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GET交易所官网BITGET交易所官网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金融系(金融系最好的大学)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第一章 货币概览

一、单选

1 、实物货币是指(D )

A 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 不能分割的货币 C 专指贵金属货币  D 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商品价值相等的价值

2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所要解决的是(C )

A 实现商品的交换    B 表现特定商品的价值  C 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    D 使人们不必对商品进行比较

3 、商品流通与物物交换的区别在于(B )

A 前者包括许多商品的交换,而后者只包括两种商品

B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指包括两种商品

C 前者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不以某种商品为媒介的各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D 前者是指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总体,后者则是没有货币的两种商品之间的交换

4 、劣币是指实际价值(D )的货币。

A 等于零   B 等于名义价值  C 高于名义价值  D 低于名义价值

5 、本位货币是(A )

A 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 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D 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6 、金银复本位制是(C )

A 金银比价由政府和市场共同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B 金银的比价由市场决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C 金银的比价由政府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D 金银比价由银行规定的金银两本位制

7 、跛行本位制是指(A )

A 银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

B 金币的铸造受到控制的金银两本位制

C 以金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D 以银币为本位货币的金银复本位制

8 、纸币本位制是以(D )的货币制度。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

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

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

D 纸币为本位货币

9 、典型的金本位制是(D )

A 金块本位制 B 金汇兑本位制 C 虚金本位制 D 金币本位制

10 、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B )的特点。

A 有限法偿 B 无限法偿 C 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 D 债务人必须支付

二、多题选

1 、相对于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有如下优点:(ACD )。

A 有利于金银币币值的稳定

B 货币的发行准备更充分

C 货币币材更为充分

D 可根据不同交易数额选择支付,便于交易

E 可节约金币的使用

2 、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ABCD )。

A 使商品交易双方的价值的相向运动有一个时间间隔

B 加剧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C 使进入流通的商品增加时,流通所需的货币可能不会增加

D 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限制

E 使商品买卖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

3 、世界货币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发挥(ACDE )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 外汇储备 C 支付手段 D 价值储藏 E 流通手段

4 、货币按价值构成划分,货币形式主要有(ACE )

A 实物货币 B 贵金属货币 C 信用货币 D 铸币 E 代用货币

5 、纸币可以是:(ABC )。

A 信用货币 B 代用货币 C 国家纸币 D 铸币 E 基础货币

6 、现代信用货币可以是(ABCDE )等形式 .

A 钞票 B 定期存款 C 信用卡 D 支票存款 E 电子货币

7 、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ABCE )。

A 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材料

B 确定本位货币的单位

C 确定不同种类的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方法

D 确定货币的价值

E 确定本国货币的发行准备和对外关系

8 、金本位制包括(BCE )。

A 复本位制  B 金块本位制 C 金汇兑本位制 D 跛行本位制 E 金币本位制

9 、在金本位时代,黄金流进,则会引起(AC )。

A 信用扩张,通货增加  B 本位币汇价上升  C 物价上涨   D 贸易顺差

E 外汇收入增加

10 、支票存款较之现金有下列特点:(BCD )。

A 不容易丢失和被窃

B 便利大额交易,可以节约流通费用

C 支票可按所需金额签发,从而免去了找零和清点的麻烦

D 由于有银行信用的支持,更容易被人接受

E 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三、判断分析题

1 、作为价值尺度,货币解决了在商品和劳务之间进行价值比价比较的难题。

2 、信用货币价值稳定的基础是中央银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信用。

3 、信用货币发挥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可以提高储蓄的效率。

4 、信用货币自身没有价值,所以不是财富的组成部分。

5 、我国货币的发行量决定于央行拥有的黄金外汇储备量。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劣币驱逐良币?

2 、代用货币与信用货币的价值基础决定有什么不同?

五、论述题

1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有哪些?

2 、如何才能保证信用货币的稳定?

参考答案:

一、单选

1.D 2.C 3.B 4.D5.A 6.C 7.A 8.D 9.D 10.B

二、多选

1.ACD 2.ABCD 3.ACDE 4.ACE 5.ABC 6.ABCDE 7.ABCE 8.BCE 9.AC 10.BCD

三、判断分析

1、正确。货币发挥价值尺度职能就是将所有商品的价值按照统一的价格标准表现为价格,从而使商品价值可以相互比较,便利商品的交换。

2、错误。信用货币的发行是由中央银行通过信贷方式提供的。它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它提供的信用即社会公众以资产或资源提供给中央银行进行分配。社会公众提供的资源越多,纸币发行的基础就越稳。

3、正确。任何财富或资产都有价值储藏功能,但货币是一种流动性最好,最安全的价值储藏形式。实物货币被作为价值储藏时,其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就额比浪费了。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其价值和使用价值是相分离的。信用货币在发挥货币价值职能时,其对应的社会资源仍可以被人们应用,因此信用货币发挥价值储藏手段可以 提高储蓄的效率。

4、错误。信用货币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能够发挥货币的所有职能。是价值和一般财富的代表,是直接的购买手段,随时可以进入流通通其他形式的财富相交换,具有保值增值功能。所以信用货币构成了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5、错误。外汇储备是引起信用货币发行增加的因素之一,但现代信用货币的发行并不需要任何黄金外汇作为发行准备。信用货币的发行数量是由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和保证商品劳务价格的基本稳定来决定的。适度地控制货币发行量,避免其过多过少对经济造成的不良影响,才是货币发行量决定的关键内容。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1 , 1 )劣币是指其作为货币的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的价值的货币。 2 )良币是作为货币的价值和其作为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 3 )在两种货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熔化,自由输出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价值高于其作为普通商品价值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纷纷铸造为货币,而作为货币价值与普通价值相等的货币商品就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被储藏起来从而退出流通。

2 , 1 )信用货币是独立的货币形式,其价值取决于它的购买力。 2 )它稳定的基础是社会公众向货币发行者提供的资源和资产的数量。 3 )代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它的价值决定于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的价值。

五、论述题(答题要点)

1 , 1 )金作为普通商品,其价值由市场供求决定,价值不可能稳定;而作为货币则要求金的价值必须稳定。金这种身兼二任的性质决定了以某种商品充当货币的内在矛盾。 2 )金本位制下金在国际之间流动并不能够自动实现平衡。尤其是当货币管理当局为了维持本国经济稳定而对金的输出入实施限制性的政策,黄金在国际之间的流动就不能实现均衡,也就使各国的货币供应量难以与 黄金储备保持适当的比例。 3 )国家为了刺激和抑制本国经济的发展,需要实行扩张的或紧缩的货币政策,会使国内的物价发生变动,以黄金量作为基础从而保持汇率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与国内的货币政策之间的矛盾难以解决。要维持汇率按金量固定不变,就会使各国政府难以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2 , 1 )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行使货币各种职能的货币。 2 )信用货币的发行受国家政府和中央银行控制,其价值基础决定于社会公众提供的可供发行者分配的资源和资产的量。 3 )信用货币的发行具有弹性,一方面,可以随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商品生产流通对货币量的需求提供货币,另一方面,也隐含着货币数量失控的可能性。 4 )适度控制货币量是维护信用货币币值稳定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

第二章 金融体系概览

一、单选

1、信用起源于(A )

A 商品交换 B 货币流通 C 生产社会化 D 私有制


2、在信用关系的价值运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C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3、美国同业拆借市场也称为(C )

A 贴现市场 B 承兑市场 C 联邦基金市场 D 外汇交易市场


4、资本市场是指(D )。

A 短期市场 B 一级市场 C 发行市场 D 长期市场


5、间接融资在于金融中介机构是否发行自己的(D )。

A 股票 B 支票 C 汇票 D  债务凭证


6 、 (D )是提供金融服务和产品的企业。

A 金融市场 B 金融体系 C 金融中介 D 金融工具


7、货币市场交易与资本市场交易相比较,具有(A )的特点。

A 期限短 B 流动性低  C 收益率高  D 风险大


8、同业拆借市场是金融机构之间为(D )而相互融通的市场。

A 减少风险  B 提高流动性 C  增加收入 D 调剂短期资金余缺


9、政策性金融机构是(C )的金融机构。

A 与商业银行没有区别 B 不以营利为目的 C 由政府支持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 D 代表国家财政


10、投资银行在英国称为商人银行,在日本称为(B )。

A 商业银行 B 证券公司 C 信托机构 D 投资基金


二、多选



1、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指(AB )。

A 到期偿还 B 支付利息 C 存在买卖关系 D 出具担保 E 信用委托


2、信用是(BCD )。

A 一种特殊的商品交换行为

B 一种借贷行为

C 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D 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式

E 一种等价交换行为

3、信用的基本要素包括(ABD )

A 债权债务关系 B 时间间隔 C 商品交易 D 信用工具   E 银行中介


4、美国政府债券主要有:(BDE )。

A 国家公司债券 B 联邦政府债券 C 金融债券 D 地方政府债券 E 政府机构债券


5、公司债券是由(BC )发行的。

A 政府机构  B 证券交易所 C 工商企业 D 商业银行 E 中央银行


6、货币市场的主要交易对象有(ABCE )。

A 大额可转让存单  B 商业票据 C 同业拆借 D 长期政府债券 E 银行承兑汇票


7、资本市场主要由下列市场构成:(ABD )。

 A 政府债券市场  B 公司债券市场  C 商业票据市场  D 股票市场  E 承兑汇票市场


8 、下列机构有哪些是商业性金融机构?(ACDE )

A 保险公司   B  政策性银行  C  投资银行  D  养老基金  E   邮政储蓄机构。


9 、世界银行的主要贷款种类有(ABCDE )。

A  具体项目贷款   B  部门贷款   C  结构调整贷款  D  技术援助贷款  E  紧急复兴贷款


10 、节俭储蓄机构包括:(ADE ) 

A  互助储蓄银行  B  商业银行  C  养老基金  D  储蓄与放款协会  E  信用社


三、判断分析题


1、信用的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公司债券发行的价格一般高于其面值。


3、一般情况下银行承兑汇票的价格要高于商业汇票


4、在美国短期国债的投标中,非竞争性投标者可以获得比竞争性投标者更低的国债购买价格。


5、直接融资就是指以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而进行的融资。


四、简答题


1、信用的三要素是什么?


