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交易所官网BITGET交易所官网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年轻人,钱不是这么花的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1人们都相信“随着日本经济的增长,东京将会成为亚洲的金融中心”。——野口悠纪雄《战后日本经济史》“拆迁”、“转卖土地”等词语,在1986年前后开始流行起来。日本甚至出现了“铅笔楼”,在极为狭窄的土地上,建造5层高左右、像铅笔一样细长的大楼,等待拆迁,通过转卖土地获取利益。据说公寓当时特别适合投资,人们在价格上涨之后卖出赚取差价。根据1987年1月政府公布的土地标准价格,东京附近的土地价格比前一年上涨23.8%。接下来的1988年1月,土地价格上涨率高达65.3%到了1990年,东京周边的公寓价格已经超出人们平均年薪的10倍,市中心更是高达将近20倍。在首都区域,不要说独栋住宅,就是公寓价格也涨到了平民百姓难以承受的水平。“我在美国就日本经济问题进行演讲,也越来越多地谈及日本的土地问题。有一次,我在演讲中对土地价格进行说明时,发现听众都在台下偷偷地笑。”野口悠纪雄在书中写到,他很好奇,所以在演讲结束后问听众为什么笑。有人告诉他说,“你用平方英尺来计算土地面积很好笑,因为在美国,土地面积都是以英亩*来计算的。”当时日本一般用“1平方米多少钱”,他在演讲中改成了“1平方英尺多少钱”,然而在美国,土地面积的单位却是英亩,1英亩大约等于4000平方米,也就是4万平方英尺。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日本房地产广告甚至会把小数点后面的数字都认真地写清楚。“明明是异常现象,但所有的人却都将其视作理所当然”的状态。在现实世界中,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却接二连三地发生,而且谁都不以为怪,野口悠纪雄写到。到了今天,当时高杠杆、高消费的影子,在日本依然可以寻到踪迹。比如山本耀司与阿迪达斯合作的Y-3品牌深受年轻人喜爱,但山本耀司对日本的年轻人并不友好,且他本人在今年也出现了财务危机,申请了破了。纵横时尚圈40年,在《关于山本耀司的一切》中,他曾重重批评了日本时下年轻人穿着的“恶趣味”,直言,日本的年轻女孩都是一副“娼妓”面孔。并由此进一步狠狠批评浮躁、物质的社会。他说,日本的年轻姑娘有一种不可一世的姿态,靠着父母的钱生活,他们都穿着世界级的高级名牌,这太反常了。日本的这种特殊现象,叫做“大小姐”。即使他的话语如此犀利,日本当地的不少女性也愿奉上半年工资买他的衣服。事实上,90年代的日本,更加疯狂,当时的人们追求刹那间的享受,甚至有“刹那主义”这样的名词。当时,日本社会炫耀式消费风气严重,几乎垄断了欧洲美国所有购物街上的高端服饰门店,名牌产品在瞬间销售一空。根据高盛与Euromonitor数据显示,1995年日本奢侈品市场规模达978亿美元,占据全球68%市场份额,市场消费人群达4900万人,人均消费1996美元全球最高。日本人,甚至一度控制了全球的艺术品、钻石、游艇和赛马市场。百家号“观点”作者在《惨!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平民生活,值得一读》中写道,1997年,他进入大学院后,认识的金属材料研究的博士生,中国人小董,1990年就到了日本。回忆起90年代日本人的消费和工作情况他说道,他刚来的时候,每天到学校来接留学生去打工的车,平均2个小时就一趟,1小时的工资一般是1200—1500日元,有些还可以当日结算,挣钱实在是太容易了,和现在大不相同。日本通的咨询,当时标价100万日元的东西没人买,只要把价格提高到200万日元马上就卖掉了,兼职的工资是一天4万日元。分期和信贷消费成为了常态,未成年人买车贷款400万也丝毫没有问题。根据美、日的对比经验来看,人均 GDP8000 美元是居民消费支出总量和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节点,中国于 2015 年正式突破这一大关。星河互联2017年发布的研报显示,与美、日对比,中国当前无论在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变化,还是在人均GDP、居民资产配置上跟七八十年代的美国、日本都有诸多相似的地方。日本的消费金融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分期付款业务。1950年,“绿屋”、“丸井”等百货商店率先开展按月分期付款的消费信贷服务。1960年,丸井百货商店改“月付”为“消费信用”,并逐渐被消费者接受。政府于1961年制定了“分期付款销售法”。1963年,日本信贩公司开发出单品分期付款服务,这是现在单品分期付款的基础。日本的信用体系建立的很早,即便如此,到了日本泡沫经济崩溃,消费金融市场依然受到极大的冲击。理性消费及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钱,也是中国,尤其是年轻一代需要面对的问题。2《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莱昂纳多竖着整齐的油头,拿着金色香槟微笑,远处是金光闪闪的烟火,同时,用略显生硬的英腔留下了“I am Gatsby”。作者菲茨杰拉德本人也极其钟爱那个灯红酒绿的时代。他把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至经济大萧条1928年之间的十年,称为爵士时代,传统的清教徒道德土崩瓦解,享乐主义大行其道。