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变黑社会?
一般来说,信用卡算是金融工具的一种,而金融工具大概是分为合法与不合法两途的。合法的金融工具是如果出了问题我们法庭上见,不太合法的金融工具就会让女网友约见这个是有所本的:广州某位先生因为欠下了信用卡的债务6000元,被某信用卡营销中心以女网友钓鱼的方式约到其办公场所,据说是受到了拘禁。而记者采访时也被抢走了手机,并删除了照片(昨日《广州日报》)。
当然,我们不能就此说该银行某些下属机构有黑社会的嫌疑,毕竟人家这事儿办得质量还是挺高的,设计也是相当的严密,按照某个说法,这是有技术含量的工作。至于说到手法的不正确,那应该由公安机构来判断。这家银行应该怎么去管教自己的下属,也是他们内部的事。
但信用卡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已经从最初的兴奋中醒悟过来了。原本我们这里没有这种信用消费,现在则是如果没有信用卡基本就算是OUT了,要是没有数张信用卡,您都不好意思当众打开钱包。这种提前消费的观念,被视为是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在报刊杂志以及各种经济学达人中广被推崇。
尤其在最近这几年,各个银行发放信用卡都像疯了一样,基本都有着那种跑马圈地的冲动。我的单位门口就经常有不同的银行在那里摆摊,只要出示自己的门卡、填上一张表就有小礼物送过来。审核手续之简便,几乎变成了没有任何审核。这大概是因为信用卡的发放背后,未来能够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产生,而随着信用卡而来的延伸消费与周边产品,更能让各个银行取得不菲利润,比如说每次随着账单来的所谓分期付款的优惠商品,就比市面上卖得似乎要贵一些。
但信用这东西并非是没有审核就能更加有信用,减少了审核从而相对随便的发放,这东西消费起来可是那种只有消费快感而没有消费痛苦的,能够把持住的年轻人并不多见,有个新词叫做卡奴就是这么诞生的,甚至有人只好用以卡养卡的方式去补窟窿。
最终如果消费者付不起的话,自然就是谁给了他们消费的信用谁来埋单了,不想埋单的话,出到这种类似黑社会的手艺也不是不可能,毕竟这么多年的港产电影在这里摆着呢,照猫画虎谁不会呢?
很不幸的是,在一个尚未建立起稳定的、能够具有长期收入预期的社会里,信用卡固然是好东西,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可能是个陷阱。各个银行在初期急于跑马圈地情况下欠下的审核债务,在未来数年当中很可能会开始显现。在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去把以前的窟窿堵住的话,自然就要想其他方式来挽回有可能产生的损失了。应该说该信用卡营销中心还是挺温柔的,居然能想出这样钓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去客户家门口泼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