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家银行卷入“泄密门”事件之后,银行强硬的否认态度并没有消除用户忧虑。
昨日,有交通银行信用卡用户报料称,她所持有的交通银行信用卡在去年11月遭遇到了停用的情况,银行简单的“因为安全原因”并没有对信用卡停用作出详细说明,报料人担心自己的交通银行信用卡是否因“信息泄露”而被停用。
交通银行官方回复否认事件涉及卡片信息泄露,但对于停卡的具体原因也只是笼统表态这一举措是“根据国际卡组织风险控制的工作要求”作出。
近日,有网友报料称,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用户资料也遭外泄。上述3家银行立即迅速反应,并对传言予以否认。不过传言对不少持卡人的心理还是造成了冲击。
在珠江新城上班的杨小姐就向本报记者报料称,去年11月3日,她发现自己持有的交通银行信用卡突然不能使用了,同一日她就收到了银行方面的短信“因安全原因暂被停用”,杨小姐在随后与交通银行客服的沟通过程中始终不能获得具体停用的原因,“我这张卡除了一次在外地五星级酒店使用过以外,基本都是在医院消费的时候才刷,使用范围这么窄都会被停用,我就怀疑自己的信息是不是也被泄露了”,杨小姐不无担心地对本报记者说,虽然交通银行给她换了一张新卡,但由于忧虑未除,她一直不敢激活新卡。
银行回应:
根据国际卡组织要求控制风险
记者就此征询交通银行,在给本报记者的官方回复中,交通银行称,“根据国际卡组织风险控制的工作要求,各家银行会为确保持卡人的安全而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此事情不涉及卡片信息泄露”。
但就何谓“国际卡组织风险控制的工作要求”以及这一要求的具体内容,交通银行并未给出说明。记者了解到,杨小姐所持的信用卡为中国银联(微博)单标识卡,银联方面未对事件作出回应。
对银行方面的回应,杨小姐说,“一个简单的原因就不能说清楚吗?反复追问都得不出较为详尽或合理的说明,这怎么能让持卡人放心”。业内人士也质疑,银行对于采取的保护措施、内控制度以及问责机制等问题都没有明确交代,回应颇显单薄。
提醒:持卡人要从自身去防范风险
银行态度如此漠然,持卡人可能需要更多地从自身去防范信息泄露的风险。银联就提醒,持卡人在商户刷卡或ATM取现时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同时对任何要求转账和索要密码的电话或短信,及ATM上贴有的“故障”、“升级”等通知保持高度警惕。
中国银联表示,持卡人要尽可能避免在公共场所电脑(如网吧等)使用网上银行和留下个人信息;完成网银业务或中途离开时,要及时退出网银页面并清除相关资料;切勿点击可疑链接,尽量手动输入正确网址登录合法网站。在进入支付页面后,留意网页地址的前缀变为“https://”,并且IE浏览器右下角状态栏上显示“锁”图案,这些标志表明持卡人的交易正受到加密措施的保护。
“泄密门”事件回顾
2011年12月22日
CSDN.NET承认安全系统遭到黑客攻击,CSDN数据库中的部分用户的登录名及密码遭到泄露。
2011年12月29日
有网站根据网友提供的部分信息截图指出,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工商银行涉嫌泄露用户的敏感信息。3家银行均对此予以否认。
2011年12月30日
中国银行业协会称经相关银行认真核查,网传银行泄密信息严重失实,纯属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