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国情下,现在的股市去散户化适合中国吗
中国股市,当前资金,成交量和流动性的主要提供者依然是散户。
从管理层和国家层面来看,并没有提出要去散户,消灭散户。去散户化的原意本来是去除散户化的交易特征,而不是说要去散户,消灭散户。
文人误了国,专家殃民。每每股市出现波动,总有一大批伪专家,伪学者,媒体跳出来叫嚣去散户化,消灭散户。牛市的时候,就出来提什么加印花税,征资本利得税。把市场的一切黑锅都往散户头上甩。总之,见不得股民赚钱。顺便刷一下存在感。
中国股市目前市值规模五六十万亿,公募基金11万多亿的规模,实际只有两三万亿投资股市。保险,QFII等其他机构规模也就一两万亿,没有散户,数十万亿的市值,机构那点资金能支撑的了?
发达的股票市场,都是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共存的。中国散户多是因为中国本来人口基数大,其实真正投资股市的比例并不高。不能因为中国股民多,就觉得不合理,就觉得应该去散户,消灭散户。把散户都消灭了,把散户都赶出股市,中国股市就成熟了,发达了?
当然,在目前中国股市这个散户频繁被割韭菜,散户大面积亏损的市场,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值得散户留恋的,也许退出的才是赢家。
新股上市多长时间散户可以买进
新股上市的第一天,普通的散户可以买。不过新股上市第一天涨幅不受限制,价格会很高。股市用语。进行零星小额买卖的投资者,一般指小额投资者,或个人投资者,与大户相对。股市里的操盘坐庄就是庄家,当庄家赚钱时散户就亏钱。亦有同名书籍《散户》。
第一批进入股市的散户还健在吗
[呲牙]还在喘气呢,能清楚的回答问题,但确有很多老同志巳光荣了,有的已离退休,有的人还活着,但钱都拚完了下岗转业,本人66岁还坚持在工作岗位上,记得8o年代末在临居大哥的教唆鼓动下,第一次买入宝安股票,买卖价格以出黑板报的形式报价成交,在今天看来很原始,接下来就有92年认购证的发行,有样学样跟着大哥买了认购证,记得第一次摇号尾号是2,中签二纺机,这股票今天还艰难的存活着,后有改姓为市北高新,接下来还有三次认购证的发行,其中一次每张5元,二次是每张2元,然后新股发行做了一次改动,按股东账户配售人人有份(股票名称不记得了)有记得的吗?但就这幺一次,后有改现金申购和市值配售,这二款反复的换来换去,形成了今天的沪深市值配售,北交所现金申购的方法,记得我最早落戸的是万国证券,后因327国债事件管总被捕,被申银证券合并组建为申银万国证券,而后有合并了宏源证券组建今天的申万宏源证券,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发展成长,在这过程中股市有过3次,大的制度改革,一次是96年的法人股上市流通交易,这些法人股是当时条件下企业缺资金,采用了发到每家企业以任务的方式,有单位摊派到每位职工头上,本人也有幸认购了申能法人股,这种方法应该和那年代政府发行国库券的情况相同,在职职工人人摊派购买,还有一次是2oo6年的股票实行全流通方案,当然这次大股东为了取得二级市场股东的认可和谅解,作了一点自我的损失,以对价的方法按平均1o送3股的方法,解决了全流通问题,还有就是今天在推行中的注册制,这三项改制在我认为都是大扩容大利空,不看好市场的情况下,但前二次市场确走出了与大多数人认识相反的走势,96年走了一波大牛市,2oo6年同样走出了一波大牛市,那幺今天注册制的推行,能否再次重演历史呢,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脑子还好使就不离不弃,坚持站好最后一班岗,人在阵地在[呲牙][呲牙][呲牙]
散户赚过吗
我投资二十三年,平均每年收益约15%,五年盈利一倍,十年四倍、十五年八倍、二十年十六倍左右。长期满仓持股。主要重仓的或曾重仓的是宝钢民生兴业浦发招行万科保利招商蛇口平安格力茅台恒瑞腾讯海康等。
美国股市真的是没有散户吗为什么
美国股市当然有散户,不过散户占比很低而已,只有百分十几而已,大部分都是机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各类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们没有存款的习惯
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当完善,教育、医疗、养老、失业都有完善的保障体系,因此人们普遍没有存钱的习惯。再说了,美国持续的低利率加上美元贬值背景下,存在银行的钱没有利息不说,还会贬值,这就更加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欲望。在美国,提前消费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换言之,大部分人手里没有钱,如何投资股市。
2.美国的金融体系发达,人们对理财的理解更深
美国GDP有80%是金融业贡献的,有60%的就业岗位来自于金融行业,每年大量的学生进入金融行业,加上美国股市有近200年的历史,培育出了很多口碑很好的大型理财机构。因此,一方面美国国内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多,另一方面机构的口碑好,因此,美国更喜欢把闲钱投入机构理财。
综上所述,美国金融业发达,从事金融行业工作的人员占比高,理财机构口碑好,理财产品可选性高;另一方面,美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银行持续低利率,刺激人们消费的欲望,因此人们普遍没有存钱的习惯,美国人手里普遍没有现金,如何投资股市。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