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中证1000、沪深300等股指期货陆续出现较为明显的升水情况,期现套利策略逐渐回到市场视线中。
何为期现套利策略?出现大幅升水时,应该如何利用股指期货与现货进行套利?ETF碰上股指期货,可以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本文将为大家一一详解。
“玩转”期现套利策略
期现套利是股指期货交易的一种策略,它利用股指期货和现货间的定价偏差进行套利。
根据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期货合约到期时的交割价格,按照标的指数最后两小时的算术平均价进行计算。
因此,无论期货价格在到期前如何波动,在到期时,期货和现货的价格会趋同至几乎没有差别,期货与现货的价格差异、也就是基差会收敛到0左右。
所以,当市场供求情况发生变化,期货和现货之间的价格差异不合理、基差超过了期货持有成本时,就可能存在期现套利的机会。只要这个价格偏差能覆盖交易等成本,就可以进行期现套利操作。
具体来说,就是当期货价格远高于现货、升水幅度较大时,投资者可以考虑同时买入指数现货、卖出相同价值的股指期货,锁定两者之间的价格差额,等期货价格收敛至现货价格或转为贴水时,对这两笔头寸同时进行平仓、结束交易,从而获得套利。
期现套利操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持有期内市场波动的风险,对于不想承担太大的风险敞口、希望追求绝对收益的投资者,可以借助期现套利实现投资目标。
图1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原理参考资料:期货业协会《股指期货》。
ETF:跟踪股指现货“好帮手”
进行期现套利,需要先解决一个问题:我们无法直接投资于指数现货,要如何构建起现货头寸、与指数走势尽可能保持一致呢?
一种方法是投资者直接完全复制或者抽样复制指数成份股。但是,若成份股数量较多、权重非常分散,不论是完全复制还是抽样复制都会存在一定困难,而且资金量较小时,可能部分成份股需要买卖的数量非常少,甚至达不到一手、无法进行交易。
另一种方法则是借助指数ETF跟踪指数表现。ETF会选取特定指数作为跟踪对象,投资指数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追求与指数相近的收益水平。
ETF既可以通过券商进行申赎,同时还会在交易所上市,像股票一样进行买卖,投资者借助ETF可以简单便捷、低门槛地投资于标的指数。
目前,市场上已有一批ETF跟踪中证1000、沪深300等指数,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表1 跟踪已有股指期货相关指数的ETF数量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包括增强策略ETF,时间截至2023/2/22。
中证1000指数ETF搭配股指期货,具体怎么“玩”?
现在,我们了解了期现套利的原理,以及可以用ETF来跟踪现货表现,那具体要怎么操作呢?
我们以中证1000指数ETF为例。一位追求绝对收益、风险偏好不高的投资者,在中证1000股指期货合约大幅升水,即期货价格大幅高于现货价格时,如果进行期现套利策略操作,买入中证1000指数ETF、同时做空对应头寸的中证1000股指期货合约并持有至到期,在不同的市场变化情况下,结果会如何?
情况一:指数上涨
假设市场上涨如下表所示,不考虑交易费用等情况,到期时,中证1000指数ETF多头的收益是3.3%(即2.021÷1.956-1=3.3%),中证1000股指期货空头的亏损是2.7%(即-(6700÷6525-1)=-2.7%),此时,策略可以获取套利收益。
表2 中证1000上涨时期现套利策略举例
注:1、表中到期日指数点位、期货合约点位展示交割结算价,即该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
2、举例不预示未来,亦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情况二:指数下跌
假设市场下跌如下表所示,不考虑交易费用等情况,到期时,中证1000指数ETF多头的亏损是1.3%(即1.931÷1.956-1=-1.3%),中证1000股指期货空头的收益是1.9% (即-(6400÷6525-1)=1.9%),此时,股指期货空头的收益可以弥补ETF多头的亏损,策略也能获取套利收益。
表3 中证1000下跌时期现套利策略举例
注:1、表中到期日指数点位、期货合约点位展示交割结算价,即该日标的指数最后2小时的算术平均价;
2、举例不预示未来,亦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当然,这些都只是例子,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交易费用、资金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基差扩大到一定程度才会产生套利机会。
继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等股指期货推出后,中证1000股指期货于2022年7月正式上市,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指数生态圈体系,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需求、吸引更多类型投资者,提升中证1000指数相关产品的规模与流动性。目前市场上共有易方达中证1000ETF等11只ETF产品跟踪中证1000指数。
免责声明:基金研究、分析不构成投资咨询或顾问服务,不构成投资建议。本账号发布的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作为买卖的依据。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敬请认真阅读相关法律文件和风险揭示声明,基于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理性投资,自行承担投资基金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