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资讯网给你带来更多的信用卡知识!当前疫情在海外肆虐,全球经济严重衰退,国内疫情虽已被遏制,但相当部分家庭收入受冲击,加之至今复工复产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即使有消费欲望,但无奈囊中羞涩,不敢消费。
疫情期间,居民消费需求收缩、居民收入下降等不利因素影响,零售客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都出现了短期下降的情况。
相关机构研究发现,疫情发生时,短期内大部分家庭会增加消费,但主要是譬如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费,但从中长期来看,家庭消费是降低的,特别是对耐用品的消费会降低;并且疫情冲击将给家庭带来额外风险,削弱家庭承担风险的能力和意愿,最终影响家庭的金融行为,比如增加储蓄,减少对风险资产的投资等。
相比一季度而言,4月至今的消费已呈现快速复苏态势。
中国银联发布“五一”假日交易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月5日,银联网络交易总金额突破1.57万亿元,日均0.31万亿元,较清明小长假日均增长了7.7%,与4月份日常周末相比日均增长了16%。银联网络交易总笔数较4月环比增长6.95%。“五一”期间消费势头上扬,各项消费数据逐步回升。另据网联平台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网联平台日均处理资金类(不含条码)网络支付业务量达13.54亿笔,同比增长54.59%;代表线下消费场景的条码支付线下日均交易量同比增长48.50%。
新冠疫情犹如一场对银行产品能力、运营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的压力测试。消费不振,对银行的消费信贷势必产生影响,但实际上,多数银行此前已提升客户门槛,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风险。
招商银行2019年年报显示,从短期看,目前行业仍处于风险释放期,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招商银行消费信贷类资产质量仍将面临压力,但从长期看,招商银行具备优质的客群基础,与共债风险客群的交叉主要集中在小部分次级客群且规模有限,资产质量将保持相对稳定。
实际上,一季度的大部分时间,全国大部分区域复工复产情况并不乐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民的就业及收入,进而冲击零售银行业务,但信用卡业务与风险赛跑,虽分化乍现,但远未到终了时。
相关机构的报告指出,2020年一季度,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 炎疫情的影响,涉及线下结算场景的交通 运输、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行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可能出现波动,信用卡新增发卡量也可能出现波动,使手续费等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承压。
小编根据上市银行一季报不完全统计发现,仅有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上海银行披露了信用卡相关数据,交通银行在业绩发布会上透露了信用卡相关信息。
其中招商银行一季报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信贷资产质量影响较大,受共债风险和疫情叠加影响,信用卡早期风险上升,其他零售贷款风险也出现阶段性增加。报告期内,信用卡新生成不良贷款66.29亿元,同比增加26.91亿元;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不良生成额14.29亿元,同比增加2.21亿元。信用卡不良贷款率1.89%,较上年末上升0.54个百分点,消费贷款不良率1.35%。
平安银行一季报显示,信用卡不良率一季度出现上升,不良率为2.32%,保持行业较低水平。但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景气度提升,预计零售资产不良率将逐步回归正常水平。并且,3月以来,信用卡日消费金额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一季度信用卡商城交易量同比增长13.4%。
上海银行一季报显示,信用卡累计发卡926.83万张,较上年末增长3.26%;信用卡贷款余额305.9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8.73%;信用卡不良率1.74%,较上年末上升0.11个百分点。3月以来,零售信贷业务稳步回升,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分析人士表示,部分银行在一季报中披露信用卡数据以及超市场预期,未披露的银行信用卡数据可能被冲击程度更高。一季度信用卡不良主要还是集中在经营性贷款领域,疫情给部分小微企业经营带来冲击,相应的有些催收也没跟上,所以不良上升,二季度可能还会有些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