爵士时代对浪漫的渴求,以及表面的奢华背后的空虚和无奈,在他的作品中被一一反映出来,盖茨比和菲茨杰拉德笔下的人物形象代表当时整个美国。“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拉德写道。在《The Jazz Age》的第二章中,菲茨杰拉德写道:眼下是一九一九圣诞节,在这些日子里,仅仅是哪些有头有脸的人,就在托莱多举行了四十一次晚宴、十六次舞会、六次有显示和女士们参加的午宴、十二次茶会、四次男子晚宴、两次婚礼和十三次桥牌聚会。男主佩里,不仅有着好看的牙齿,头发从中间分开,还有着哈佛文凭。贝克兄弟在半年一次横穿西部的活动中会停下来为佩里定制衣服;蒙特莫伦西公司每三个月会飞快地派一个年轻人来确保他鞋子上有正确数量的小刺孔。好奇心日报《1920 年代,如何成就了美国的黄金时代?》中描述当时美国人的生活,每周看几场好莱坞电影、坐在收音机前听着林赛伯格飞越大西洋的壮举感到狂喜、地下酒吧、爵士乐、好莱坞、Flapper 女郎……他们被信用卡和无处不在的广告刺激着花掉手里的钞票。消费品随着美国梦和信贷,进入了更多美国家庭。1915年美国出现了专业汽车金融公司,消费者只需支付汽车售价的10-20%即可将通过分期付款方式购车。美国569家汽车经销商的跟踪调研显示,1926年约62.3%的汽车是通过消费信贷形式出售的(图表11)。《美国消费崛起分析报告,千禧一代消费新趋势》中提到,1927年美国人的消费中,以消费信贷的形式购买的家具、留声机、洗衣机、吸尘器等的比例就已达到60%以上(图表10)。1931年菲茨杰拉德总结当时的美国:“新生代已经成熟,他们将发现,诸神已死,一切对人的信念都动摇了;他们所知道的一切是,美国正在走向历史上最盛大、最花哨的狂欢。”少数富有阶层为显示社会地位进行的炫耀性消费,在十九世纪20年代之后,逐渐成了各阶层人们的大众消费。2015年,中国人均GDP突破8000美元,达到8069,接近1976年美国的人均GDP水平8611美元,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从2010年37%提升至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GDP贡献率58.8%,2016年为64.6%,美国这一数值常年保持在60-70%之间。通过信贷消费推动消费民主化、实现美国梦,成为美国价值观的一部分。美国大众逐渐形成了贷款消费习惯,在此后的几十年间个人信贷业务一直保持较快发展,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年增速最高达到20%(图表15)。讲到美国梦,自然不能少了与住房相关信息,从“居者有其屋”,到“提高住房自有率的美国梦”,到“人人拥有住房的社会”,房贷贯穿了美国的信贷体系。1920年,胡佛成为美国商务部长,开始推行居者有其屋运动(Own Your Own Home campaign),一年后,拥有住房的城市居民的比例由41%上升到56%。一战后美国经济快速增长,1922年商业银行房贷只有2%,1926年已经上升到9%,而1927年是11%。从1927年中到1929年中,美联储区域银行有45%的贷款是房贷。美国住房金融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传统的以存贷结构为主体的单一住房融资体系,二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以按揭证券为主体的二级市场融资体系。1970年,美国首推第一张住房抵押债券,其发行者就是政府国民抵押协会。《从美国百年消费变迁看中国消费机遇》一文中提到,1940-60年代美国住房自有率的快速提升。战后,政府出台政策促进居民购置自有住房,按揭贷款大力进行创新和推广,退役人员归国时兴起了大规模住房建设浪潮,直接导致住房自有率上升。1940-1960 年仅20 年时间,自有率从44%提高到62%。美国的主要居住形式从以租房为主转为以自有房为主。1970-1980年代出现三次购房高潮。在人口红利和收入增长双重催化下,新建住房销售增长率在1971年和1977年分别达到了35%和27%。在经历了70年代末期的房地产低迷之后,80年代初美国新建住房销售迎来高速增长,1983年的新建住房销售量增速一度达到51%。同时房产还带动了家电和家居的消费。1995年,克林顿政府,则提出要大力提高“住房自有率”,要让穷人也能圆上“美国梦”,目标是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到2000年增加800万购房者。五年后,美国的房屋自有率提升到了67%,期间许多中产阶级从银行获得抵押贷款买房,“两房”及MBS等衍生品的发展更为住房贷款打开空间。到了布什政府进一步描述的“美国梦”,将加快推动美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致力于建设一个“所有权社会”——“人人拥有住房的社会”。“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无法从历史中学到任何教训。”黑格尔说。不得不说,如果没有房产抵押债,2008年美国也许因为CDO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房产抵押站的源头就是支撑“美国梦”的房贷。就2017年美联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美国家庭负债总额达到12.84万亿美元,约为美国目前年GDP的三分之二。