指标,理论上风险准备金不可能正好覆盖掉坏账率。更重要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提取风险准备金也是有成本的。比如你借出去100元,拿出1元做风险准备金,借款人真正拿到手的只有99元,而他今后要偿还的本金却是100元,等于无形之中增加了他的实际贷款成本,还款压力和违约风险也都加大了,所以风险准备金不见得越多越好。

二星龙珠:担保

因为风险保障金无法全额覆盖坏账风险,所以后来P2P公司又想出了引入担保机制。主要有自担保和第三方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这两种类型。

自担保,顾名思义就是自己给自己担保,从逻辑上说这就是一种很可笑的说法。而且除了少数几家有银行国资系统背景或者是拿了风投很多钱的P2P公司,绝大多数P2P公司的资本金和P2P贷款余额之比低于1%,比1%的风险准备金还不如,请问你拿什么给自己担保?

根据银监会出台的网贷监管暂行办法,P2P平台绝对不能提供自担保。

虽然明目张胆的自担保现在已经消失了,但变相的自担保还有,就是P2P平台自己控制或者成立一个空壳担保公司,或者担保公司和P2P平台本身就是有业务往来的关联企业,这种儿子给老子担保的做法也非常搞笑,相当于合伙骗人,有担保等于没担保。

那么找第三方担保公司是不是就要靠谱点呢?也不一定。

一是因为担保公司也分为融资性担保公司和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融资性担保指的是向银行、基金、信托,包括P2P公司这些可以向其他投资者融资的金融机构提供担保的业务,这就和给一笔财产或者一项工程提供担保不同,它有一个金融杠杆效应在里面,担保风险要大得多,所以只有获得特别许可的担保公司才能经营融资性担保业务,才有资格给P2P借款担保。

那么问题来了:你知道这家P2P平台找的是融资性担保公司还是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呢?如果它找一家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来装点门面可就糟糕了。

二是就算它找的是一家融资性担保公司,此类担保也有10倍杠杆限制,意思是假如担保金额超过担保公司注册资本10倍以上就不能担保了。比如有家P2P公司出了3亿元的坏账,而担保公司注册资本只有1000万元,那最多只能担保1亿元坏账,剩下2亿元坏账,对不起,我就无能为力了。

而且P2P平台真出问题的时候,第三方担保公司敢出面负起担保责任的还算好的,但现在P2P平台倒闭之后,担保公司也跟在屁股后面一起人间蒸发的情况也发生过。

因为中国担保行业本身也是鱼龙混杂,这些年宏观经济不景气,担保业也出现了倒闭潮,现在许多融资性担保公司已经不具备正常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实力了。

而要找剩下的少数有实力的,主要是有国资背景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合作,P2P平台要支付的担保费也不得了。因为现在P2P市场那么乱,宏观经济又不好,许多制造业企业的日子都不好过,担保公司也要承担很高的担保风险,所以一般一个月担保费就要1%。

这就使担保也变成了一把“双刃剑”,投资人的风险是降低了,可借款人的成本大幅提高了,相应的违约风险反而加大了,长期看,无论对P2P平台还是投资者来说,都不是好事。

比如平安集团旗下的知名P2P平台陆金所,过去它的所有P2P项目都有明确的担保,只要借款人逾期还款,平安旗下的担保公司就将无条件垫付所有剩余本息。正是依靠平安集团在背后强有力的担保,陆金所过去几年发展得非常迅猛,在今天的P2P市场中已经和开路先锋宜信齐名了。

但是2014年6月,平安老总马明哲明确表示今后将逐步取消陆金所的担保模式,整个P2P行业为之一震。力哥以为,马明哲做得对!我给你点赞!

