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用卡外包”,实际上早就被监管部门叫停。2009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加强银行卡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犯罪,其中特别提到“发卡机构不得将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外包”,一度乱象丛生的信用卡市场这才明显平静下来,街上摆点办卡的摊子也基本绝迹。
不过记者日前发现,一些银行的信用卡办理摊点出现在昆明的多个繁华地段,如柏联广场前交通银行信用卡办理摊点,南屏街东口苏宁电器门口有广发、光大、兴业等多家银行的办卡点,从表面上看,摊点、业务员、简单的门槛、多种优惠……这些都与多年前信用卡市场“抢滩登陆”时的情景极其类似。
昆明街头又现信用卡摊点。记者叶蔓摄
记者以办卡为由向其中一个摊点的工作人员询问办理信用卡有何条件,摊点上的工作人员极其热情:“您有其他银行的信用卡吗?使用是否到1年了?”
当记者做了肯定回答后,该工作人员一边向记者介绍刷卡的优惠,一边告诉记者:“您已经达到我们行的办卡条件了,你只要提供身份证和其他银行的信用卡,我们就可以办理。”
看到记者还在犹豫,这位工作人员又强调:“您提供一下工作单位。另外,办下来的卡信用额度肯定比您现在使用的这张额度高。”
一切听起来都是如此地吸引人,而且在记者询问的同时,又有市民被吸引过来。
这种情形像极了2007、2008年那种放眼望去都是信用卡办理点的时候,各家银行对于信用卡用户的争夺已经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五花八门的优惠只有一个目的:把客户聚拢在自己旗下。
有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说:“现在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很难赚钱,但大家都很热衷是因为要争夺客户资源,掌握了这个资源,未来要推行业务就简单得多,收益自然也来了。”他告诉记者,现在信用卡市场充斥着大量的同质化服务,银行都在寻找突破口以求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但是在这种优势确立之前“先积累客户才是最重要的”。
聚集客户最简单的办法当然就是降低门槛,但是信用卡作为一种可以透支消费的工具,真的如此简单就能办理吗?记者采访了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专职的办卡人员,她告诉记者要办信用卡至少需要工作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个人名下的固定资产证明等等,而且所在单位的性质、信用、个人信用记录、贷款情况等都会成为银行考量的依据,并不是随意条件就可以审核通过的。
但是摊点上的工作人员却又以很低的门槛条件来吸引市民,这其中是否就会产生一些猫腻或者风险?当年管理层叫停信用卡外包业务,就是因为大量的中介公司大规模地推销信用卡,其销售人员业务素质不敢恭维,造成很多事后纠纷和市场混乱。如今这种情况是否是“信用卡外包”呢?
有一位知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诉记者:“某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曾大量招聘业务员,其中人员结构复杂,待遇和要求与银行员工有所区别。实际上这是把原来的中介外包业务变成中介挂靠银行,但做的还是一样的事。”
为什么在监管层严厉禁止的情况下,有的银行还敢于这么做?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原来在央行严禁信用卡发卡外包行为的同时,又允许各个银行采取柜台营销或自建营销队伍的方式进行信用卡发卡营销,但不能把信用卡发卡营销业务委托给其他法人机构。在这一层关系下,银行只要打个“擦边球”,把中介变成挂靠银行的一个部门,就又可以推销信用卡了。
由此看来,信用卡外包业务也许只是换了一种方式,“曲线”复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