2、试比较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区别


五、论述题


1、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2、如何理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答案


一、 单选

1.A 2.C 3.C 4.D 5.D 6.D 7.A 8.D 9. C 10.B

二、多选

1.AB 2.BCD 3.ABD 4. BDE 5.BC 6.ABCE 7.ABD 8.ACDE 9.ABCDE 10.ADE

三、判断

1. 正确。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本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 错 。公司债券是固定收益债券,其风险较国债和银行储蓄大。其价格是按未来每年固定收益贴现方式决定,与预期市场利率成反比。其发行一般采用折价方式发行,故其价格一般低于其面值。

3. 正确。银行承兑汇票是指经过银行承诺兑付的商业票据,由于银行信用的介入,其风险较商业票据低,故其收益率也低,所以其价格高于商业票据。

4. 错。非竞争性投标是指在国债购买投标中不给出价格只给出购买量的一种投标方式,其中标的购买价格是中标的竞争性投标的平均价。

5. 错。直接融资是指最后借款人和最后贷款人之间进行的融资。金融机构在直接融资中仅仅是提供代理性质的中介业务而非信用中介,即不发行自己的负债(间接证券)购进资产,也不创造自己的债权来提供信用。

四、简答题(答题要点)

• 1 ) 债券债务关系是信用的必备条件之一。

2 )价值相向转移上的时间间隔。没有时间间隔不成其为信用。

3 )记载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即信用工具。


• 1 )直接融资是指最后借款人和最后贷款人之间进行的融资。

2 )间接融资是由金融中介机构以自己的债务换取最后贷款人的资产,再以自己的债权向最后借款人提供信用。

3 )区别这两种融资不在于是否有金融机构的介入,而在于金融机构是否发挥了信用中介作用。即金融机构是否通过发行间接证券同时承担了债权和债务,充当最后放款人的债务人和最后借款人的债权人。

五、论述题(答题要点)

1.1) 资金流动功能。

2) 支付结算功能。

3) 聚集资源的功能。

4 )管理风险的功能。

5) 激励功能

6 )提供信息功能。


2 . 1 )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由政府创立、参股、支持或担保的、不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专门为贯彻政府经济政策或意图在特定的业务领域直接或间接从事融资活动充当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金融机构。

2 )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具有期限长、利率低的特点,其放款对象和产业业体现了政府的经济发展意图。

3 )政策性银行对重大的基础性设施的投资具有其他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有重要的作用。

4) 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商业性金融机构不愿介入的收益低或者投资期限长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产业具有重要的扶助作用,如农业、外贸及一些基本建设项目等。

第三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一、单项选择题( 10 题)

• 利息是资金的(B )。

A 、价值 B 、价格 C 、指标 D 、水平

2 、利率是一种重要的(A )。

A 、经济杠杆 B 、政治手段 C 、法制手段 D 、经济措施

3 、西方国家一般以(C )为基准利率。

• 长期利率 B 、浮动利率 C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

D 、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

4 、衡量利率最精确的指标通常是(C )。

A 、存款利率 B 、贷款利率 C 、到期收益率 D 、基准利率

5 、美国对利率的管制中很著名的法律形式是(B )。

A 、临时利率调整法 B 、 Q 号规则 C 、 1933 年银行法

D 、 O 号规则

6 、(A )的出现,使利率管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A 、金融创新 B 、双轨制 C 、金融产品 D 、金融工具

7 、能较好地解释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是(C )。

A 、预期理论 B 、市场分割理论 C 、优先聚集理论

D 、流动性偏好理论

8. 期限相同的各种信用工具利率之间的关系是(A )。

A 、利率的风险结构 B 、利率的期限结构 C 、利率的信用结构

D 、利率的补偿结构

9 、真实的利率理论是指(A )。

A 、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 B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

C 、新古典学派的利率理论 D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10 、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是指(B )。

A 、古典利率理论 B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理论

C 、新古典的利率理论 D 、可贷资金的利率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0 题)

1 、利率按期限可以分为(AB )。

A 、长期利率 B 、短期利率 C 、固定利率

D 、 浮动利率 E 、存款利率

2 、利息的计算方法有(AB )。

A 、单利法 B 、复利法 C 、现值法

D 、终值法 E 、年金法

3 、利率决定理论有(ABC )。

A 、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B 、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

C 、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D 、预期理论 E 、市场分割理论

4 、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有(ABCD )。

A 、平均利润率 B 、 经济周期 C 、通货膨胀

D 、经济政策 E 、均衡利率

5 、利率的风险结构受(ACE )影响。

A 、违约风险 B 、预期利率 C 、税收因素

D 、时间的长短 E 、证券的流动性

6 、利率的期限结构可以用(BCD )来解释。

A 、违约风险 B 、市场分割理论 C 、优先聚集地理论

D 、预期理论 E 、税收因素

7 、按利率是否可以根据市场变化而变动,利率分为(AB )。

A 、市场利率 B 、官定利率 C 、浮动利率

D 、固定利率 E 、名义利率

8 、以借贷期内利率是否调整为标准,利率分为(CD )。

A 、市场利率 B 、官定利率 C 、浮动利率

D 、固定利率 E 、名义利率

9 、若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利率分为(CD )。

A 、市场利率 B 、官定利率 C 、名义利率

D 、实际利率 E 、固定利率

10 、利率自由化会(ABCD )。

A 、加剧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B 、促使借贷资金的有效分配

C 、提高借贷资金的使用效益 D 、把资金导向最有利的途径

E 、使国家对利率不再有任何干预和影响

三、判断分析题 (5 题 )

1 、一般来说,长期利率比短期利率高。

2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自由变化的利率。

3 、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也下降。

4 、市场经济的国家的利率政策是完全自由化的。

5 、利率对投资有重要的影响,利率越低越能够激发投资热情。

四、计算题 (2 题 )

1 、用 10 , 000 元投资于一个项目,年报酬率为 6% ,经过三年后的期终总金额为多少?

2 、某银行的某笔贷款,额度为 100,000 元,一年后的偿还额为 110,000 元,问其到期收益率为多少?

五、简答题( 5 题)

1 、如何认识利息的本质?

2 、利率的风险结构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 、决定和影响利率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 、现值的计算方法在经济领域有哪些用途?

5 、为什么说利率市场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


六、论述题( 2 题)

1 、如何评价几种利率决定理论?

2 、如何评价三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B 2 、 A 3 、 C 4 、 C 5 、 B 6 、 A 7 、 C

8 、 A 9 、 A 10 、 B

二、多项选择题

1 、 AB 2 、 AB 3 、 ABC 4 、 ABCD 5 、 ACE 6 、 BCD

7 、 AB 8 、 CD 9 、 CD 10 、 ABCD

三、判断分析题

1 、对。一般来说,期限越长的投资,未知因素越多,风险概率就越大,利率就越高;期限越短的投资,未知因素越少,利率就越低。

2 、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而并非自由变化,一般调整期为半年。

3 、错。债券价格与利率之间成负相关关系。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

4 、错。市场经济的国家虽然以市场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说没有政府的参与。以利率来说,虽说主要实行的是市场利率,利率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都出现过政府管制的现象,并非完全自由化。

5 、错。利率对投资有影响。一般来说,低利率有利于激发投资热情,但低利率也有一个限度,若利率太低,使投资者无利可图,这时的低利率对投资热情没有什么影响。

四、计算题

1 、由 S=P ( 1+r ) n 则 S=10000 ( 1+6% ) 3 → S=11910 (元)

2 、由 S=P ( 1+r ) n 或 P=S/ ( 1+r ) n

则 110000=100000 ( 1+r )

得 r=10%

五、简答题

1 、关于利息本质的论述,在西方经济学中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有不同的观点。西方经济学中对利息本质论述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亚当·斯密认为,借款人借款之后,可用于生产,也可用于消费,若用于生产,则利息来源于利润,若用于消费,则利息来源于地租等;西尼尔认为,利息是牺牲眼前消费,等待将来消费而得的报酬,或对节欲的报酬;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资金周转灵活性的报酬。但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利润的真实源泉,只有马克思才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利息来源于利润,由劳动者创造的利润。这才是利息的本质。

2 、影响利率风险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违约风险、证券的流动性、税收因素等。

3 、影响和决定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平均利润率、借贷资金的供求关系、社会经济运行周期、预期通货膨胀率、历史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4 、现值的计算方法不仅可用于银行贴现票据等类似业务方面,而且还有很广泛的运用领域,比如用来比较各种投资方案的优劣。用现值比较,使方案的选择更为准确。

5 、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出现与深入,竞争日益加强,利率管制越来越不适宜经济的发展要求,各个国家分别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形成了一股国际范围内的利率自由化倾向。

五、论述题

1 、答题要点:

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利率决定理论有三种: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它是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的变动能够使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这一理论忽视了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这是不恰当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货币影响利率,利率与实质因素、忍欲和生产率无关,利率是有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一理论完全否定了实质因素的影响,这是不对的,也不符合实际;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了前两者的观点,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应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决定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它弥补了古典利率理论的不足,把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考虑了进去,所以叫新古典利率理论。

2 、答题要点:

利率的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三种:预期理论、市场分割理论和优先聚集地理论。预期理论,它假定整个证券市场是统一的,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所以长期利率是该期内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数,这为证券市场上不同期限的证券利率的同向波动提供了解释但不能解释长期利率一般高于短期利率的现象;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各种证券之间毫无替代性,它们的市场是相互分割的、彼此独立的,因而各种证券的利率都只是由各自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彼此之间并无交叉影响,它能解释长期利率一般高于短期利率的现象,但无法解释不同期限证券利率的同向波动;优先聚集地理论,是前两种理论的综合,考虑了投资者的偏好,但这种偏好又不是绝对的,它能够较好地解释利率经常表现出来的期限结构现象。

第四章 商业银行

一、单项选择题

1 .外汇是(D )。

A .外国货币 B .可用于结清一国债权债务的外币

C .外国的钞票 D .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支付手段

2 .在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D )。

A .黄金输出点 B .黄金输入点 C .铸币平价 D .黄金输入点和输出点

3 .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D )决定。

A .货币含金量 B .波动不能超过规定幅度

C .中央银行 D .市场供求

4 .购买力平价理论表明,决定两国货币汇率的因素是(C )。

A .含金量 B .价值量 C .购买力 D .物价水平

5 .金本位制下,(A )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A .货币的含金量 B .物价水平 C .购买力 D .价值量

6. 远期汇率高于即期汇率称为(B )。

A .贴水 B .升水 C .平价 D 、议价

7 .动态外汇是指(C )。

A .外汇的产生 B .外汇的转移

C .国际清算活动和行为 D .外汇的储备

8 .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利率水平较高,则会导致(B )。

A .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上升 B .本币汇率上升,外币汇率下降

C .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 D .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下降

9 .通常情况下,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外汇汇率就会(B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 .不确定