P2P去担保化既符合监管层的要求,也有利于P2P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要知道,原本国外的P2P就没有担保,引入担保机制后必然就要从投资者的收益中挖出一块给担保公司吃。现在取消担保,一方面降低了借款人的成本,一方面提高了投资者的收益,还强化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这才符合P2P的精神。

三星龙珠:保险

去担保后,不少P2P公司就想到了另外一个风控手段来代替担保,那就是保险。

和许多小型担保公司相比,保险公司的风控水平、资本实力和赔付能力都要强得多。在和保险公司合作的过程中,P2P平台也做了不少金融创新。

有的P2P平台选择对借款人的质押物或抵押物进行投保,有的则为投资人提供信用保证保险,比如众安保险和房金所的合作就是此种模式,还有的直接投保金融机构贷款损失信用保险,像国寿财险与宜信的合作就是这样。但不管采取哪种保险合作模式,保险公司开出的保费都要比担保公司还要高。因为保险公司承保是建立在大数法则基础上的。

所谓大数法则,意思是许多重复发生的随机事件,比如出车祸,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看起来是很偶然的,无法预测的,但如果把统计范围扩大到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那么在上海这座城市中,每100万人里,每天有多少人出车祸就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被大致预测到的。这种重复随机事件发生频率的稳定性就给保险产品的定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是很多P2P公司就是过去两三年里刚刚建立起来的,可以参考的历史信用数据非常有限,所以保险公司很难用大数法则去准确评估P2P平台和产品的风险,再加上几乎天天都有P2P平台跑路的新闻,整个行业现在都处于高危时期,那保险公司可不就要狮子大开口了。

平均下来,一旦引入保险机制,每个投资人的收益要下降3%~5%,如果是没有抵押物的纯信用贷款的话,保费更高,投资人收益至少要下降8%以上。所以保险也是一把“双刃剑”。听明白了吧,风险准备金也好,担保也好,保险也好,本质上都是通过降低投资者收益或提高借款人成本的办法来控制风险,所以并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总是多多益善的。

四星龙珠:抵押

相比而言,既不会降低投资者收益,也不会增加借款人成本的抵押,看起来貌似是更好的风控手段。

目前P2P市场上也有一些平台做汽车抵押贷款以及像黄金珠宝这类动产的质押贷款,但最主流最普遍的还是房产抵押贷款。现在许多小型P2P平台都声称它们放出去的贷款都有房产抵押。

由于过去十多年中国房价持续上涨,所以在许多人印象中,有房产抵押的贷款就是风险最低的贷款。甚至有人说,最好你还不出钱,把房子给我,我就赚大啦。呵呵,你想得美!

首先,这些P2P平台所声称的房屋抵押是否属实就是个问题,嘴皮子上说说的事谁能信?有时候是借款人故意造假欺骗P2P平台,有时候是借款人和P2P平台一起欺骗投资者,有时候根本不存在借款人,就是P2P平台故意用房屋抵押的噱头来忽悠你掏钱,然后赚一票跑路。

所以如果P2P平台声称借款人有房屋抵押,你让他把房产证拿出来给你瞧瞧,你拿着相关信息再到房地产交易中心去核查下。如果可能的话,尽量把借款人名下的房产直接抵押到你的名下,并到公证处公证。一旦借款人违约,即使没有P2P平台的帮助,你也可以拿着这份公证书直接到法院起诉,要求强制执行。这样一来,你就规避了P2P平台的风险,获得了维权的主动权。

可就算真有房子抵押给你,还得看这是哪里的房子。因为房子是不动产,只有尽快把这笔死钱变成活钱才能偿还你的本息,那请问今天中国哪里的房子最容易出手变现呢?

没错,一线城市比二线城市容易出手,二线城市比三线城市容易出手,而在一线城市中,市中心的房子又要比郊区的房子容易出手,因为需求量最大,例如在上海,谁不想把房子买在南京路、淮海路边上呢?而且上海市中心的房子不但最容易出手,而且未来保值升值的空间也最大。所以最好选择那些有北上广深市中心房产作抵押的贷款项目。如果你人在上海,那尽量选择上海市中心的房子,这样万一要维权也最方便。

但还有个问题,假如借款人名下就这么一套房产,那你也很难维权。因为法律会保护弱势群体,法院不会把人家唯一一套自住房也给没收了,这不人道嘛。所以你就要搞清楚,借款人名下是不是有抵押房产之外的第二套房子,有的话,这个房产抵押才有用;没有的话,那抵押了也等于没抵押!

可就算你选择的房屋抵押贷款满足上述所有要求,也不见得安全。

我们都知道,由于房价连年上涨,银行对房屋抵押贷款的认可度非常高,所以中小企业贷款利率要10%+,而房贷利率不但不上浮,反而可以打9折,5%+都愿意贷。你能想象一个大脑正常的人,放弃银行5%、6%的低息贷款,跑去借16%、18%的P2P贷款吗?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人的信用一定差极了!就算有房产抵押,银行也不愿意借钱给他,所以这种人的贷款违约比例,甚至比没有抵押的纯信用贷款还要高!

