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讲了一个好的故事?还是营造了一种市场爆发的假象?”当部分信用卡代偿平台陆续登陆国际资本市场,有机构投资者抛出了自己的疑问。
王峰认为问题的提出者“不懂行”,因为信用卡代偿在美国等地并不是新鲜事;再者,基于信用卡发展起来的信用卡代偿,市场早已处于大爆发之中。王峰是华南一家主营信用卡代偿业务平台的高管。
根据艾瑞咨询2017年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代偿行业研究报告》,自2012年至2016年,我国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余额由1.14万亿元上升至4.0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7%。按照银行信用卡生息资产规模估算,2017年信用卡代偿市场容量在2.71万亿元左右(该数值包含银行信用卡账单分期规模),预计在未来三年间保持38.6%的年化复合增长率。
上述数据似乎可以描绘出信用卡代偿市场发展的一片蓝图,但“王峰们”需要回答的问题依然不少:开展信用卡代偿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能在资本市场讲出怎样的差异化故事,它们对准了谁的“胃口”,怎样的“威胁”正在逼近他们?
差异化故事
“信用卡刷爆没钱还怎么办?别焦虑,有我们来帮你还。”这是市场上大部分信用卡代偿平台的营销话术,从表象道出了信用卡代偿的基本形式。
所谓“信用卡余额代偿”(balancetransfer),是指信用卡持卡人偿还发卡银行的信用卡账单时,通过在第三方机构申请较低利率贷款的方式一次结清信用卡账单,再分期还款给金融机构。信用卡代偿业务的鼻祖当属美国公司CapitalOne。
“国内的信用卡代偿其实不是突然火起来的,信用卡还款的痛点长期就存在,之前是由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来提供账单分期服务,后来以互金平台为主的第三方机构切中需求‘杀’了进来。”王峰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信用卡代偿的逻辑其实就是银行的账单分期,在上述超过2万亿的信用卡账单分期市场中,银行已占据近95%的市场份额。
信用卡代偿平台为何还能从银行手中分到一杯羹?主要原因在于原银监会对银行账单分期年化利率(APR)18.25%的规定,即每日万分之五,这为信用卡代偿平台留下了生存空间。
“我们早期主打的痛点就是分期利率比银行信用卡中心的要低,让用户有更多的选择。”王峰说,在申请信用卡代偿后,资金将由放款方打至需还款的信用卡账户。申请手续简单、利率低、放款速度快,是用户选择代偿平台时最为看重的要素。
自2014年起,国内信用卡余额代偿产品便陆续登场,并逐步占据信用卡代偿市场的大半江山:包括维信金科旗下“卡卡贷”、萨摩耶金服旗下“省呗”、数禾科技与分众小贷联合运营的“还呗”、小赢科技旗下“小赢卡贷”等。值得注意的是,维信金科(股票代码:2003.HK)于今年6月在港股上市,小赢科技(美股代码:XYF)于9月登陆纽交所,萨摩耶金服也紧随其后,已赴美递交IPO招股书。从代偿额度和期限上看,这些代偿平台大多提供3000-50000元的信用卡代偿额度,期限为3/6/9/12/18/24期不等。
“看着模式都差不多,实则有不小差距。比如从资金来源来看,省呗是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资金成本相对较低,基本在10%以下;小赢卡贷资金主要从小赢科技旗下P2P平台小赢理财获取,资金成本相对会高;还呗最早是持牌金融机构的资金,后来也接入了P2P平台的资金。”某信用卡代偿头部平台的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小赢科技为例,根据招股书,截至2017年底,其贷款余额的82.3%由个人投资者提供,17.7%由企业投资者和机构资金合作伙伴提供;截至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分别为84.2%和15.8%。小赢科技总裁成少勇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计划是机构资金和个人资金各占一半。
值得注意的是,贷款利率的变化构成了信用卡代偿平台之间的根本差异:一种是用高利率覆盖高风险;另一种则是通过中等利率进行精确风险定价,其中,后者对平台的风控能力要求更高。
事实上,在2015年以前,信用卡代偿的利率的确普遍低于信用卡分期利率(18.25%),这也吸引了对利率较为敏感的信用卡客群;但此后,信用卡代偿平台根据客户资质给予不同的分期利率,部分客户借款利率实际高于信用卡分期。
王峰告诉记者,基于利率的差异,行业主要形成两大阵营:一个是以省呗、还呗等为代表,主打低于银行账单分期利率18.25%的产品;另一个则是以小赢卡贷、卡卡贷等为代表,利率普遍超过18.25%,最高低于36%的产品。另据王峰透露,还呗已于今年将利率上调至18.25%以上。此外,部分代偿平台产品早期的利率远高于36%。
而在当前银行普遍下调信用卡分期利率,信用卡代偿机构普遍提高代偿利率的情况下,信用卡代偿平台在分期利率上的优势已大不如前。
经济观察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上银行的短期(3期)信用卡分期利率的实际利率大多在12%-18%之间,部分银行的分期利率已经明显低于代偿平台。另据公开资料,2018年上半年卡卡贷的实际年化利率高达34.4%,小赢卡贷的实际年化利率在9.98%至36.00%之间,省呗信用卡代偿产品的实际年化利率也达到15.5%。“受监管政策影响,信用卡代偿业务的年化利率有所下降,但实际年化利率普遍高于银行信用卡分期年化利率18.25%,有的接近36%的民间借贷年化利率,也有个别小平台现在仍会超过36%的红线。”王峰说。
对准谁的“胃口”
利率变化的背后对准的是不同的人群。从资产端来看,当前信用卡代偿平台的目标客群有所扩大,从最初的优质用户到逐步覆盖更多用户。
信用卡的人群可细分为三类:最优质的用户,他们按时还款,信用良好,从来不产生利息;次优级用户,即循环户,还款能力稍差,能够接受最低还款或者分期还款;信用不良用户,还款表现差,经常性逾期。而信用卡代偿平台瞄准的就是第二类用户。这部分用户有分期还款的需求,而且重视征信,是信用卡主要的利息贡献者。此外,这部分用户超前消费理念较强,信用卡额度往往不能满足其消费需求。在第二类用户中,信用卡代偿平台通过不同的风险定价,又细分出不同的目标人群。