10 .外汇投机活动会(D )。

A .使汇率下降 B .使汇率上升

C .使汇率稳定 D .加剧汇率的波动

二、多项选择题

1. 外国货币作为外汇的前提是(ABD )。

A .可偿性 B .可接受性 C .可转让性

D .可兑换性 E 、一致性

2 .在直接标价法下,使用的外币单位是(ACD )。

A .一 B . 十 C .百 D 、万 E 、百万

3 .我国规定外汇包括(ABCDE )。

A .外国钞票 B .外国铸币 C .外币有价证券

D .外币支付凭证 E .特别提款权

4 .一国货币对外币的汇率是(BD )。

A .两种货币的兑换 B .两种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

C .是国内物价水平的体现 D .本币内部价值的外在表现

5 .在直接标价法下,本币数额增加表示(DE )。

A .外币币值不变 B .本币升值 C .外汇汇率下降

D .本币汇率下降 E .外汇汇率上涨

6 .在间接标价法下,外币数额减少,表示(BC )。

A .本币币值不变 B .本币贬值 C .外汇汇率上涨

D .本币汇率上涨 E .外汇汇率下降

7 .在外汇市场上,汇率是经常变动的。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ABCD )。

A .利率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 B .国际收支和市场预期

C .各国国内物价上涨率的差异 D 、各国的宏观经济政策

E 、经营主体不同

8 .记帐外汇实际就是协定外汇或双边外汇。这种外汇未经货币发行国批准(ADE )。

A .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货币 B .可以自由兑换

C .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作用 D .并不能转给第三国使用

E. 不能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作用

9. 一国价格水平上涨,将会导致国际收支(B ),该国的货币汇率(D )。

A .顺差 B. 逆差 C .上升 D. 下降 E .不变

10. 传统的国际金融市场的特点是:(ACD )。

A .以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为经营主体 B .不受市场所在国的法律管辖

C .受市场所在国的法律管辖 D .称为在岸金融市场

E .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F. 以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为经营主体

三、判断分析题

1 、固定汇率制是指汇率在某一点上固定不变、绝对稳定的一种汇率制度。

2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受黄金输送点的限制。

3 .两种货币对内价值是形成汇率的基本依据。

4 .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外币折算的本国货币增多,说明本币汇率上升。

5 .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币升值。

四、简述题

• 什么是外汇?其基本特征有哪些?

• 金币本位制下,黄金输送点是如何影响汇率波动的?

•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 浮动汇率有哪些形式?

• 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五、论述题

• 分析浮动汇率制度的利弊。

2 .比较浮动汇率制度与固定汇率制度的优劣。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D 2 . D 3 . D 4 . C 5 . A 6.B 7 . C 8 . B

9 . B 10 . D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 . ACD 3 . ABCDE 4 . BD 5.DE 6 . BC

7 . ABCD 8 . ADE 9. ( B )( D ) 10. ACD

三、判断分析题

1. 错。 固定汇率制,是指两国货币具有法定兑换比率且基本保持固定,现实汇率只能围绕该比率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制度。并非意味着汇率的固定不变。当汇率跌至其下限或涨至其上限时,一国货币当局有义务加以维持。

2. 错。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是由市场供求决定;而在 金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 黄金输出和输入点。

3. 正确。从理论上说,两国货币所以能相互兑换,在于其具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如果一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发生变化如发生通货膨胀,其对外价值的指标 ---- 外汇汇率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外汇作为外汇市场上的一种商品,汇率有要因外汇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相应波动,从而导致一国货币对内价值与对外价值有可能在较长时期内有较大幅度的偏离。

4. 错。直接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需要比原来更多的本币才能兑换一定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国货币的币值上升,或本国货币的币值下降,通常称为外汇汇率上升。

5. 正确。间接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在间接标价法下,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折算的外币数量增多,说明本国货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升值或外币贬值。

四、简述题

1. 外汇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泛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这一概念通常用于各国管理外汇的法令中。狭义的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直接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外汇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普遍接受性、可偿性、可兑换性。

2. 在金币本位制下,汇率波动的界限是黄金输送点,最高不超过黄金输出点(即铸币平价加运费),最低不低于黄金输入点(即铸币平价减运费)。汇率的变动幅度是相当有限的,汇率是比较稳定的。

3.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1 )利率;( 2 )国际收支;( 3 )价格水平;( 4 )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4. 浮动汇率按照浮动程度可以分为:( 1 )自由浮动、管理浮动。若按浮动方式又可以分为:( 1 )单独浮动、钉住浮动、联合浮动。

5.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虽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或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稳定环境,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但它在建立之初就具有重大的内在缺陷。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指出,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若大量对外输出美元,就会导致美元自身的危机;若限制输出美元,则国际货币体系就会面临国际货币的数量短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内在缺陷,后来被称为特里芬难题。

五、论述题

1 .答题要点: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 浮动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2 )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 3 )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的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 )浮动汇率制度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 )浮动汇率制度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3 )浮动汇率制度有可能引发竟相贬值;( 4 )浮动汇率制度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2. 答题要点:

与固定汇率制度相比, 浮动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浮动汇率制度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2 )可以防止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 3 )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一国的内外均衡易于协调。

浮动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 )浮动汇率制度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 )浮动汇率制度助长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3 )浮动汇率制度有可能引发竟相贬值;( 4 )浮动汇率制度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

与浮动汇率制度相比, 固定汇率制度的有利方面主要表现在:( 1 )固定汇率制度更有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 )固定汇率制度使各国不易进行汇率的竟相贬值;( 3 )政府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就不能以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速度增加货币供应量。

固定汇率制度的弊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固定汇率制度不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 2 )固定汇率制度不能很好地经受国际游资的冲击,同时又必须持有大量的国际储备;( 3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不易协调内外经济均衡。

第五章 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


习题练习:
(一) 单项选择题:
(二) 多项选择题:
(三) 判断分析题:
1. 风险就是事态变化的不确定性。
2. 金融风险具有收益性特点。
3.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4. 金融风险只发生在个别国家,不会波及到其他国家。
(四) 简答题
1. 风险的特征
2. 金融风险的含义
3. 风险转移的方法及基本含义
4. 投资风险的成因
5. 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五) 论述题
1. 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
2. 对经济全球化状况下金融安全问题的思考

参考答案:
(一)
(二)
(三)判断分析题:
1.错
 不确定性是指结果发生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有利于行为主体也有可能不利于行为主体,只要结果存在波动,不确定性就存在;风险则是指不利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2.对
 金融风险的价值在于产生相应的收益。从这个意义上,对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将风险区别对待,要求承担了特定的风险种类和风险量的资产产生相应的效益。承担的风险愈高,预期的收益相对也愈高。 
3.对
 风险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外部条件的变化或分析对象自身的变化,都有可能需要重新评价原有的风险管理方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4.错
 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使得金融的风险范围也超越了国界。国际间资本的流动使金融危机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具有了可能性。
(四)简答 
1.风险的特征主要从风险的共性特征去思考:即风险的客观性;风险的普遍性;风险的复杂多样性;风险的偶然性;风险的必然性等。(以上每个特性需作简单的概述)
2.所谓金融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波动,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以及这种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损失发生的大小与损失发生的概率是金融风险的核心参量。
 对金融风险含义的思考还应包括: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动,预期收益率发生的偏差,以及在融资活动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资金、财产、信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3.风险转移是指付出一定的代价,将风险转移给他人的风险管理策略。其主要方法有:
(1)套期保值:是指一个已存在风险暴露的实体力图通过持有一种或多种与原有风险头寸相反的套期保值工具来消除该风险。
(2)保险:是指管理风险的个人或企业,通过支付保险费来转移风险,以避免可能的损失。
(3)分散投资:这是一种较常用的风险转移方法,即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分别购买股票、债券、或投资基金等,都可以达到风险转移的目的。
4.引发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政治、经济、道德及法律方面的因素。
 政治风险是指由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个人在内政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投资资本金和收益未来状况产生的不确定性。
 经济因素是投资风险的主要来源,它包括由证券发行人、市场、经济政策、利率、购买力以及外汇等变动导致的风险。
 道德风险是指发行证券的公司在公布的报表或资料中弄虚作假,欺骗投资者,从而造成证券投资的损失。
5.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有:价格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和政策风险等。(答题时需作简单概述)
(五)论述题
1.金融市场投资风险的管理应从以下方面去思考和分析:
(1)保持证券的流动性
(2)进行有效的证券组合
(3)套期保值措施
   (学生回答时要求展开和论述)
2.对经济全球化状况下金融安全问题的思考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必然趋势,这就为各国实施独立的经济政策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危机的可能性;
(2)各国经济金融相互影响、制约,为危机的扩大和蔓延提供了条件;
(3)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联合监管的相对落后,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加大了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学生在回答时要充分展开,并联系实际)

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当前,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D )。

A 、私人银行 B 、合伙组织的银行

C 、国家商业银行 D 、股份制银行

2 、 1694 年,(A )的建立,标志着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

A 、英格兰银行 B 、汉堡银行

C 、威尼斯银行 D 、阿姆斯特丹银行

3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是指(D )。

A 、资金来源业务 B 、存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资金运用业务

4 、以下业务中属于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是(C )。

A 、结算业务 B 、信托业务

C 、承诺业务 D 、代理业务

5 、目前,在商业银行的全部资金来源中占最大比例的是(B )。

A 、负债 B 、存款

C 、自有资本 D 、借款

6 、 从目前经营制度和业务范围看,(D)是实行分业银行制度的典型。

A 、英国 B 、德国

C 、美国 D 、中国

7 、商业银行资产在无损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是指(C )。

A 、负债的流动性 B 、经营的安全性

C 、资产的流动性 D 、经营的盈利性

8 、资产管理理论是以商业银行资产的(C )为重点的经营管理理论。

A 、盈利性与流动性 B 、流动性

C 、流动性与安全性 D 、安全性与盈利性

9 、对称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资产与负债的规模、结构和期限应相互协调平衡,要相互对称。这是一种建立在合理经济增长基础上的(B )。

A 、静态平衡 B 、动态平衡

C 、统一平衡 D 、绝对平衡

10 、反映商业银行某一时点上资产负债和其他业务(股东权益)的存量的财务报表是(C )。

A 、现金流量表 B 、损益表

C 、资产负债表 D 、财务状况变动表

二、多项选择题

1 、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ACD )。

A 、信用中介与支付功能 B 、社会福利与慈善功能

C 、信用创造与政策功能 D 、服务性功能

E 、政策调节与社会调节功能

2 、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ABCE )。

A 、服务范围日益扩大和银行业务全球化 B 、高新技术广泛应用

C 、证券化趋势明显和金融监管放松 D 、盈利水平越来越高

E 、经营风险逐渐加大

3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ACE )。

A 、安全性 B 、社会性

C 、流动性 D 、政策性

E 、盈利性

4 、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阶段,具体又经历了(ACD )三个阶段。

A 、商业性贷款理论 B 、负债管理理论

C 、转移理论 D 、预期收入理论

E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5 、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主要经历了(BDE )等阶段。

A 、商业性贷款理论 B 、资产管理理论

C 、预期收入理论 D 、负债管理理论

E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6 、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由(ACE )等组成。

A 、存款负债 B 、资本负债

C 、借入负债 D 、现金负债

E 、结算中的负债

7 、商业银行的资产主要是由(ABE )等组成。

A 、现金资产与汇差资产 B 、贷款资产与证券资产

C 、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 D 、现金资产与股票资产

E 、固定资产

8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主要有(ABCE )。

A 、贷款承诺与贷款销售 B 、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

C 、远期与互换 D 、委托收款与财务管理

E 、开立备用信用证

9 、商业银行的外部风险主要有(ABE )。

A 、国家风险与政策风险 B 、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

C 、决策风险与资本风险 D 、宏观风险与微观风险

E 、法律法规风险

10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是(ABE )。

A 、正常类与关注类 B 、次级类与可疑类

C 、呆帐类与呆滞类 D 、正常类与逾期类

E 、损失类

三、判断分析题

1 、货币经营业一旦从事存款业务,便转化成为商业银行。

2 、在准备金制度和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创造信用量。

3 、从某种程度上讲,单元制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4 、商业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具有刚性特征。

5 、商业银行的风险回避就是放弃做有风险的业务。

四、简答题

1 、商业银行的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为何会发生变化?