这不是力哥信口开河纯粹理论推导出来的结论,许多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的数据都能够证明:不良贷款率最高的,恰恰是我们以为最安全的房产抵押类贷款!

另外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借款人违约了,他抵押给你的房子就归你了。可事实上,在中国当前的司法环境下,一个违约的房产抵押贷款,从起诉到能拿到房产的变现价值,没有一两年是搞不定的。而且其中产生的诉讼费、律师费、执行费、拍卖费,包括国家收取的各种交易税费都要优先扣除,总费用一般要占到房屋拍卖所得的20%~40%。再算上这两年里的资金成本和你投入到里面的时间精力成本——兄弟,你亏大了好不好?

但这还算运气好的,因为实际上每年有30%~40%的抵押贷款诉讼,由于种种原因,最后就算胜诉了也无法强制执行。再说现在一套房子的价格动辄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而P2P大多是小额贷款,这就意味着很可能一套房子同时抵押给了好几个甚至几十个投资者,你只是其中之一,那这打起官司来就更麻烦了。

由此可见,有房产抵押理论上是比没有抵押要风险低一些,但真要把房产变现的时候,你面临的麻烦和损失也不少。所以不要太迷信P2P平台所声称的房产抵押了。

五星龙珠:完整的线上风控模型

既然对借款人违约的补救措施效果都很有限,那有没有可能放弃抵押担保这些手段,直接从源头减小违约概率呢?

有,那就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风险控制模型,来分析借款人信用,控制信贷风险。

这就要提到力哥非常尊敬的一家P2P公司——拍拍贷。它是国内首家和Zopa一样的纯中介式P2P平台,也是国内很长时间内,几乎唯一一家坚持这种真正意义上P2P模式的公司。

在拍拍贷模式中,借款人不需要抵押和担保,单凭借款人的信用就能在网上申请借款。而投资者也同样是以对方以往的信用记录和所给出的借款理由来决定是否借钱给他,简单又直接。就这一点来说,它已经比招财宝走得还要远了,毕竟招财宝还有众安保险担保呢。

但就像我上文中说的,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国家层面的信用体系尚未建立,照搬Zopa模式的拍拍贷怎么可能生存下来而且越长越大呢?答案是:在无法获得央行征信系统数据的情况下,拍拍贷依靠自己的线上风控模型,单独建立了一套社会征信系统。

讲风控模型是件很复杂也很枯燥的事情,里面牵涉几十个、几百个甚至几千个信用考察维度。我只能简单举两个例子。

比如拍拍贷的风控模型不是要找出什么人不会违约,而是要发现这个人在借多少钱的状态下,违约概率是多少。比如一个人借300万元,借钱不还的概率是80%,而他借3万元,借钱不还的概率几乎为0。通过这个模型,拍拍贷会对用户的信誉做出评级,并根据评级确定借款人的借款金额和借款利率的范围。

再比如说拍拍贷会控制申请借款的成功率,现在每10个申请人中,只有两三个拍拍贷的风控模型认为靠谱的人,能最终通过审核,发布借款信息。

力哥觉得吧,虽然拍拍贷模式很值得尊敬,但从投资者角度看,在整个中国的征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之前,在P2P还无法接入国家层面的征信系统之前,光靠一家企业自己建立的风控模型(除非你是阿里巴巴,现在的阿里巴巴系真的已经可以做到),不管这个模型有多出色、多完善,由于你能导入的数据本身非常有限,而且在中国这个造假王国,很多网上发过来的材料都是PS过的,真假难辨,投资者又无法去实地考核对方的真实信用,所以拍拍贷模式在中国能走多远,是要打个问号的。

眼下投资拍拍贷的风险,也绝不比那些有担保、有抵押的P2P要小。

六星龙珠:周密的线下信用调查

既然靠线上风控模型来控制风险也不一定完全可靠,那像银行那样进行线下的信用调查是不是更靠谱些呢?

没错,这种模式更符合当前的中国国情!

