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大学生网贷之探讨篇
《通知》发布后,引起了各方热议。有观点认为“确实该管了”,也有观点认为“借贷也可能是基于合理消费需要,或者暂时应急,不宜‘一刀切’”。
大学生的合理信贷需求谁来满足?银行和学校该如何做出正确引导?大学生自身又该如何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和良好的理财习惯?本报记者作了探访。
政策:为大学生合理信贷需求开门
“很多人都觉得大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不应该向他们提供信贷服务。”在南宁从事金融行业的韦先生说,其实大学生也有正常的消费需求,一味堵会适得其反。
在严禁小贷公司、非持牌机构向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后,《通知》也为大学生合理的信贷需求打开一扇门。《通知》明确,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遵循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严格限制同一借款人贷款余额和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总业务规模,加强产品营销管理,严格大学生资质审核,加强贷后管理,加强大学生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及征信信息及时报送。
有业内人士认为,正规金融机构应成为校园金融市场的主力军,让大学生使用上合理、能够被监管的金融信贷产品。商业银行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在开展大学生信贷业务方面,具有诸多优势,如借贷成本较低、风控能力较强、机构网点较多等等。
校方:加强对学生的救助帮扶
部分大学生容易受各种不健康消费理念的影响,如超前大额消费、借贷追星、贷款整容等。《通知》指出,各高校要切实担负起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加强学生金融知识教育和救助帮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切实维护学生权益和校园稳定。
据南宁某高校的吴老师介绍,他们学校的措施主要有几个:一是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提醒学生网贷有风险,在每学期开学、放假前都开班会,专门讲解网贷的套路和案例;二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被“青春债”透支。
据记者了解,部分学校还会通过辅导员、学生会、班委等人员和组织,不定期收集、排查学生的情况,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苗头,防止极端情况发生。
理财师: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消费习惯
“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较少,需要家庭、学校及全社会对他们的消费观、理财观进行引导与教育,提升理财规划意识和水平。”广西北部湾银行一名理财师建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理财习惯。
一是培养大学生的责任心及责任感。家庭和学校应多教育孩子,在学校比的是综合素质和健康的人生观,不是物质。
二是让大学生养成个人记账及消费分析的习惯。让学生对自己的消费进行记录,并定期对账本进行分析,从而发现生活中的不合理消费、消费超支等问题,对消费计划进行合理调整和安排。
三是让学生学习相关理财知识,树立风险意识。大学可以增设理财公开课或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教育学生如何开源、如何理财、如何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取报酬。大学生也可以从多个渠道学习理财知识,并结合自身情况制定理财小目标,积累理财经验。
四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大学生可以适当参与勤工俭学的活动,感受挣钱的不易,从而学会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