2 、为什么说商业银行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其特殊性表现在哪儿?

3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的联系与区别在哪里?

4 、商业银行的风险种类有哪些?

5 、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步骤是怎样的?

五、论述题

1 、为什么比尔·盖茨会说传统的商业银行在二十一世纪是一群将要灭绝的恐龙?他的这句话有道理吗?

2 、 1998 年,我国为何要采用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法,这种风险分类法在使用中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D 2 、 A 3 、 D 4 、 C 5 、 B

6 、 D 7 、 C 8 、 C 9 、 B 10 、 C

二、多项选择题

1 、 A C D 2 、 A B C E 3 、 A C E 4 、 A C D

5 、 B D E 6 、 A C E 7 、 A B E 8 、 A B C E

9 、 A B E 10 、 A B E

三、判断分析题

1、错。应该是货币经营业一旦从事贷款业务,便转化成为商业银行。

2、错。应该是在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商业银行才可以创造信用量。

3、错。单元制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因为它不利于银行资本的集中,也会削弱商业银行向外部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4、对。就是具有刚性特征,因为客户何时存款、何时取款,存取多少,商业银行都是不能预测和左右的,必须无条件的支付,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5、错。商业银行的风险回避并非就是放弃有风险的业务,而去做无风险的业务。而是放弃那些商业银行不熟悉的、没有把握或不具备相当条件和能力去经营与控制的风险业务。

四、简答题

1、传统的商业银行的概念是指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为基本业务的、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企业。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也在不断的变革,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商业银行就是运用公众资金、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并在经济生活中起多方面作用的金融服务企业。

变化的原因在于市场的环境在变,客户的需求在变、资金的运作规律也在变,商业银行要想在新的市场中获胜,必须不断的适应环境、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供市场所需要的、具有竞争力的、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金融业务与金融服务。

2、首先,商业银行是一个企业,是以最小的投入来获取最大的回报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但是,商业银行又是一个特殊的企业,其特殊性体现在:它经营的商品是特殊的商品——货币,而货币又是一种国民经济的综合变量,其变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同时,商业银行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如信用中介功能、支付功能、信用创造功能、政策调节功能、服务功能等,这些功能的发挥,使其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比一般的企业大得多。

3、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极易混淆。

其联系是:二者都不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二者有的业务也不占用银行的资金、银行在当中发挥代理人、被客户委托的身份;收入来源主要是服务费、手续费、管理费等。其区别是:中间业务更多的表现为传统的业务,而且风险较小;表外业务则更多的表现为创新的业务,风险较大,这些业务与表内的业务一般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表内的业务。

4、商业银行的风险如果从内部和外部的角度划分,其风险的种类主要有:

外部风险:政策风险、利率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国家风险等;

内部风险:资本风险、决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结构性风险、经营性风险等。

5、商业银行在经营的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正视现实、提前做好各种防范工作,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处置的步骤是:风险的预防、风险的回避、风险的分散、风险的转移、风险的补偿等。

(五)论述题:

1、比尔·盖茨的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金融一体化、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客户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如果还是按照传统商业银行的概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商业银行的路必将越走越窄,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不断的创新,创造出市场欢迎的、客户需求的金融服务与金融产品,使自己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2、1998 年,我国从西方发达国家引进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当时,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的银行破产,我国随时可能被波及。而那时我国商业银行使用的“一逾双呆”的贷款分类法非常不科学,也没有与国际惯例接轨,为了了解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真实状况,我国也必须对贷款进行科学的分类。

新的贷款五级分类法其意义在于: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信贷文化、有助于商业银行的会计部门全面、真实地反映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助于呆帐准备金制度的建立、有助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管理、以及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



习题练习
 

单项选择题

1、在金融创新中,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是( )创新。

A、金融制度 B、金融观念 C、金融工具 D、金融机构

2、金融管制的核心内容是( )。

A、价格管制 B、规模管制 C、利率管制 D、期限管制

3、交易双方同意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日期,按事先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售出既定数量的某种资产协议的金融工程工具,称之为( )。

A、金融期权 B、金融期货 C、远期金融工具 D、互换

4、交易双方在未来特定日期或期限内,按事先协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金融商品的合约的金融工具,称之为( )。

A、金融期权 B、金融期货 C、远期金融工具 D、互换

5、一种以提供选择权的交易合约,购买合约的人可以获得一种在指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力,这种金融工程工具称之为( )。

A、金融期权 B、金融期货 C、远期外汇合约 D、远期利率协议

6、一种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日彼此交换所要支付的利息或本金的金融交易,称之为( )。

A、 远期利率协议 B、远期外汇综合协议 C、外汇期货 D、互换业务

7、一个已存在风险暴露的经济主体,力图通过持有一种或多种与原有风险头寸相反的金融工具来消除该风险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 、投机 B、互换 C、 套利 D、套期保值

8、一些人希望通过对市场某些特定走势的预测来对市场未来的变化进行赌博以获利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 互换 B、 套利 C、 投机 D、投资

9、利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有内在联系的金融工具之间的价格背离来获取利润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 套期 B、 套利 C、投机 D、 投资

10、对一项特定的交易或风险暴露的特征重新进行构造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

A、 套利 B、投机 C、 套期保值 D、构造组合


多项选择题

1、美国1991年出版的《银行词典》中指出,金融创新应包括的方面有( )。

A、技术创新 B、 风险转移创新 C、观念创新

D、 信用创造的创新 E、 产生股权的创新

2、你能指出下列哪些学说是西方经济学家的金融创新学说吗?( )。

A、 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 B、凯恩的“自由—管制的博弈”

C、 希克斯、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D、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E、 制度学派的创新理论

3、世界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是( )。

A、 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 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

C、 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变 D、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的回流

E、 国际债务危机

4、世界金融创新的动力是( )。

A、 货币体系的转变 B、 金融管制的放松 C、 通货膨胀的压力

D、 国际债务危机 E、 科学技术的进步

5、按金融创新的主体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 )等类型。

A、市场主导型金融创新 B、机构主导型金融创新 C、政府主导型金融创新

D、银行主导型金融创新 E、客户主导型金融创新

6、按创新的动因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 )等类型。

A、逃避管制的金融创新 B、规避风险的金融创新 C、追逐利润的金融创新

D、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 E、迎合理财需求的金融创新

7、按创新的内容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 )等类型。

A、 金融工具创新 B、 金融机构创新 C、 金融观念创新

D、 金融制度创新 E、 金融管制创新

8、逃避金融管制型的金融创新主要包括( )。

A、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与自动转账服务账户

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与货币市场存单

C、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D、信用证与担保保函

E、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

9、规避风险型的金融创新主要有( )。

A、浮动利率金融工具 B、金融期货与金融期权 C、远期利率协议与互换交易

D、金融资产证券化 E、银行债权转股权

10、技术推动型的金融创新主要有( )。

A、 POS机 B、信用卡与支票卡 C、计账卡与智能卡

D、自动柜员机 E、IP卡与IC卡

11、迎合理财需求的金融创新主要有( )。

A、货币市场共同基金 B、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C、货币市场存单

D、现金管理账户 E、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12、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方面的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包括( )。

A、利率管制导致的创新 B、流动性创新 C、安全性创新

D、便利客户创新 E、业务限制导致的创新

13、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方面的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包括( )。

A、贷款规模扩大带来的创新 B、放松管制带来的创新 C、利率管制导致的创新

D、信用控制导致的创新 E、便利客户的创新

14、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包括( )。

A、同业拆借市场的融资票据 B、农副产品的定额支票 C、银行卡

D、担保业务 E、信托投资公司的信托、租赁、咨询和证券业务等

15、中国资本市场本身作为一种融资制度创新,目前,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金融工具有( )。

A、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B、股票 C、债券 D、开放式基金 E、基金

16、金融创新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为金融机构拓展生存空间 B、扩大货币供应量 C、使投资者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D、降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E、使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

17、金融工程学研究的范围应该包括( )。

A、数量分析与组合设计 B、新型金融工具的研究与开发

C、设计新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策略 D、构筑更完善的金融体系

E、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18、金融工程学的特点是( )。

A、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B、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C、是金融的数量化与组合化 D、是金融的产业化与工程化

E、是金融创新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19、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 )几方面。