在银行风控部门工作过的小伙伴都知道,银行有一整套非常专业的线下调查和风控手段,现在像宜信、人人贷、有利网等许多P2P公司都在效法传统银行对中小企业和个人借款进行多维度的线下调查工作。

力哥此前采访宜信老总唐宁时,他还介绍过宜信花大价钱从德国引进的那套风控系统。但是不管你的系统多厉害,所有P2P公司的线下信用调查都面临两个问题。

一是电脑程序设定的风控系统是死的,人的脑筋却是活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些人为了赚钱,各种歪门邪道打擦边球的办法都能想出来,什么假结婚、假离婚之类的事情,你见得还少吗?

一样的道理,上面的风控系统做得很好,但到了基层业务员的层面,会不会为了提高业绩多拿点奖金,用各种“智慧”把公司的风控系统给架空了呢?明明自己手上的客户不具备借款资格,却帮着客户一起想办法骗公司的钱呢?用保险术语来说,这叫道德风险,通俗地说,就是没有职业操守。

银行因为有外在的央行银监会的强力监管,所以这方面的风险相对比较小,而不受监管的P2P公司的风控做得好不好,执行得严不严,完全是公司自己来把关,靠自律的事情就很让人担心了。

二是P2P的优势在于依靠互联网的高效率来大幅降低融资成本,但如果P2P公司放弃网上放贷,用成本极高的线下实地调查的方式来做风控、放贷款,就等于把自己的优势变为了劣势。风控水平是提高了,但成本也大幅提升了,到头来买单的还是投资者和借款人。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些不耐烦了:力哥,你从一星龙珠说到六星龙珠,为啥我感觉越听越复杂,越听越觉得不靠谱呢?有没有一种既简单又靠谱的挑选P2P的办法呢?

有,那就是七星龙珠——拼“爹”!

七星龙珠——拼“爹”

这年头,有一个好“爹”能让奋斗拼搏更靠谱,P2P市场也是如此。

陆金所之所以发展这么猛就是因为有平安这个好“爹”,不管马明哲有没有取消陆金所的担保模式,平安集团的实力总是摆在那里的,“平安陆金所”这五个字摆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无比强大的隐形的信用背书!

就像团购网站拼到最后,那些草根出身没靠山的网站都死了,只有靠在BAT这些互联网大佬身上才能活下来而且越活越好。虽然目前P2P市场的两极分化还不明显,但力哥敢预言,未来几年,那些有“爹”可拼的P2P平台最有可能笑到最后!

具体来说,哪些“爹”是真的可以用来一“拼”的呢?

一是有银行背景的P2P。

最典型的就是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虽然它和招财宝一样很忌讳“P2P”这个字眼,管自己叫P2B(Person-to-Business),意思是个人对企业的直接融资,强调小企业E家只是一个融资中介平台,但这其实和P2P的理念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每笔借款的金额都比较大,动不动就是几千万元的大项目,而且招行在信贷审核和信用评估上能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还有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组建的开鑫贷,也是纯粹的通道性质,平台自己不承担风险,但有很靠谱的小贷公司与担保公司进行担保。另外我上面说的平安陆金所也算这一类。

表面上看,这些P2P平台都是独立运行的,但背后还是有银行信用做隐形背书。你想,在当前的金融环境下,政府怎么可能会允许一家挂着××银行招牌的P2P公司倒闭呢?再说这些金融巨鳄本身就是专业做信贷生意的,风控肯定比大部分草根出身的P2P平台要好。

再说到底,从风险收益成正比这一基本投资逻辑来看,这类有银行信用背书的P2P产品由于风险低,所以收益也偏低,一般年化收益率只有7%~9%。但力哥觉得这样的收益水平才是真正安全可靠的!可以预见到,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银行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而主动加入P2P市场的竞争,这些P2P平台是可以重点关注的。

二是被互联网大佬“包养”的P2P。比如阿里巴巴的招财宝,搜狐的搜易贷,小米投资的积木盒子等,这些背后的大老板天然就有互联网基因的P2P,相对更容易获得资金支持,更容易获得市场关注,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认可和信赖。

三是有大型知名企业做靠山的P2P。比如联想注资的银豆网,香港新鸿基注资的短融网,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赘述了。

