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代还自诞生以来便饱受非议,站在舆论的风口浪尖,经过几年的发展之后,信用卡代还迎来了至暗时刻。
撰文 | 张浩东
编辑 | 日尧九日
出品 | 支付百科
信用卡代还,曾经是无数持卡人眼中的信用卡还款神器,如今其光环正在褪去。
近日,银联发布了《关于开展收单机构信用卡违规代还专项规范工作的通知》,要求立即关停信用卡违规代还业务。
通知中要求,收单机构自2019年11月18日至2019年11月29日全面开展自查整顿工作,这意味着,全面打击信用卡违规代还业务的时刻来临。
代还或将全部关闭
通知中指出,信用卡违规代还利用信用卡账单日和还款日时间差,通过违规存储持卡人支付关键信息,以虚构交易的方式进行循环还款。
此种业务模式存在极大的风险,容易造成持卡人的资金损失以及恶性案件的发生,持卡人资金安全难以保障。
针对此类违规信用卡代还业务,银联明确要求收单机构应该从交易监控、商户管理以及外包机构合作等方面展开排查,对于违规开展信用卡代还业务的应立即关停。
此外,根据通知中规定,自2019年12月02日起,收单机构仍存在信用卡违规代还业务的,一经发现,将根据银联业务规则对其从严从重处置,包括但不限于全行业通报、暂停银联网络内业务等。
代还末日来临?
信用卡代还,从某种层面上讲,可以说是在特殊市场环境下催生出来的一类产品,解决了相当一部分用卡人群的还款需求。但是很多使用该类软件的使用者并没有完全了解到其内在风险及如何规避风险。
早在去年5月份,国家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专家委员会互联网金融新业态风险巡查公告也显示,此类业务涉及信用卡违规套现、平台收取高额费用、用户信用卡信息安全等问题,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为了防范这类信用卡代还APP所带来的风险,银联还曾发布《关于防范辖内机构业务违规可能引发衍生风险事宜的通知》,明确指出四点问题,严打无证支付类APP。
今年以来,多家信用卡代还软件出现风险问题。「支付百科」此前曾报道过,“叮咚智还”、“养提还”等智能代还软件,通过虚假交易的方式,坑害用户的信用卡。
代还软件质量良莠不齐,多款信用卡代还软件被爆出无法到账、无法提现等恶性问题,在其背后运营的公司,大部分既没有支付牌照,又逃避了相关部门的监管。
随着监管层对信用卡违规代还业务的重视,信用卡代还业务将迎来一轮力度空前的整治,许多市面上的代还品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逐渐消失。
利率优势只是代还的宣传手段
用少量的金额,在信用卡账单日后,通过不断的还款、刷出来,重复操作,以求平掉信用卡账单,达到还清账单的目的。
部分代还软件更是声称,将信用卡额度剩余5%的额度在卡内,利用余额进行还款/刷出、再还款/再刷出的方式,即可用500元的本金,撬动1万元的资金。
事实上,这种方式本质依然为信用卡套现,只不过从线下POS机套现改为线上套现。
「支付百科」了解到,目前大部分代还软件都是采用线上通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代扣包装的信用卡四要素小额扣款,一种为信用卡四要素加短信验证扣款的快捷支付。
线上这种商户的最大缺点就是通道成本较低,发卡行没有利润,而且消费商户比较单一,如果持卡人长期使用,银行的风控系统很容易把这种账单界定为恶意套现。
很多平台在消费环节动用了商旅通道,消费账单一出来,每月有几十笔线上消费或者频繁交水电费暖气费,极有可能引起银行风控系统的关注,甚至有被降额封卡的风险。
此外,大多数信用卡代还APP采用的都是“拉人头”的模式,涉嫌传销。一级可以推二级,二级可以推三级,层层都有提成,推广形式上与传销十分相似,这样的模式从根本上是违规的。
这类信用卡代还APP利用的就是次级等级客户的投机心理, 以低费率、高分润、招商返点刺激推广,短期内促使APP用户实现迅速增长。
持卡人看重的是低费率,而有些平台盯上的却是持卡人的本金,一旦平台出现跑路,持卡人的资金损失将难以挽回。
代还还能用吗?
信用卡代还业务蓬勃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银行信用卡在国内的普及,信用卡的广泛使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多新的行业,代还便是其中之一。
信用卡代还的出现,对POS机也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利率优势” 是这些平台最主要的宣传手段。表面上看这些平台还款年化率比银行的低了2-3倍,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对比发现,信用卡代还并未体现出较大的优惠。然而通过这样的拆东墙补西墙,也只是暂时性地消减一部分资金压力,欠款和利息并没有变少,这其中还没算各种手续费、服务费。
资深业内人士向「支付百科」表示,目前信用卡代还APP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个人信息泄漏和银行封卡、盗刷的巨大风险,需要更规范的政策和更严格的监管措施。
在如今严监管的大环境下,可以预见的是,部分以收人头费、骗取高额代理费、搞资金池集资垫付空卡代还的信用卡代还产品,将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
对于有大公司做背书,资金通过有牌的第三方支付来清算的代还产品,未来将何去何从还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