A、期权 B、投机 C、套利 D、套期保值 E、构造组合



(三) 判断分析题
1. 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风险都可以通过保险方式来转移。
2. 信托的实质是将责任和利益分开。
3. 现代租赁业务具有融资功能。
4. 财务公司,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管理财务的部门。
5. 政策性金融机构同样要遵循同商业性金融机构一样的融资原则。
(四) 简答题
1. 投资银行的重要作用
2. 信用合作社的基本准则
3. 保险公司的特点
4. 现代租赁的特征
5.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
(五) 论述题
1. 试比较分析传统商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
2. 试阐述分析投资基金在全球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
(一) 单项选择
(二) 多项选择
(三) 判断分析题
1. 错。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但并非所有风险都可以通过保险方式予以转移。保险公司能够提供保险的风险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可保险不具有投机性;必须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知性;必须是大量的、分散的、同质的。
2. 对。信托的实质是将责任和利益分开,承担财产管理责任的人即受托人并不享受利益,而享受财产利益的人却不承担管理责任。信托也因此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广受欢迎的财产管理制度。
3. 对。现代租赁业务可包含多项功能,其融资功能是重要的一项。与银行信贷的融资功能相比,租赁融资还具有某些特殊的优势,如租赁可以为承租人提供百分之百的融资,而银行贷款一般不是全额融资;另外,有些租赁融资还可以享受税收上的优惠等。
4. 错。财务公司也叫金融公司,它是指一类通过出售商业票据,发行股票或债券以及向商业银行借款等方式来筹集资金,并用于向购买汽车、家具等大型耐用消费品的消费者或小型企业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
5. 错。政策性金融机构既不同于中央银行,也不同于商业银行,它的特征之一就是遵循特殊的融资原则,比如特殊的融资条件或资格,或者是特别的优惠性。
(二) 简答题
1. 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上承担了金融中介的主要角色,使得资本供给者与资本需求者的金融交易得以顺利进行。投资银行在媒介资本供求双方的过程中,发挥了咨询、策划与操作的中介作用,并为筹资的成功提供法律上和技术上的支持,从而发挥了直接融资的功能。更进一步来看,投资银行通过其直接融资功能的发挥,促进了一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产业集中和结构调查,对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信用合作社是由个人集资联合组成,以互利为主要宗旨的合作金融组织。信用组织的基本准则在于:入社和退社实行自愿原则;每个成员都应提供一定数额的股金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实行民主管理,社员具有平等的权利;信用合作社的盈利主要用于业务的发展和增进社员福利等。
3. 保险公司办理的保险业务是在社会经济互助原则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补偿制度,保险业务计算的基础是概率论,因此,保险分摊补偿的方法是科学合理的;保险的补偿是通过集合多数经济单位共同筹集资金,建立集中的保险基金来实现的;保险合同是在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下签订的,受国家法律的保护;保险公司是经济法人,实行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
4. 现代租赁的特征表现在:(1)融资租赁一般涉及三方互相关联的当事人,即出租人、承租人、供货商,并由买卖和租赁两份合同构成;(2)拟租赁的设备由承租人自行选定;(3)全额清偿;(4)不可解约性;(5)在租赁期内租赁物品的使用权属于承租人,但从法律角度讲,租赁物品的所有权始终属于出租人。
5.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特征:
(1) 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出资创立、参股或扶植;
(2) 不以营利或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3) 具有特定而有限的业务领域和对象;
(4) 遵循特殊的融资原则;
(5) 依据某种特定的法律法规。
(六) 论述题:
1. 该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
(1) 就业务范围而言;
(2) 就功能而言。
2. 该题从以下方面论述:
(1) 投资基金实行专家管理制度;
(2) 投资基金将分散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
(3) 投资基金流动性强,变现性好;
(4) 投资目标与基本策略都是预先规定好的,不能随意改变;其操作的透明度相对较高,回报率也较为可观。

第八章 金融监管机构

一、单项选择题

1 、金融监管机构按大类可分为证券、保险 (B ) 监管机构。

A 信托 B 银行 C 金融 D 基金

2 、公共利益监管理论假设监管服务于(A )。

A 社会公众利益 B 消费者利益 C 集团利益 D 被监管者利益

3 、《美国金融现代化法案》实施于(B )年。

A1998 B 1999 C 2000 D1997

4 、依法监管原则指( A)。

A 金融监管必须依法而行 B 金融机构必须依法经营 C 金融运行必须依法管理 C 金融调控必须依法操作

5 、商业银行设立必须达到法定最低资本额的目的是(D )。

A 保护存款人利益 B 维护银行体系稳定 C 保障商业银行利益与维护银行体系稳定

D 保护存款人利益与维护银行体系稳定

6 、存款保险标的范围一般包括(A )。

A 本国货币存款与外币存款 B 银行间同业存款与外币存款 C 大额定期可转让存单存款于本国货币存款 D 本国货币存款 与 银行间同业存款

7 、证券市场监管模式的集中立法管理型以(B )为典型。

A 中国 B 美国 C 英国 D 德国

8 、中国证监会是国务院(A )。

A 直属事业单位 B 所属企业单位 C 直属经营单位 D 所属信息单位

9 、偿付能力指(B )。

A 保险公司偿还能力 B 保险公司偿还到期债务能力 C 保险公司最低偿付能力 D 保险公司实际偿付能力

10 、国外保险监管机构的设置分为直属政府的保险监管机构与(C )两种情况。

A 政府保险机构 B 商业保险机构 C 政府直属机构下设的保险监管机构 D 跨国的保险监管机构

二、多项选择

1 、保险监管方式通常有(ACD )。

A 公式方式 B 公开方式 C 规范方式 D 实体方式 E 市场方式

2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ABCD )。

A 宏观经济环境 B 监管法规 C 自然环境 D 保险公司自身经营发展战略 D 利率水平

3 、西方国家证券市场监管内容涉及(ABCD )。

A 证券市场监管模式 B 证券法中的核心原则 C 证券发行管理 D 证券交易管理 E 证券信息规模

4 、注册制适用于(AB)国家和地区。

A 证券市场成熟 B 投资者素质较高 C 证券市场尚未成熟 D 投资盛行 E 证券品种较少

5 、各国证券市场管理体制一般有(ABC)。

A集中立法型  B自律管理型  C分级管理型  D政府干预型  E市场调节型

6、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目的有( AB   )。

 A单一目的  B双重目的  C安全目的  D稳定目的  E效率目的

7、商业银行业务营运监管包括(ABCD    )。

 A资本充足条件监管  B商业银行清偿能力管理  C商业银行贷款集中程度管理 D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管理  E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管理

8、金融监管的原则主要有(ABCDE    )。

 A依法监管原则  B适度竞争原则  C自我约束原则  D综合性管理原则  E社会经济效益原则  

9、《巴塞尔协议》将银行资本划分为(AC    )两档。

 A核心资本  B公开准备金  C附属资本  D未公开的准备金  E资产重估准备金

10、监管辩证论从动态角度解释了监管过程中( AC  )与(   )相互作用的机制。

 A政治力量  B利益集团  C经济力量  D金融机构  E被监管者

三、判断分析

• 金融监管总能够有效保护公众利益和消费者利益。

• 保证金融机构的正常经营活动是金融监管的总体目标。

•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同于1988年 《巴塞尔协议》。

• 会计内部控制要求即商业银行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要求的全部内容。

• 监管证券交易所即检查监督证券交易所。

四、简要回答

• 美国证券法中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 各国保险监管机构监管保险条款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

• 证券流通市场监管内容主要有那几个方面?

• 中国银监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 制定《巴塞尔协议》的目的是什么?

五、论述

• 试述《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产生背景与主要内容。

• 试述中国证券监管体制的形成与中国证监会的职责。



参考答案

一、1、B  2、A  3、B  4、A  5、D  

6、A  7、B  8、A  9、B  10、C

二、1、ACD  2、ABCD  3、ABCD   4、AB  5、ABC

6、AB   7、ABCD  8、ABCDE  9、AC  10、AC

三、1、错误。理由:公公利益监管理论认为,(1)监管过程存在大量直接成本和社会经济净损失;(2)监管替代市场机制的效率较低。

2、错误。理由:维持一个稳定、健全、高效的金融制度才是金融监管的总体目标。

• 错误,理由:新资本协议内容要更加广泛、复杂,且有许多重大创新,如在规定最低资本充足率外,还增加了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和信息批女要求,由此构成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 错误、理由:商业银行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还涉及其他方面,如对授信业务内部控制的要求、对资金业务内部控制的要求。

• 错误、理由:除对证券交易所进行检查监督外,还须充分发挥证券交易所的自律性监管作用。

四、1、公开原则及其要求;反欺诈制度及其要求;禁止内幕交易及其要求。

2、维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投保人所处的地位相对保险人较为被动。

3、监管证券交易所;监管证券商;监管上市公司。

4、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办法;起草有关法律法规;审批相关机构设立、变更、终止及其业务范围;实施相关监管;等。

• 加强国际银行体系健康发展;协调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间的竞争。

五、1、(1)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银行系统弱点的暴露及其对各国、世界金融稳定的威胁;(2)主要内容:对银行监管法规、监管机构责权的规定;对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界定、银行审批程序与银行重大事项的规定;跨国银行业监管要求;等。

2、(1)形成: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由分散到集中的历程;(2)职责:按国务院授权履行管理职能,依法规统一监管全国证券、期货业。具体职责。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单项选择题
1、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C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D )。
A、M和V短期内稳定 B、T和P短期内稳定
C、P和V短期内稳定 D、T和V短期内稳定
3、在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中( A)。
A、商品的价格决定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
B、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决定商品价格
C、商品价格在流通中形成
D、商品价格由货币流通速度决定
4、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B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5、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C )。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C、以上都不是
6、流动性陷阱是指(A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7、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A )。
A、机会成本的存在 B、交易成本的存在
C、时间因素的影响 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
8、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D )。
A、当期收入 B、过去的收入 C、未来的收入 D、恒久收入
9、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B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现。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0、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C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现。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二、多项选择题
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BC )。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
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
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
2、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ABC )的货币数量。
A、交易媒介 B、支付手段 C、价值贮藏 D、价值尺度 E、流通手段
3、马歇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其财产和收入(ABC )。
A、以货币形式持有获得利益
B、进行投资获得收益
C、用于消费获得享受
D、以实物形式持有
E、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
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ACD )
A、交易性动机 B、储藏性动机 C、预防性动机 D、投机性动机 E、投资性动机
5、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BCD )
A、各种金融资产 B、恒久收入和财富结构 C、各种资产预期收益率和机会成本 D、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E、各种有价证券
6、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有(BCD )
A、恒久收入 B、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C、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D、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E、各种有价证券
三、判断分析题
1、货币需求的模糊性为货币控制带来了困难。
2、货币等同于效率。
3、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一样,研究的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
4、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5、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变量是一样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
2、什么是流动性陷阱?什么是古典区域?
3、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5、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 C 2 、 D 3 、 A 4 、 B 5 、 C 6 、 A 7 、 A 8 、 D9 、 B 10 、 C

二、多项选择题

1 、 BC 2 、 ABC 3 、 ABC 4 、 ACD 5 、 BCD 6 、 BCD

三、 判断分析题

1 、正确。货币需求存在既定与不定,既定的一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有一个确定的货币需求量;不定的一面表现为,现有技术水平、现有的知识还无法准确界定这个量;货币需求的既定与不定,决定了货币需求存在着模糊性,从而为货币控制带来了困难