四是已经获得C轮风投融资的P2P。互联网的创业比的就是速度,谁发展得早,谁发展得快,谁在一开始就跑马圈地圈得多,谁就最有可能笑到最后!比如拍拍贷、有利网、点融网、积木盒子、网信理财、51信用卡等都已经完成了C轮融资。

上面这四个“爹”,安全系数最高的是银行,其次是互联网大佬,再次是大型知名企业,最次是VC风投。这下,你知道该怎么选P2P平台了吧。

第八节 P2P,想说爱你不容易

今天力哥就来教你几招判断P2P平台靠不靠谱的实用技巧。

资金托管最重要

第一,也是最关键的,你要搞清楚你的钱到底打给了谁!

如果对方给你一个个人银行账号,让你把钱直接打给P2P公司的老板,那么这类P2P直接出局。如果对方给你的是P2P公司的银行账号,一样马上出局,一票否决。

如果对方说,我和银行签过托管协议,你的钱会直接打到银行专门设立的托管账户,由银行专门监管资金安全,这才是最靠谱的!可现在P2P市场太乱,风险太高,很少有银行愿意帮P2P平台做资金监管,所以大部分P2P平台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走第三方支付渠道,比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汇付天下、富友支付、易宝支付、国付宝等。

但你一定要搞清楚,对方和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到底是支付通道业务还是资金托管业务,如果只是支付业务,相当于我在一个购物网站上用支付宝付钱一样,这钱只是经支付宝账户停留中转一下,商家随时可以把钱再提到自己的银行账户,相当于直接进了P2P公司的口袋,只有资金托管业务才是真正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帮你看着这笔钱,不是P2P平台随便发个提款指令就能把钱给移走的。

可眼下支付宝、财付通这些最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压根就没有资金托管业务,只有支付功能,而像汇付天下、国付宝这种有资金托管资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P2P资金托管率也不高。

根据汇付天下的官方说法,目前60%以上和它合作的P2P公司都没有实现资金的第三方托管。因为真要托管了,相当于P2P平台想要拆东墙补西墙,搞期限错配的时候就被绑住了手脚,资金周转起来成本就高了,想携款跑路的难度也大多了。这里面的猫腻,听明白了吧。

而根据银监会的网贷管理暂行办法,今后所有P2P平台的资金都必须由银行监管。

规模越大的P2P平台越难跑路

第二个技巧是搞清楚几个P2P平台的关键信息。

你要搞清楚平台的创办者是谁?是海归金融“高富帅”,还是草根“二流子”?创办者的专业素养和见识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搞P2P到底是想做一个伟大的事业,还是想乘机赚一票走人。

你要搞清楚平台是什么时候创建的?创办时间越长,说明这家公司相对越稳健,跑路的概率越低。大部分跑路平台的跑路时间都在创办后的一年内。所以安全起见,创办时间不到两年的P2P平台别碰。

你要搞清楚平台有多少员工?员工数量越多越好。因为一个优质P2P平台的运营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从理财端寻找投资客户,到贷款端寻找贷款客户,中间的风险控制、网站维护、市场推广、人事管理、客户服务、财务、法务等都需要有专人来管。如果公司连100个员工都不到,直接出局。

你要搞清楚平台覆盖了多少个城市?覆盖得越多越好,最好是全国性的平台。如果业务只是集中在某一个省或某一个地区的话,那就要当心了。而公司总部也最好设立在北上广深这四个一线城市,把总部设在二三线城市的也要当心。

你要搞清楚平台的资产管理规模有多大?当然也是规模越大越好,没有10亿元级别的资产管理规模直接出局。

你要搞清楚平台的注册资金有多少?同样金额越高越好。力哥以为,500万元是起步价,最好有5000万元以上,像陆金所注册资金高达8.37亿元。

要注意的是,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把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由原先的实缴制改为认缴制,所以很多P2P平台宣称的注册资金只是认缴金额,不是实缴金额,其实这钱没有真正到位。有人说那你这不是故意虚报数字忽悠人吗?