房贷占家庭债务达68%,但低于2008年峰值的73%。再看个直观的例子。《乔布斯传》中写道关于乔布斯养父母的故事,乔布斯的父母领养他的时候曾经做过保证:他一定会上大学。乔布斯的养父是退役军人,退役后靠回收二手汽车并翻新出售来养活家庭,同时为乔布斯的大学专款省吃俭用,即便这样,这比专款也仅仅够他上大学而已。乔布斯选择退学的原因,就是他发现学费远高于他能学到的东西。30年前,美国蓝领还能靠工资偿还房贷,省吃俭用为子女存大学学费,但到今日,他们恐怕再无力有任何存款和储蓄。据法国经济学家《21世纪资本论》的作者皮凯蒂的研究,1978年-2015年,美国各收入层级中最底层50%收入年均增长率为零。事实上,直到今天,美国的储蓄率依然低的停留在个位数。美国商务部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美国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储蓄率下降至近12年来的低点,只有 2.4%,跟中国近50%的储蓄率相去甚远。据美国Business insider 2017年末的报道,57%美国人的储蓄还不到1000美金,美国的信用卡债务总额已经达到了1.021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他们身上有着学贷、房贷、车贷等各种各样的贷款,也有保险、信托等不同的金融理财产品。“但我认为中国现在就像美国上世纪 20 年代后期或是 30 年代前期的情况。”2014 年,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在接受《朝日新闻》驻纽约记者访问时说。在PBS的纪录片《Left Behind America》中讲到,2008年圣诞节的前两天,通用汽车关闭在Dayton的工厂,当时工人的平均时薪是35美元,到今年,同一位工人在福耀玻璃工厂上班时,其工资仅有通用时期的三分之一。影片接近尾声,一位美国女性对着镜头说,“我想现在银行账户里只有5美元。”3中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是美日曾经经历的问题也同样摆在眼前,这些年我们耳边也开始响起“过度消费”和“掏空储蓄”的警告。年轻一代已习惯并且钟爱提前消费。国内信贷消费正从,以往的“低频偶发性消费”,转向“高频经常性消费”。最近三年里,每名用户的年均下单次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期乐的数据显示2015年平均为7.15次;2016年平均为10.59次;2017年平均为11.19次。企鹅智库去年发布的数据,“月光族”95后占比达到15%,在所有人群中最高。作为对比,90后“月光族”占比13%,80后“月光族”占比4%,70后“月光族”占比6%。NewtonFashionMBA的报告,90后消费金额同比增长73%,远高于70、80后,增幅达70后的近两倍。正在成为消费主力的90后,带上了新时代的标签,“活在当下”。但是这也带来了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的负面新闻。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大学生因为借贷而陷入窘境不惜铤而走险。而实际上,如果消费者满足“理性人假设”的话,分期消费和借贷消费有平抑账单的功效。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少有人因为经常性开支,比如水费、电费、房租、电话费陷入困境。因为人倾向于在自己的收入中一开始就为经常性开始预留份额,而让人陷入困境的,往往是计划外的一次性大额支出。分期消费其实增加了开支的计划性,减少了激情消费的可能,同样是3000元的手机,如果是一次性花掉你现有的账户结余,那么你花掉这笔钱的心里门槛就会很低。但是如果是250元分摊到你未来一年的账单里,你每个月都会为这笔开支付账,这反而会增加你对自己财务状况的敏感。所以借贷和分期并非洪水猛兽。比如雅思、托福之类的语言培训,财务、会计或CFA等技能培训,或是健身、理疗等健康管理,都是在用未来的个人收入,投资现在的自己。甚至旅行和游学,更适合职场的服装,一件有设计感的入门级奢侈品,也能拓展你的交际圈提升你的职场信心。消费者要理解和区分“投资”和“消费”。比如二十来岁和六十来岁,都能够学习一项技术或者培养一种兴趣爱好,但不仅效率不同,目的和价值其实也不同,前者是投资,后者是消费。因为到六十岁再学会,应用和产生“技能红利”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但如果二十岁学会,在人生未来的几十年里,有大把机会将其应用到工作之中。实际上,只要你认真计算过自己的账单,大额消费是不足为惧的。90后极其看重信用,比如在蚂蚁花呗《2017 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从花呗预支了消费后,有99%的人都能够按时还款。老编辑曾经在微博上提出过一个公式,年轻人最好的消费方式就是把1万块钱存在马爸爸那里(余额宝),然后在马爸爸那里(花呗分期)把这一万块钱花掉。这样你提前用消费获得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又有一万元的资产可以防止突然到来的财务风险。比如,换房时的押一付三。再次强调,个人的消费、投资和负债三个账户不是对立的。西方经济学概念中时常强调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亦称“非物质资本”。