2 、错误。货币不是现实的生产要素,而只是推动现实的生产要素和组合要素。货币对一个社会的作用不在于财富的增加,而在于整个社会经济运作的效率。因此,就社会而言,对货币的需求并不是需要货币本身,而是需要货币为社会所提供的效率。作为价值的符号,作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有一个量的限制。这个量要能够满足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需求,同时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并不是任意的货币都等同于效率,而应是适度货币才等同于效率。

3 、错误。 尽管从形式上看,现金交易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相差无几,并且皆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为物价变动的原因,但是,两者仍然存在以下区别:

( 1 )现金交易说的研究对象为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流量;现金余额说强调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

( 2 )现金交易说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现金余额说重视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和贮藏的功能,把货币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

( 3 )现金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金融体制等客观因素,忽略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的主观意志;现金余额说强调人们主观的资产选择行为、人的意志、预期、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为以后的货币需求理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和契机。

4 、错误。 弗里德曼认为,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之分。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由于人力财富不能像非人力财富那样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买卖以转化成收入或其他资产,因此,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反之,货币需求将会下降。

5 、错误。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为即期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变量是不一样的。

四、简述题

1 、答:经济意义上的货币需求包含三点内容:( 1 )需求能力与需求愿望的结合;( 2 )需求能力可理解为占有货币对应的收入、借款或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 3 )需求愿望可理解为需求主体经济利益决定的各种动机与行为。对于货币的需求,是需要货币所能够执行的种种职能。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要用于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的货币数量。

2 、答: 流动性陷阱是指因为当利率底至最低点时,人们会一致认为利率将迅速上升,此时持有债券价格会因债券价格下跌而蒙受资本损失。于是,人们在此时普遍要以货币形式来持有全部资产,而不以债券形式持有全部资产。此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降低,因为利率已经低到极点,预期利率会上涨。因而增加的货币存量都被自愿贮存了,货币需求成为完全弹性,犹如无底洞一般,流动性陷阱的名称即由此得来。

古典区域是与流动性陷阱相反的情况。它是指当利率水平到达最高点时,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即将下跌,债券价格会上涨,因而持有债券能获得资本利得。这与古典经济理论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极为相似 — 没有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古典区域的称谓即由此得来。

3 、答: 尽管从形式上看,现金交易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相差无几,并且皆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为物价变动的原因,但是,两者仍然存在以下区别:

( 1 )现金交易说的研究对象为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流量;现金余额说强调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

( 2 )现金交易说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现金余额说重视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和贮藏的功能,把货币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

( 3 )现金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金融体制等客观因素,忽略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的主观意志;现金余额说强调人们主观的资产选择行为、人的意志、预期、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为以后的货币需求理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和契机。

4 、答: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理论的要点如下:

( 1 )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

( 2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 3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 4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 5 )凯恩斯得出货币需求函数 Md/P=f ( i , Y )

( 6 )凯恩斯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将货币通过利率与投资、就业以及国民收入等经济因素联系起来的。

( 7 )凯恩斯也指出,通过变动货币供应而控制利率的做法在产业周期的特殊阶段也是无效的。提出了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的理论。

5 、答: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同理:

( 1 )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 2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 3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数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根据以上分析,弗里德曼得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

M/P=f(y , w ; rm , rb , re ; Ldp/Pdt ; u)


五、论述题

1 、答:( 1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到货币需求的函数: Md/P=f ( i , Y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中央银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 2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重要意义是:将利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率将货币供求与商品总供求联接起来,从而分析货币市场的供应变化是如何影响商品市场供求变化的。其政策意义在于:在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疲软、就业不足的情况下,一国的货币当局完全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诱使企业家扩大投资和出口,刺激人们消费,减少其货币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在利率降至某一水平的“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供应无论怎样增加,都会被流动性偏好所吸收,从而使货币当局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完全失效,这时适时地启动财政政策是必要的。相反在整个社会总需求过大,经济过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货币当局完全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使经济回归到理性状态。

第九章 货币需求

一、单项选择题
1、剑桥方程式中的M研究的是( )。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 B、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C、执行价值储藏职能的货币 D、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
2、费雪在交易方程式中假定( )。
A、M和V短期内稳定 B、T和P短期内稳定
C、P和V短期内稳定 D、T和V短期内稳定
3、在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理论中( )。
A、商品的价格决定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
B、流通中的货币必要量决定商品价格
C、商品价格在流通中形成
D、商品价格由货币流通速度决定
4、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货币是因为货币( )。
A、是最好的价值储藏手段
B、具有最强的流动性
C、可以满足人们的投资需求
D、是最好的金融资产
5、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受利率影响的货币需求是( )。
A、交易性货币需求 B、预防性货币需求
C、投机性货币需求 C、以上都不是
6、流动性陷阱是指( )。
A、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B、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上升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C、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
D、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将下降时,愿意持有债券而不愿持有货币
7、在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发展中,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交易性货币是因为( )。
A、机会成本的存在 B、交易成本的存在
C、时间因素的影响 D、非流动性成本的存在
8、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收入是指( )。
A、当期收入 B、过去的收入 C、未来的收入 D、恒久收入
9、鲍莫尔的存货模型是对凯恩斯(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现。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10、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是对凯恩斯( )的货币需求理论的重大发现。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谨慎动机

二、多项选择题
1、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是稳定的,是因为从实证的研究中他得出( )。
A、利率的变动是稳定的
B、利率经常波动,但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很低
C、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很高,但恒久收入本身稳定
D、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和收入的影响
E、货币需求受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影响
2、货币需求是指一定时间内,一定条件下,整个社会需要用于执行( )的货币数量。
A、交易媒介 B、支付手段 C、价值贮藏 D、价值尺度 E、流通手段
3、马歇尔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其财产和收入( )。
A、以货币形式持有获得利益
B、进行投资获得收益
C、用于消费获得享受
D、以实物形式持有
E、以有价证券形式持有
4、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有( )
A、交易性动机 B、储藏性动机 C、预防性动机 D、投机性动机 E、投资性动机
5、弗里德曼把影响货币需求量的诸因素划分为( )
A、各种金融资产 B、恒久收入和财富结构 C、各种资产预期收益率和机会成本 D、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E、各种有价证券
6、弗里德曼货币需求函数中的机会成本变量有( )
A、恒久收入 B、实物资产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C、债券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D、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 E、各种有价证券
三、判断分析题
1、货币需求的模糊性为货币控制带来了困难。
2、货币等同于效率。
3、剑桥方程式与交易方程式一样,研究的都是交易性货币需求。
4、弗里德曼认为,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会下降。
5、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变量是一样的。

四、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需求?
2、什么是流动性陷阱?什么是古典区域?
3、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4、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5、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政策主张。

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 C 2 、 D 3 、 A 4 、 B 5 、 C 6 、 A 7 、 A 8 、 D9 、 B 10 、 C

二、多项选择题

1 、 BC 2 、 ABC 3 、 ABC 4 、 ACD 5 、 BCD 6 、 BCD

三、 判断分析题

1 、正确。货币需求存在既定与不定,既定的一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运行有一个确定的货币需求量;不定的一面表现为,现有技术水平、现有的知识还无法准确界定这个量;货币需求的既定与不定,决定了货币需求存在着模糊性,从而为货币控制带来了困难

2 、错误。货币不是现实的生产要素,而只是推动现实的生产要素和组合要素。货币对一个社会的作用不在于财富的增加,而在于整个社会经济运作的效率。因此,就社会而言,对货币的需求并不是需要货币本身,而是需要货币为社会所提供的效率。作为价值的符号,作为一种提高效率的工具,社会对货币的需求有一个量的限制。这个量要能够满足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需求,同时能够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所以,并不是任意的货币都等同于效率,而应是适度货币才等同于效率。

3 、错误。 尽管从形式上看,现金交易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相差无几,并且皆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为物价变动的原因,但是,两者仍然存在以下区别:

( 1 )现金交易说的研究对象为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流量;现金余额说强调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

( 2 )现金交易说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现金余额说重视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和贮藏的功能,把货币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

( 3 )现金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金融体制等客观因素,忽略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的主观意志;现金余额说强调人们主观的资产选择行为、人的意志、预期、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为以后的货币需求理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和契机。

4 、错误。 弗里德曼认为,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之分。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由于人力财富不能像非人力财富那样可以随时在市场上买卖以转化成收入或其他资产,因此,当人力财富在总财富中所占比例较高时,人们的货币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反之,货币需求将会下降。

5 、错误。在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为即期的实际收入水平。而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则是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所以在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中,收入变量是不一样的。

四、简述题

1 、答:经济意义上的货币需求包含三点内容:( 1 )需求能力与需求愿望的结合;( 2 )需求能力可理解为占有货币对应的收入、借款或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 3 )需求愿望可理解为需求主体经济利益决定的各种动机与行为。对于货币的需求,是需要货币所能够执行的种种职能。 货币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对货币需要用于执行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和价值贮藏的货币数量。

2 、答: 流动性陷阱是指因为当利率底至最低点时,人们会一致认为利率将迅速上升,此时持有债券价格会因债券价格下跌而蒙受资本损失。于是,人们在此时普遍要以货币形式来持有全部资产,而不以债券形式持有全部资产。此时,货币供给的增加并不能使利率降低,因为利率已经低到极点,预期利率会上涨。因而增加的货币存量都被自愿贮存了,货币需求成为完全弹性,犹如无底洞一般,流动性陷阱的名称即由此得来。

古典区域是与流动性陷阱相反的情况。它是指当利率水平到达最高点时,人们普遍预期利率即将下跌,债券价格会上涨,因而持有债券能获得资本利得。这与古典经济理论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极为相似 — 没有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古典区域的称谓即由此得来。

3 、答: 尽管从形式上看,现金交易方程式与现金余额方程式相差无几,并且皆认为货币量的变动为物价变动的原因,但是,两者仍然存在以下区别:

( 1 )现金交易说的研究对象为一段时间内的货币流量;现金余额说强调的是在某一特定的时点上,人们持有的货币存量,。

( 2 )现金交易说重视货币的交易媒介的功能;现金余额说重视的是货币的资产功能和贮藏的功能,把货币当成保存资产或财富的一种手段。

( 3 )现金交易说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金融体制等客观因素,忽略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上的主观意志;现金余额说强调人们主观的资产选择行为、人的意志、预期、心理因素的作用,这为以后的货币需求理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和契机。

4 、答: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的分析是从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开始的。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流动性编好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的资产的欲望。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因此,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其理论的要点如下:

( 1 )货币需求是指特定时期公众能够而且愿意持有的货币量,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

( 2 )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是基于三种动机,即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 3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 4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 5 )凯恩斯得出货币需求函数 Md/P=f ( i , Y )

( 6 )凯恩斯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是将货币通过利率与投资、就业以及国民收入等经济因素联系起来的。