其实这真不是忽悠,因为注册资金体现了一家公司的担保能力或者叫还债能力,如果公司有一笔1000万元的债还不出,注册资金只有500万元,那只要还500万元就可以申请破产了,剩下500万元债务你就拿它没辙了。但如果注册资金有5000万元,那就意味着它有责任必须还清1000万元债务。所以注册资金越高,越能体现一家P2P公司的实力和信用。

说到底,P2P平台的规模越大、名气越响,老板跑路的概率相对越小,或者说老板能跑得掉的概率越小。

让投资者和借款人成为好朋友

第三,你要搞清楚平台的真实坏账率到底有多高?因为只有坏账率太高了才会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最后导致老板跑路。所以坏账率是判断平台是否可靠最关键的一个数据。

但是许多P2P平台不肯公布坏账率,或者永远冠冕堂皇地宣称“我们的坏账率只有1%”。呵呵,开什么国际玩笑,力哥用小拇指想想也知道根本不可能那么低!

事实上,如今P2P平台的坏账率低于8%已经很不错了,如果低于6%那就是极好的了。要知道,美国Lending Club和Prosper目前的坏账率也有5%左右,2008年金融危机那会儿的坏账率更是超过10%,你说你的坏账率只有1%?我呵呵笑了……

说到这里,就牵涉判断平台优劣的另一个关键指标——透明度。像已经上市的Lending Club就是一个透明度极高的平台,各种数据,尤其是坏账率,不管好看不好看,全都公开。

古人说谣言止于智者。这话在古代没错,因为那会儿信息流通不畅,很多事情只有聪明人才能想明白。但现代社会,就像巨春雷说的,谣言不是止于智者,而是止于公开。公开透明本来就是最重要的互联网精神之一,你不敢公开,那我就可以先入为主地认为你有见不得人的事,你心里有鬼,否则你怕什么?

过去那些跑路的P2P平台的透明度都很低,因为它在网站上宣称的那些东西都是在吹牛,一公开,牛皮就要吹破了。所以透明度越高的平台,越值得我们信任。如果敢仔仔细细把每一笔业务都挂在网站上,人人都能下载,投资者知道我这钱是借给谁的,借款人知道我这钱是问谁借的,甚至投资者可以从平台那里得到借款人的QQ、微信、电话、住址,借款人和投资人有机会成为好朋友……这样的平台才是最让人放心的!

知道钱是借给谁的

第四,你要知道这钱到底是借给谁的,这也很重要。有两种情况一定不要借!

一是有自融嫌疑的P2P不要碰。自融的意思是一家企业想要融资,自己建个P2P平台问投资者借钱给自己用,这其实已经涉及非法集资甚至诈骗了。据不完全统计有四分之一的跑路平台都是自融性P2P。

二是有单笔超大额融资嫌疑的平台不要碰。假如P2P平台一共就2亿元规模,把1亿元借给了一个公司,万一这个公司经营不善还不出钱,那这个平台一下子就倒了。

周标日标不要碰

第五,许多人有个投资误区,以为P2P的投资期限越短越安全。借半年不如借三个月,借三个月不如借一个月,借一个月不如借一个礼拜,这样万一平台有风吹草动,我能在最快时间把资金拿回来。

你太天真啦!

事实上,当你发现一个平台新发行的产品期限越来越短的时候,就意味着这个平台的资金链快跟不上了,不得不通过缩短产品期限和提高产品收益来吸引更多的资金,很多P2P平台的老板跑路前夕,都会突然密集发行规模很大,期限很短,收益很高的P2P项目,就是想在跑路前再捞最后一票。所以就算你买的P2P产品投资期限只有一个礼拜,平台真出问题了,你照样一分钱拿不回来。

力哥这里不妨把话说绝点:从资金匹配的角度看,正常的P2P平台应该只有“月标”“季标”“半年标”和“年标”,如果有平台主推的是“周标”甚至“日标”,建议直接出局!

