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纳金没了,违约金来了……信用卡新规促多家银行力推场景、特色服务。
信用卡业务息差收窄,违约金取代滞纳金……随着信用卡新规来临,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之一的信用卡业务,也将迎来转型升级。
本月初,央行发布的支付结算体系总体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96亿张,同比增长10.41%,人均持有信用卡0.33张。
尽管信用卡发卡量及业务量仍呈强劲扩张之势,但一家国有大行湖北省分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随着新规的实施及竞争的加剧,信用卡业务发展也面临挑战。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科技应用及资本大佬对支付体系的深入布局,支付形式逐步多元化,传统银行、民营银行、互联网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等在进行抢食,信用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上周,武汉农商行电子银行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信用卡市场空间很大,该行正在进行信用卡业务场景化布局。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整合优势,搭建场景化信用卡业务平台。比如,光大银行携手途牛、同仁堂、联合旅游等第三方,在民宿分享、健康、旅游等领域谋求融合发展。
12月8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教授冀志斌认为,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环境下,信用卡业务应从过去的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未来,场景化、特色化、个性化的信用卡业务将在激烈竞争中胜出。
信用卡新规挤压银行利润空间明显
蓬勃发展的信用卡业务迎来了精耕细作时代。
12月1日,信用卡系类新规正式实施。除了实行12年的双标卡将退市外,信用卡业务中违约金取代滞纳金、透支利率7折等,最为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称,按照此前央行表态,总体而言,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放开免息还款期和最低还款额待遇等方面限制、规范预借现金业务等相关政策,将进一步促进发卡机构建立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信用卡产品与服务体系,为持卡人带来更多选择。
湖北一银行业人士表示,信用卡系类新规在短期内实施,将会对信用卡业务收入产生影响,如息差收窄、违约金代替滞纳金等。在其看来,除了扩大免息期外,对信用卡透支利率实行上、下限管理,对银行信用卡业务影响较大。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收入构成主要有利息收入、商户回佣、年费收入、分期手续费、滞纳金及取现手续费,其中,年费收入极少,整体而言以商户回佣收入为主。不过,随着今年9月6日刷卡手续费全面下调,商户回佣这块收入也会下降。相反,利息收入、分期手续费、滞纳金和取现手续费在上升。
中银国际的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信用卡贷款占上市银行贷款总额近5%。
中银国际分析师袁琳曾表示,如果信用卡贷款(非分期)和分期贷款利率分别下调30%和15%,同时循环贷款占比25%,预计上市银行今年净息差和净利润将降低5个基点和4%。考虑到降息对刺激信用卡消费和透支需求的作用,对净息差的影响可能在2个基本点左右。
银行业人士透露,以往信用卡透支贷款利率为日息万分之五,按月计收复利,换算成年利率则高达18.25%。扣除运作成本、利息支出及一定的坏账准备,信用卡业务的利差估计在8个百分点以上。
冀志斌则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短期内,信用卡新规挤压商业银行信用卡利润空间明显。在其看来,央行此举是推进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目的在于推动信用卡业务由粗放经营转向精耕细作,在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的同时普惠于民。
冀志斌认为,目前,各家银行信用卡业务均较成熟,但业务同质化严重,在个性化、创新等方面均有欠缺。
跑马圈地未停,信用卡业务强势扩张
“近些年,各家银行均在发力信用卡业务。”一家国有大行湖北省分行人士说,过去传说中的“免首付开走一辆汽车”“周游世界回来再还钱”已经不是梦。
长江商报记者采访发现,目前,除一些民营银行外,大部分银行仍在力推信用卡发卡量,部分银行仍以传统的扫楼式推销信用卡。
12月1日,央行发布的支付结算体系总体运行情况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60.15亿张,同比增长14.53%,环比增长3.21%。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4.96亿张,同比增长10.41%,环比增长4.83%。全国人均持有银行卡4.39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0.33张。
从各家银行看,信用卡发卡量和新增发卡量均出现快速增长。
部分上市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了信用卡数据。去年年报数据显示,工商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位居第一,达1.09亿张,同比增长8.30%。华夏、浦发、中信、建行、平安银行的累计发卡量同比增速均超过20%。其中,中信银行主要是因为去年信用卡在跨界合作方面比较积极,与互联网公司的密切合作有力拓展了新增发卡量的获客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招行,招商银行披露的流通卡数和流通户数分别为3782万张和3103万户,由此可估算出招行客户人均持有招行信用卡约1.33张。
信用卡交易方面,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额增速都保持在20%以上。例如工行信用卡卡均月消费额为12578元,同比增长4.3%,招行流通卡每卡卡均月交易额4331元,同比增长10.68%。
冀志斌认为,于银行发展而言,信用卡优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除了为银行贡献较高收益率的利润外,还是银行获取和留住优质客户的最佳平台。此外,从时间成本、提成比例、风险控制等方面来考量,相较其他产品,员工愿意销售,银行风险低。
在其看来,目前,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信用卡客户体验尚处于起步阶段,预计逐步规范健康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将给信用卡业务带来积极影响。
场景化、个性化业务或能从竞争中胜出
从跑马圈地转入精耕细作,具有创新特色、场景化、个性特色化的信用卡业务,或将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持有多家银行信用卡的武汉市民李先生表示,长期使用信用卡并非看重其透支功能,而是银行与商家联合推出的打折活动,如看电影、就餐打折等。
冀志斌表示,居民办理信用卡主要看中信用卡的衍生价值,包括通过信用卡获取促销活动、商户打折等特定优惠,其核心在于其降低了客户的生活成本,提升客户的生活品质。
今年10月份发布的《中国信用卡持卡人全景调查报告》显示,75.8%的信用卡用户希望信用卡具有联名商家打折优惠功能,“生日当天购物打折”被女性认为是最有吸引力的营销活动。
除具备信用卡传统的金融功能外,还具备慈善捐赠、志愿者行动计时签到等功能。
江浙一家股份制上市银行人士称,信用卡特定价值指针对特定客户群,从卡面设计、服务流程、联名商户精选等全方位打造的针对性需求的单一价值模式,如当下的星座信用卡、夫妻联名卡、高尔夫卡、VISA旅行卡等。
赋予信用卡特定价值缘于激烈的市场竞争。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消费领域,除了银行推行信用卡及18家消费金融公司外,一些资本巨头如京东、阿里等均有布局。此外,还有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包括正在转型进军消费金融的P2P平台,都在抢食消费金融市场。
银行业人士表示,未来,随着科技的转化,虚拟信用卡将成为主流,但信用卡业务不会消失。
值得关注的是,联手第三方进行场景化布局正成为各家银行发力的重点。中行的信用卡业务推广中就涉及刷信用卡、消费指定产品即可享受一定额度优惠等内容,光大银行近期频频牵手第三方在民宿分享、健康、旅游等领域谋求融合发展。
冀志斌认为,目前,80后、90后是信用卡主要用户,价值认同、思维模式、个人特色需求将是这个客群的标签,在信用卡领域对窄众市场深挖经营是具备相当战略意义的。在其看来,布局有创意的个性化、特色化场景消费,将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享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