( 7 )凯恩斯也指出,通过变动货币供应而控制利率的做法在产业周期的特殊阶段也是无效的。提出了流动性陷阱与古典区域的理论。

5 、答:弗里德曼将货币看作是资产的一种形式,用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理论来分析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消费选择理论认为,消费者在选择消费品时,须考虑三类因素:收入,这构成预算约束;商品价格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同理:

( 1 )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第一类因数是预算约束,也就是说,个人所能够持有的货币以其总财富量为限。并以恒久收入作为总财富的代表。恒久收入是指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收入的平均数,即长期收入的平均数。弗里德曼注意到在总财富中有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人力财富是指个人获得收入的能力,非人力财富即物质财富。弗里德曼将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率作为影响人们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变量。

( 2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二类因数是货币及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包括货币的预期收益率、债券的预期收益率、股票的预期收益率、预期物价变动率。

( 3 )影响货币需求的第三类因数是财富持有者的偏好。

根据以上分析,弗里德曼得到实际货币需求函数为:

M/P=f(y , w ; rm , rb , re ; Ldp/Pdt ; u)


五、论述题

1 、答:( 1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主要内容。 凯恩斯认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通过对人们持有闲置货币是为了在利率变动中进行债券的投机以获取利润的前提下进行的分析,得出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是市场利率的减函数,从而得到货币需求的函数: Md/P=f ( i , Y )。根据凯恩斯的分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正常利率,人们通过对比心中的正常利率,预期市场利率的升降。一般情况下,市场利率与债券价格成反向变动。当市场利率较低,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时,则抛售债券而持有货币;反之则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当利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整个经济中所有的人都预期利率将上升,从而所有的人持有货币而不愿持有债券,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将趋于无穷大。若中央银行继续增加货币供给,将如数被人们无穷大的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所吸收,从而利率不再下降,这种极端情况即所谓的“流动性陷阱”。

( 2 )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重要意义是:将利率作为影响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通过利率将货币供求与商品总供求联接起来,从而分析货币市场的供应变化是如何影响商品市场供求变化的。其政策意义在于:在整个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疲软、就业不足的情况下,一国的货币当局完全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诱使企业家扩大投资和出口,刺激人们消费,减少其货币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而在利率降至某一水平的“流动性陷阱”区域,货币供应无论怎样增加,都会被流动性偏好所吸收,从而使货币当局企图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降低利率刺激投资的政策完全失效,这时适时地启动财政政策是必要的。相反在整个社会总需求过大,经济过热,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时,货币当局完全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来使经济回归到理性状态。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单项选择题
1、各国中央银行确定货币供给口径的依据是(A )。
A、流动性 B、安全性 C、效益性 D、周期性
2、现阶段中国货币供应量中M2减M1是(C )。
A、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流通中现金
3、货币供给量是一个(D )。
A、动态的流量概念 B、动态的存量概念
C、静态的流量概念 D、静态的存量概念
4、超额准备金等于(D )。
A、库存现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B、法定存款准备率×库存现金
C、法定存款准备率×存款总额
D、存款准备金—法定存款准备金
5、流通中现金加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构成(B )。
A、M0 B、M1 C、M2 D、M3
6、M1加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加居民储蓄存款构成(B )。
A、 狭义货币供应量 B、广义货币供应量
C、准货币 D、货币供应量
7、超额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数量关系是(C )。
A、前者=后者 B、前者>后者
C、前者<后者 D、不确定
8、如果(C ),那么法定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相等。
A、e>0 B、e<0 C、e=0 D、不确定
9、如果原始存款为20万,派生存款为60万,则K为(C )。
A、2 B、3 C、4 D、5
10、如果法定准备金为13万,超额准备金为7万,则实际准备金为(A )。
A、20万 B、6万 C、13万 D、6万
11、如果K=4,r=10%,则C为(B )。
A、10% B、15% C、20% D、25%
12、内生变量是指( A)。
A、 由经济因素决定 B、 由非经济因素决定
C、 由政策因素决定 D、由人为因素决定性
13、基础货币等于(C )。
A、 通货+存款货币 B、 存款货币+存款准备金
C、通货+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派生存款
14、在存款总额一定的情况下,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可用于放款的份额( B)。
A、不变 B、越少 C、越多 D、为零
15、法定准备率越高,存款扩张倍数(A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为零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实行过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有(ADE   )。
A、统存统贷  B、现金管理 
C、工资基金管理  D、实贷实存 
E、存贷挂钩,差额包干
2、银行不能创造存款货币的条件是(BC   )。
A、部分准备金  B、全额准备金 
C、现金放款  D、法定准备率 
E、现金漏损率
3、我国M1由( ADE  )构成。
A、M0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城乡储蓄存款  D、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E、机关团体部队的存款
4、选择哪一货币层次作为中央银行控制重点,其标准是(BC   )。
A、 这一层次所含的基础货币量最多
B、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易于中央银行控制
C、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与经济活动关系最密切
D、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最稳定
E、 这一层次的货币量盈利最多
5、我国M2是由(ABCDE )。
A、M1 B、 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基建存款 D、储蓄存款
E、其他存款
6、货币供给量是(AB )。
A、被财政部门、各个单位生产经营单位、家庭个人所持有的货币
B、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与现金发行量
C、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存款量
D、由银行体系所供给的现金发行量
E、由中央银行所供给的基础货币量
7、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要受(ABCD )因素限制。
A、法定准备率 B、超额准备率
C、现金漏损率 D、定期存款准备率
E、存款准备率
8、基础货币包括(AC )。
A、通货 B、存款货币
C、存款准备金 D、原始存款
E、派生存款
9、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与合理的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关系是(ABCD )。
A、相等 B、不相等
C、前者>后者 D、前者<后者
E、共同构成货币供给量
10货币供给量的大小最终由(ABDE )共同决定。
A、财政 B、中央银行
C、商业银行 D、经营单位
E、家庭个人

三、判断分析题
1、基础货币量等于原始存款量。
2、一定时期货币供给量的大小由中央银行决定。
3、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就是创造实际价值量的过程。
4、派生存款是虚假存款。
5、资产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就一定高。
四、简答题
1、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和意义。
2、我国具体的货币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3、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4、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那些?
5、中央银行哪些资产业务要影响基础货币的变化。
五、论述题
1、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货币乘数的?
2、怎样理解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

六、计算题
1、假定基础货币为1000,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2%,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为4000,试求银行支票存款的实际准备率与超额准备金。
2、假定商业银行系统有150亿元的存款准备金,rd=10%,如果rd上升至15%或下降至5%时,最终货币供给量有何变化?
3、如果你在A银行存入10000元现金,假设法定存款准备率为8%,那么A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有何变化?A银行能够增加多少贷款?整个银行体系最终会创造多少货币?

答案

• 单项选择题

1 、 A 2 、 C 3 、 D 4 、 D 5 、 B 6 、 B 7 、 C 8 、 C 9 、 C 10 、 A 11 、 B 12 、 A 13 、 C 14 、 B 15 、 A

二、多项选择题

1 、 ADE 2 、 BC 3 、 ADE 4 、 BC 5 、 ABCDE

6 、 AB 7 、 ABCD 8 、 AC 9 、 ABCD 10 、 ABDE

三、判断分析题

• 错误。因为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基础货币是指起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总和。所以基础货币大于原始存款。

• 错误。从货币供给原理来说,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即 Ms=m · Mb 。从货币供给量的形成过程来讲,它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他们的行为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又受各种特别的因素的制约。因此,货币供给量并不是中央银行绝对加以控制的。

• 错误。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是创造价值符号的过程,并不是创造价值总量。银行属于流通部门,不能创造价值,只有生产部门才能创造价值,所以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并不会使社会的实际财富和实际价值总量有任何增加。

• 错误。若将以存款有无实际的物质作为基础划分为真实存款和虚假存款,这种划分是不科学的。货币量过多并不能对货币划分真实货币和虚假货币,而只能使货币单位币值下降,所以派生存款不是虚假存款,创造派生存款与虚假存款无关。

• 错误。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所以,任何资产都能转化为现金,但不能说资产变现能力强,流动性就一定高,还要看其转化为现金的难易程度。

• 简答题

1 、答: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统计口径时,一般遵循三条原则:流动性的强弱、与经济的相关性、不同时期的不同具体情况。

货币供给统计口径划分的目的,是为了考察各种具有不同流动性的资产对经济的影响,并选定一组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

2 、答:我国货币供给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 流通中现金

M1=M0+ 企业单位活期存款 + 农村存款 + 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 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 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存款性质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 + 外币存款 + 信托类存款 + 证券公司保证金存款

3 、答: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是:( 1 )部分准备金制度;( 2 )转帐结算。

4 、答: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制约因素有:( 1 )存款准备金;( 2 )法定存款准备率;( 3 )超额存款准备率;( 4 )现金漏损率;( 5 )定期存款准备率。

5 、答:中央银行使基础货币数量发生变化的资产业务有:( 1 )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 2 )中央银行对财政的债权规模与基础货币;( 3 )外汇、黄金占款规模与基础货币。


• 论述题

1 、答: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 1 )商业银行,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超额存款准备率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对货币供给施加影响。( 2 )中央银行。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吞吐基础货币,影响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进而影响、调控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通过对法定存款准备率的规定及调整,影响货币乘数,进而对货币供给施加影响。( 3 )社会公众。社会公众通过现金漏损率、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比率影响货币乘数,进而间接影响货币供给。

2 、答: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源与流的关系。中央银行虽然不对一般企事业单位贷款,从而不能由此派生存款,但却掌握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源头——基础货币的提供;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者,其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从而能提供的货币数量,均建立在基础货币这个基础之上。当经济中已有的基础货币已最大限度地为商业银行所利用,并创造出多倍存款货币,却仍然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时,惟一的办法是靠中央银行创造、补足基础货币。实际上,随着社会扩大再生产的不断发展,新的基础货币不断被中央银行创造出来,又经商业银行体系不断创造出满足经济需要的货币供给量。

六、计算题

• 因为 Mb=C+R=C+R 法 +R 超

R 法 =4000 × 10%=400

C=4000 × 2%=80

R 超 =Mb - C - R 法 =1000 -80-400=520

实际准备率 = ( 400+520 ) ÷ 4000 × 100%= 23%

2 、 D1=1/rR=1/100=1500 (亿元)

D2=1/rR=1/150=1000 (亿元)

D3=1/rR=1/50=3000 (亿元)

rd 由 10% 上升至 15% 时,货币供给量减少 500 亿元;

rd 由 10% 下降至 5% 时,货币供给量增加 1500 亿元。

3 、法定存款准备金 =10000 × 8%=800 (元)

超额存款准备金 =10000 - 800=920 (元)

