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到今年的8月9日,已有65家公募基金年内自购总金额高达29.07亿元,这个惊心动魄的数字,隐含着基金公司对市场方向以及板块轮动有着专业的判断。
一、基金公司年内密集自购,透露哪些信号?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的自购动作频频,这背后大有文章。
1月:市场非理性下跌,投资者信心受挫,公募基金的自购行为就像是一剂强心针,旨在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2月:受沪深300指数上行和春节假期影响,自购金额有所下降。
3月:公募基金对市场信心大增,自购总额达到年内单月高峰,近7.5亿元,这可是个大手笔。
4月至7月:自购金额保持在3亿元以上,看来基金公司对市场的看好并非一时兴起。
二、哪些基金公司自购最积极?
自购次数:天弘基金以24次的自购次数领先,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紧随其后。
自购金额:华夏基金以4.41亿元的自购金额位居榜首,易方达基金也不甘示弱,自购金额达2.85亿元。
三、自购产品收益率如何?
自购的基金产品中,收益率居前的多为半导体、黄金主题基金。中欧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发起A、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发起联接A、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发起式联接A的收益率分别为17.1%、16.27%、14.76%,表现亮眼。
四、股票型基金成为自购“主力军”
在自购的产品类型中,股票型基金以13.8亿元的自购金额领先,混合型基金也有5.65亿元。这表明公募基金在市场板块轮动中,对股票型基金的信心十足。
五、11只基金产品获大手笔自购
值得一提的是,有11只基金产品获得了超过1500万元的自购,其中华夏基金的华夏养老2060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A以超2亿元的自购金额位居榜首。
六、自购背后的市场意义
业内人士指出,公募基金的大规模自购不仅向市场注入了增量资金,还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利益与投资者深度绑定,这是向市场传递信心的一种方式。虽然自购规模放量不一定是买入信号,但在市场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公募基金的自购潮往往预示着市场底部的构筑。
光大证券分析师祁嫣然的分析也很有道理,基金自购有助于提高与投资者风险和利益的一致性,提振信心、稳定市场预期。自购资金通常青睐安全边际较高的稳健型资产,当市场趋于底部时,权益类基金自购更容易密集出现。
公募基金的自我认购举措,是市场脉动的一扇窗口,为投资者洞悉市场走向提供了宝贵的风向标。置身于这瞬息万变的金融海域,我们作为航行者,需明察秋毫,紧密追随基金公司领航的航向,携手揭开财富增值的神秘面纱,共同探寻资产增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