最简单的挑选方法

古语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不仅是做学问的态度,也应该是我们做投资的态度。

数据和文字都是死的,很容易作假,但人是鲜活的,很难作假。尤其是要一大堆人提前预演好配合你作假,是极为困难的,这也是为什么阴谋论基本都是扯淡的原因。人是最不可控的因子,没人能一手遮天,尤其是今天这么一个互联网和自媒体横行的时代。

为什么那么多基金经理在研读了各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后,还要对感兴趣的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呢?因为只有自己实地调查,甚至是暗地走访,和公司底层员工不经意间地交流,才能得到关于这家公司最真实的一手信息,比你在财报上看到的数字更真实。

所以还有一些更直接简单的办法也可以判断出平台的好坏。

一是直接看P2P平台网站的页面设计,网站一看上去就是盗用人家模板的,很山寨的,浏览体验和支付体验很差的,直接出局。

二是打他们家的客服电话,如果你在不同时间段打电话都只有一两个接线员来听电话,说明这家公司可能规模很小。如果这一两个接线员态度还很差,不像10086那样很友好的,或者你提一些比较专业的问题对方都一问三不知,又或者同一个问题不同接线员的回答不一样……这就意味着这个平台的内部管理和员工培训一塌糊涂,出局!

三是如果有条件的话,你还可以去公司实地看看。看看网站上写的公司地址是不是真的?办公规模有多大?到底有多少员工?虽然也有许多骗子公司故意在金茂大厦这样的高档写字楼里办公,把公司包装成很高大上的样子欺骗投资者,但你可以问下楼下保安这家公司在这里租了多久了,如果超过2年一般都是靠谱的,因为骗子公司一般不可能把一个庞氏骗局撑那么久。

因为工作关系,力哥登门拜访过不少企业,既有P2P公司,也有其他金融公司,长期的工作经验让我习惯于在交流和观察中,发现这家公司到底是什么货色。和他们的老总聊,和他们的风控部门主管聊,和他们的技术部门主管聊,和他们销售部门主管聊,再和他们基层员工聊……看他们的工作节奏、工作场景、工作态度,你就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以及这到底是一家真正踏踏实实想干事的有前途的好企业,还是一家很有可能是大忽悠的企业。

理财的核心是读人

力哥一直认为,一家公司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由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和创始团队带来的那套价值观。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企业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就会吸引认同这种性格的员工,而无法认同的人就会选择离开,久而久之,这家公司的员工在思维方式上就会越来越接近。

很多人觉得理财一定要数学好,一定要逻辑好,一定要看很多图表数字做很多计算,的确,理财的高阶领域是需要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但是理财的核心还是人,你投资的股票、债券、P2P等各种投资产品的背后,是一家家真实存在的企业,而企业又是由一个个真实可触的人组成的。

人是一切的起点,也是一切的终点。

掌握一套读人的能力和技巧,不管是对投资理财还是对职场创业,抑或者是对日常生活,都是大有帮助的。

当然,如果你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假扮借款人,也就是俗称的“倒钩”,故意提供一些虚假的个人信息,看看平台会不会发现,会不会把钱借给你。平台的风控做得到底好不好,这么一测就知道了。

你可能会说,莫非我吃饭吃撑了要做那么多功课?有没有现成的参考数据能给我呢?

有!现在有许多第三方P2P门户网站就是做这个事情的。比如网贷之家、网贷联盟、网贷天眼……这些网站就像当年的团购导航网站一样,把不同P2P平台的信息数据搜集起来,整理归纳后集中展示,从而帮你筛选出最符合你要求的P2P产品。但这些P2P门户网站的评级数据也不能全信,仅供参考。

另外你也可以多去一些专门讨论P2P的论坛上逛逛,看看别人投资P2P的经验、心得和技巧,在开放透明的互联网时代,用户的真实评价比什么都靠谱!

“中国好P2P”的十大标准

最后总结一下,什么样的P2P相对靠谱。

(1)设立了风险准备金并且把钱放在银行托管的。

(2)有知名靠谱的融资性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做担保的。

(3)有一线城市市中心房产作抵押的。

(4)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线上、线下风险控制系统的。

(5)背后有靠山,有“爹”可以拼的。

(6)融资标的尽可能分散的。

(7)在银行进行资金托管的。

(8)平台规模比较大,名气比较响,综合实力比较强的。

(9)平台的透明度比较高的。

(10)在第三方P2P门户网站或者P2P论坛上评价都比较好的。

但即使以上10条都满足的P2P平台,力哥也不敢向你保证100%安全!

最后力哥送你两句话:

第一,只有闲钱才能投资P2P,家庭备用金,结婚买房的钱,养老看病的钱,孩子读书的钱,绝对不能买P2P!