大学刚毕业1年,在一家国企负责前台工作的林雨告诉记者,自己每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在4200元左右,扣除房租1500元,以及日常饮食花销2500元,所剩无几。“这个时候如果想买一部手机或者好点儿的护肤品,就只能刷信用卡买单。通常到了还款日,在缺少可周转资金的情况下,就会选择银行信用卡分期。直到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平台宣称利率比银行低,就尝试了一把。”林雨告诉记者,其实她也没有认真算过代偿平台的利率,只要每个月还的钱没有虚高,在自己还款能力范围内,她就能够接受。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真正让林雨对信用卡代偿平台欲罢不能的地方在于,信用卡代偿平台通过一次性还清欠款,能够让她的信用卡“满血复活”。通常来说,一旦用户选择银行账单分期,那该月所还的分期金额,就是下月的刷卡额度。“‘满血’状态下的额度本来就很低,再继续降,下个月就没法过了。”林雨说。
王峰告诉记者,像林雨一样“寅吃卯粮”的年轻用户不在少数,她们是信用卡代偿平台的目标群体之一。从部分平台的情况来看,出于给信用卡“充血”考虑选择信用卡代偿的,不低于因利率便宜找过来的用户比例。
“这种群体可以归类为‘毕业5年错配期’,她们并非985、211院校毕业,刚进职场,收入不高,有着强烈的提前消费的需求,收入与支出存在错配。但这个群体多受过高等教育,会意识到还款逾期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将账单分期。”萨摩耶金服副相关负责人此前在公开场合说明省呗的目标群体时指出,还有一类群体属于“婚育5年错配期”,年龄在27-28岁左右,经济收入不错,但结婚后由于买车、买房、生孩子等原因,消费飙升,存在还不上信用卡的状况。这个群体,通常借的钱更多,因为需要更多资金来保证高质量的生活。
无论是“毕业5年错配期”,还是“婚育5年错配期”的用户,对应的还款利率均相对适中。而那些在36%红线附近徘徊的平台,他们的用户群体又是另一种情况。
一家利率设定在35%左右的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的用户是比较偏重度的网贷用户,主要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个群体可能在信用卡上有一些瑕疵,比如会有轻微逾期的情况,因此银行不会提供账单分期资格。
“机构通常通过利率、场景、额度等维度来设计不同的信贷产品,以覆盖不同类型群体。就利率来看,每变化三个百分点,就会形成一类人群。不同的群体背后对应的就是不同的风控策略。”一名消费信贷行业从业人士曾告诉记者,信用卡代偿平台的客户分层一定是与其风险定价相匹配的。
逼近的“威胁”
信用卡代偿市场正在持续爆发,参与者在勾勒未来蓝图时,亦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威胁”。
从内部来看,信用卡代偿平台的坏账并不低。以小赢卡贷为例,截至2018年上半年,该产品的91-180天逾期率为3.62%。萨摩耶金服的整体坏账率则由2017年的1.23%涨至2018年上半年的2.66%。而维信金科在2015、2016、2017年平台三个月以上逾期率分别为10.5%、8.0%、8.7%,不良贷款率达到12.2%、9.6%、8.1%,(注:各平台统计口径有所差异)。
另一方面,受前期走大量“烧钱”路线、精准定价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部分信用卡代偿平台的盈利情况并不乐观。维信金科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分别录得净亏损3.03亿元、5.65亿元以及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背景下,亦有部分平台开启多元化发展策略,引入消费信贷等产品,以应对利润下降的风险。
来自外部的“威胁”可能也会让部分信用卡代偿平台不安。“各个代偿机构的放贷信息相对独立,客户可能拿着同一信用卡贷款,向不同的机构请求代偿,最终出现多头借贷的风险;与此同时,部分平台为了获取用户,肆意降低风控标准,或者无底线下调借款费率,造成行业利润下降。”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告诉记者,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征信信息的共享以及行业监管、自律。“林雨们”长期依赖信用卡代偿平台的原因也是不容忽视的风险点。陈嘉宁直言,信用卡代偿相当于在客户的信用卡额度基础上进行二次授信,客观上增加了单个客户的风险敞口。通过代偿,客户的信用卡额度得到恢复,故其实际可以借贷的额度变为“信用卡授信额度+代偿额度”。如果这种额度的变化超出用户的还款能力,就会出现较大的信用风险。
此外,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在今年5月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新业态风险巡查公告”中指出,“信用卡代还”和互联网金融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和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
“信用卡代偿提高了流动性,但其业务本质还不清晰。在是否构成信用卡套现、公民个人信息保护、代偿利率规定等方面尚有极大提升空间。”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
而对王峰来说,恐怕“威胁”还不止于此。“如果接下来监管放开,BAT也来抢这块‘蛋糕’,那我们就得考虑转型。虽然这个可能性在短期内不会出现,但是BAT的‘虎视眈眈’确实让我感到‘威胁’在逼近。”王峰直言,正是因为互联网巨头与银行之间存在博弈,前者不敢轻易进入,这才给信用卡代偿平台留下了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