主要是指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与健康状况等,即人的“赚钱的能力”。因此一个优秀的公民,或者优质的“人力资本”,往往“一高三高”,“一低三低”。“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分期和消费的数据就是用于评估你是否是优秀的“人力资本”的。消费和分期让金融机构认定这个用户有偿还能力的优质用户。健康可持续的使用花呗有利于芝麻信用,经常的消费和分期让银行上调你的信用卡额度,这都是财务状况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得更糟糕的标志。年轻人在消费过程中有太多的观念需要培养,比如商品的“残值率”和“价格曲线”。前者会让你知道销售闲置商品和尝试使用二手商品。用户更想要的是使用权,而不在意所有权。后者让你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入手今年最想要的大件,比如双11用十二期免息分期购买 iPhone ,而不是新机刚发布的时候。“延迟满足”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获得更大的享受。心理学家Schneider & Lysgaard 以花钱方式作为问题(如果你得到一大笔奖金,约2万元,你会如何花,全部消费还是积攒起来?)研究了15000名高中男生的延迟满足能力。结果发现,出身于中等社会阶层的被试比来自于低等社会阶层家庭的被试更愿意延迟满足,即做出攒钱决定的人数更多。认识和掌握消费的规律,可以让生活变得更高效,消费本身并不是坏事,也不是让你压抑自己的欲望。你不能控制自己什么时候会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你可以规定自己一年来几次“说走就走”。一旦年轻人学会了自由支配的自己的消费,那么他就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财商”。财富自由之路从来不是抓住风口一飞冲天的机会主义,而是平衡自己的能力与欲望。财商就是在投资的决策过程中,能平衡好资金量、风险和周期三个要素。你有多少钱,你多久之后需要回报,每年的回报率是多少。大部分人对此没有什么概念,这就是他们一边对银行定期存单的收益嗤之以鼻,一边却会被互联网金融和电子货币割了韭菜。“复利”被很多人忽视了。一个年轻人如果25岁走上职场正轨,七年时间月薪从8K涨到20K,这是一二线城市大学应届生非常常见的状况。假设第一年存下两万元,每年增加一万元,第七年存下八万。七年后他能存下多少钱?答案很简单,27万。但是如果这笔钱能保持5%的年均收益率,七年后这是一笔接近45万元的财产。在房价高涨的今天,这笔钱也足以作为首付在二线城市郊区,或者环京环沪上车了。5-6%,差不多也是各种面对散户的无风险理财收益率的上线。最近恒大发了一笔最高13.75%年化收益的债券,起投金额20万美元,让专业的投资者心理都泛起了嘀咕。据去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和美国消费者金融调查(SCF)数据显示,美国家庭的房产在总资产中占比仅为36%,中国高达69%。毕竟中国经历了长达40年的房产大牛市,买房是中国人的信仰,因此在上车之前,不应该尝试其他高风险的投资品种。当你上车之后,能轻松应对自己的消费账单和房贷之后。你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用于投资和消费。这时候“财商”的另外两个要素,资金量和周期就开始发挥作用了。如果你仍然依赖工资收入,货币基金、指数基金、长期定存等稳健型收益仍然应该占到大头,同时配置保险,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权益类资。不管月入几万,还是月入几千,都不应该过多的使用杠杆消费和买卖资产。这样,无论因为股市大牛时从B级车升级到C级车,还是经济惨淡时要放弃一次全家的出国游,都在你的计划之内。还有那些朋友圈里兜售焦虑的文章,一次限购毁掉三代人的大城市梦,一次看病烧掉家里一套房,丝毫不能在你心中吹起波澜。股票、债券、基金、房地产、信托等不同类别的资产,是更有能力的投资者需要考虑和尝试的,粗放型投资获得财富增值增值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中国经济和财富管理市场都趋向稳定,资产价格的分化比普涨来得更频繁,“稳赚”会比“易赚”来的更重要。因此除了“京沪永远涨”,“国家应该管一管”之外,你要了解更多关于财富的常识和故事,养成更多投资和消费的观念,这是通往自由的唯一道路。(文章转载自叁里河,老道消息财经作者一姐和江大桥的新阵地,欢迎大家的关注)

阅读原文

原文

关键词: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1mt.cn/59860
文章来源: admi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更多
年轻人,钱不是这么花的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猜你喜欢

BITGET交易所官网 |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联系站长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