第二,永远相信最简单的投资逻辑,不管P2P如何创新,高收益一定伴随高风险!力哥认为,收益在6%~10%的P2P比较靠谱,收益超过12%的最好不要碰,收益超过15%的,必须遏制你内心的贪婪,一定不要碰!

说到这里,力哥心中充满了对P2P非常复杂的感情,借用一首老歌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那就是:“想说爱P2P,并不是很容易的事,那需要太多的勇气;想说忘记P2P也不是很容易的事,我只有矗立在风中——想你!”

第九节 2016年8月24日,P2P变天了!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这一P2P行业监管细则的发布,标志着中国的P2P开始走向正轨。

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牵头正式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规范P2P网贷平台业务。

千呼万唤的P2P行业监管细则,终于在这个气象意义上的盛夏,投资意义上的寒冬,来了。

其中最关键的第十条规定,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从事或者接受委托从事下列活动:

(一)为自身或变相为自身融资;

(二)直接或间接接受、归集出借人的资金;

(三)直接或变相向出借人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四)自行或委托、授权第三方在互联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电子渠道以外的物理场所进行宣传或推介融资项目;

(五)发放贷款,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六)将融资项目的期限进行拆分;

(七)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

(八)开展类资产证券化业务或实现以打包资产、证券化资产、信托资产、基金份额等形式的债权转让行为;

(九)除法律法规和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允许外,与其他机构投资、代理销售、经纪等业务进行任何形式的混合、捆绑、代理;

(十)虚构、夸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收益前景,隐瞒融资项目的瑕疵及风险,以歧义性语言或其他欺骗性手段等进行虚假片面宣传或促销等,捏造、散布虚假信息或不完整信息损害他人商业信誉,误导出借人或借款人;

(十一)向借款用途为投资股票、场外配资、期货合约、结构化产品及其他衍生品等高风险的融资提供信息中介服务;

(十二)从事股权众筹等业务;

(十三)法律法规、网络借贷有关监管规定禁止的其他活动。

更致命的是第十七条:

“网络借贷金额应当以小额为主。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风险管理能力,控制同一借款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及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防范信贷集中风险。”

“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同一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的借款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自然人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组织在不同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平台借款总余额不超过人民币500万元。”

力哥看了一下,当前市场上绝大多数P2P平台都不合规,尤其是同一个自然人在同一家P2P平台借款不能超过20万元,这相当于直接判决许多以大额企业贷或房贷为主要贷款标的P2P平台的死刑。因为20万元以下的借款,只能做做最普通的信用贷和车贷。

另外,监管新规中有一条是P2P平台必须要进行银行资金托管,就这一条可以直接把95%以上的平台直接枪毙。

因为各第三方网贷监测机构统计口径不一,市场也一直在变化中,力哥了解到的目前已获得银行资金托管的P2P平台不过几十家。

说到底,这个新规的思路和过去出台的所有指导意见的思路都是一致的,那就是P2P是一种互联网技术手段,以P2P技术为载体发展起来的网贷平台也只是一种金融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

就好像说房产中介永远只是房产信息中介,房产中介不能自己去做开发商自己卖房子,也不能自己充当物业公司给房东做管家,更不能代替银行做什么“首付贷”这种违规的金融产品,当然,房产中介自己把房子买下来囤房、炒房这种行为也应该是被禁止的。

监管新规设置了12个月的过渡期,即从2017年8月24日起将正式执行,到时候,P2P行业一定会变天。

最后总结一下:首先,因为大部分P2P平台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满足新规要求,最后迎接它们的一定是死亡。事实上,风投行业早就预见到了这种情况,2015年上半年风投投P2P的热情非常高,而到了2016年上半年,没有背景的草根出身的P2P几乎没有任何风投敢投,因为知道投了超过99%的概率未来必死无疑。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也要开始筛选我们的P2P资产池,觉得可能熬不过去的,就尽快把钱撤回来吧。

其次,为了符合监管要求,P2P平台的合规成本也会激增,未来P2P的整体收益率会继续下滑,要做好思想准备。

最后,活期P2P产品一定涉及期限错配和资金池,今后这类产品一定会逐渐从市场上消失。

关键词: p2p 平台 公司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1mt.cn/572016
文章来源: 康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更多
理财通真的有收益吗(理财通真的能赚钱吗)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BITGET交易所官网 |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联系站长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