贷款 =920 (元)

存款总额 D=1/rR=1/8% × 10000=125000 (元)

第十一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 、中央银行对业务对象为( )。

A 一国政府与工商企业 B 以国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 C 工商企业与家庭个人 D 以国政府与金融机构

2 、中央银行的负债,指( )。

A 由政府和个人持有的中央银行的债权 B 由政府和社会各集团持有的中央银行的债权

C 由社会各集团、家庭个人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的债权 D 由社会各集团、家庭个人所持有的对中央银行的债权

3 、中央银行业务经营的目标是( )。

A 盈利 B 制定货币政策 C 制定、实施、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D 开展公开市场业务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4 、分散多元的货币发行( )。

A 有利于货币供求适度 B 有利于币值稳定 C 易使货币发行失控 D 易使货币发行汰劣存良

5 、( )一般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A 充分就业 B 经济增长 C 国际收支平衡 D 稳定物价

6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一般有( )。

A 利率 B 信用 C 现金 D 存款

7 、货币政策时滞即( )。

A 内部时滞 B 外部时滞 C 货币政策制定过程 D 货币政策制定实施等时间过程

8 、货币政策作用于总需求,一般由( )方式进行。

A 中央银行调控金融 B 中央银行调控货币存量 C 中央银行调节货币流量 D 中央银行调控政策支出

9 、在投资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高而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时,货币政策通常( )。

A 很有效 B 较为有效 C 无效 D 可能有效

10 、货币学派把( )视为名义国民收入的基本决定力量。

A 货币供给 B 货币需求 C 货币流通 D 货币替代

二、多项选择题

1 、公开市场业务有( )等组成。

A 本币公开市场业务 B 外汇公开市场业务 C 国债公开市场业务 D 企业债券公开市场业务 E 票据公开市场业务

2 、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般包括( )。

A 经常项目 B 资本与金融项目 C 平衡项目 D 资产项目 E 资金项目

3 、货币政策时滞中的内部时滞可分为( )。

A 决策时滞 B 认识时滞 C 行动时滞 D 作用时滞 E 控制时滞

4 、货币学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涉及( )等相关要素。

A 准备金 B 货币供应量 C 金融资产 D 价格 E 名义国民收入

5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选择标准有( ) .

A 相关性 B 可控性 C 可测性 D 流动性 E 安全性

6 、中央银行的资产涉及( )等。

A 再贴现 B 放款 C 黄金外汇储备 D 各种证券 E 流通中的货币

7 、从世界金融发展历史看,银行业在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

A 银行券发行 B 票据交换 C 最后贷款人 D 金融监管 E 货币调控

8 、中央银行产生的途径主要有( )。

A 从商业银行的演变中产生 B 直接创设 C 政府理财 D 货币集中发行 E 票据交换服务

9 、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其主要职责主要有( )。

A 充当最后贷款人 B 集中保管存款准备金 C 主持全国银行间清算业务 D 开展公开市场业务 E 主持外汇营业银行外汇头寸抛补业务

10 、中央银行的贷款对象是( )。

A 工商企业 B 商业企业 C 投资银行 D 政府 E 证券公司

三、判断分析题

1 、货币发行主体多元化有利于经济发展。

2 、中央银行产生与目的明确的直接创设。

3 、单一中央银行制即一元中央银行制。

4 、利率是理想的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 存款准备金政策工具可时常运用。

四、简答题

1 、国际收支与货币政策的关系。

2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

3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那些?

4 、怎样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 中央银行是否需要独立性?

五、论述题

1 、中央银行的业务及其作用。

2 、如何理解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 1 、 D 2 、 D 3 、 C 4 、 C 5 、 D 6 、 A 7 、 D 8 、 B 9 、 B 10 、 A

二、 1 、 AB 2 、 ABC 3 、 BC 4 、 ABCDE 5 、 ABC

6 、 ABCD 7 、 ABCD 8 、 AB 9 、 ABCD 10 、 BD

三、 1 、错误。理由:银行券流通不畅问题,银行相互间恶意挤兑问题、银行券兑现危机。

2 、错误。理由:从商业银行演变中产生、目的明确地直接创设。

3 、错误。理由:单一专业银行制划分为一元中央银行制与二元中央银行制两种。

4 、错误。理由:市场利率的复杂性、易变性、利率调整的时滞性、真实利率不易测量性质等。

• 错误。理由:其对货币供给量的作用过于猛烈等。

四、 1 、( 1 )国际收支定义( 2 )国际收支平衡表( 3 )国际收支和货币政策的关系。

2 、( 1 )货币量指标( 2 )贷款量指标( 3 )利率指标

3 、( 1 )财政政策( 2 )公开市场操作( 3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4 、( 1 )中央银行定位( 2 )中央银行的基本特征( 3 )中央银行的职能

5 、( 1 )中央银行独立性定位( 2 )中央银行独立性内容( 3 )中央银行独立性作用

五、 1 、( 1 )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 2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3 )中央银行业务的作用。

2 、( 1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定义、作用总需求的途径( 2 )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关系。

第十二章 货币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常认为,总供给与货币需求量之间有( )的关系。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相关 D 、正负相关

2 、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明显、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被称之为( )。

A 、信用膨胀 B 、投资膨胀 C 、通货膨胀 D 、消费膨胀

3 、反映不同时期普通消费者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消费品价格动态指数,称之为( )。

A 、生活费用指数 B 、生产物价指数

C 、消费物价指数 D 、批发物价指数

4 、以存在强大的工会力量、从而存在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为假设前提的通货膨胀理论是( )型通货膨胀。

A 、需求拉动 B 、工资推动 C 、利益推动 D 、混合推动

5 、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的关系是( )。

A 、正比例关系 B 、倒数关系 C 、交替关系 D 、没有关系

6 、通货膨胀和失业在长期中存在的关系是( )。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交替关系 D 、没有关系

7 、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是( )。

A 、正相关关系 B 、负相关关系 C 、相关关系 D 、没有关系

8 、在通货膨胀中,最大的受益者是( )。

A 、从企业的利润中取得收益者 B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C 、科技工作者 D 、政府

9 、有关通货膨胀成因的凯恩斯的需求拉上假说的理论缺陷在于( )。

A 、假定通货膨胀与充分就业共生 B 、假定通货膨胀与充分就业不共生

C 、假定通货膨胀与失业共生 D 、假定通货膨胀与失业不共生

10 、通货膨胀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

A 、经济现象 B 、社会现象 C 、货币现象 D 、价格现象

二、多项选择题

1 、根据通货膨胀在不同经济体制下的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划分为( )等形式。

A 、爬行式通货膨胀 B 、温和式通货膨胀 C 、奔腾式通货膨胀

D 、公开型通货膨胀 E 、隐蔽型通货膨胀

2 、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可将其划分为( )等类型。

A 、恶性通货膨胀 B 、温和通货膨胀 C 、爬行通货膨胀

D 、奔腾式通货膨胀 E 、小跑式通货膨胀

3 、根据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可将其划分为( )等类型。

A 、投资膨胀型 B 、需求拉上型 C 、成本推动型

D 、供求混合推动型 E 、结构型

4 、成本推动假说认为,引起生产成本上升而导致通货膨胀的根据在于( )。

A 、工资推动 B 、投资推动 C 、供求推动

D 、需求推动 E 、利润推动

5 、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的手段主要包括( )。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B 、提高存贷款利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E 、增加公开市场的货币投放

6 、宽松的货币政策主要包括( )。

A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B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C 、降低贴现率 D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证券

E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证券

7 、在通货膨胀中,最大的利益受损者主要包括( )。

A 、商人 B 、固定利息债权人 C 、工人 D 、国家公务员

E 、农民

8 、通货紧缩的促进论者认为,适度的通货紧缩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其理由是( )。

A 、将促使长期利率下降 B 、经济扩张的时间延长维持经济稳定

C 、价格水平的下降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可相互促进

D 、可提高人们的购买力 E 、低物价可吸引国外投资者

9 、通货紧缩的促退论者认为,通货紧缩会抑制经济增长,甚至使经济产生衰退。其理由是( )。

A 、物价下跌→利润减少→因而减产→经济衰退

B 、物价下跌→实际利率提高→减少生产投资→经济衰退

C 、物价下跌→减少生产投资→失业增多、收入减少→消费减少→经济衰退

D 、物价下跌→利率降低→利润减少→利率下降→经济衰退

E 、物价下跌→实际利率降低→失业增加→收入减少→经济衰退

10 、通货膨胀的程度是以通货膨胀率来表示的。目前世界各国用来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数指标除了国内生产总值( GDP )指标之外,还有( )。

A 、生产物价指数 B 、消费物价指数 C 、生产费用指数

D 、生活费用指数 E 、批发物价指数

三 ] 、判断分析题

1 、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实际货币数量减少,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采用固定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的影响。

2 、如果人们能对通货膨胀率进行正确的预期,则可用相应降低借贷利率的方式来规避债权人的损失。

3 、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

4 、供给过剩型的通货紧缩指的是商品和服务的相对过剩。

5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短期内是不成立的,但在长期中可以成立。

四、简答题

• 对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我国经济学界与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的争论焦点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 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区别是什么?

• 按照促退论的观点,适度的或低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取决于什么条件?

• 为什么说,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

• 在治理通货紧缩的过程中,使用宽松的财政政策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五、论述题

1 、为什么促进论者会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其效果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

2 、试分析通货紧缩的成因。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A 2 、 C 3 、 C 4 、 B 5 、 C 6 、 D 7 、 B

8 、 D 9 、 A 10 、 C

二、多项选择题

1 、 DE 2 、 ABC 3 、 BCDE 4 、 AE 5 、 ACD 6 、 BCE

7 、 BCD 8 、 ABC 9 、 ABC 10 、 ABDE

三、判断分析题

1 、错。实际情况正好相反。象现金、存款、债券、贷款这样的以货币债权债务为特征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如果其利息固定,则最终将以一笔固定数量的名义货币来了结。该名义货币数量不会随物价的变动而变动。因此,在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实际货币数量减少,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采用浮动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逃避通货膨胀对债权债务的影响。

2 、错。象现金、存款、债券、贷款这样的以货币债权债务为特征的金融资产或负债,如果其利息固定,则最终将以一笔固定数量的名义货币来了结。该名义货币数量不会随物价的变动而变动。如果人们能对通货膨胀率进行正确的预期,则可用相应提高借贷利率的方式来规避债权人的损失。

3 、对。通货紧缩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是因为:( 1 )通货紧缩表现为物价的持续下跌,而物价水平本身就是一种货币现象;( 2 )虽然在通货紧缩时期,货币供给量并不一定不足,但货币流量肯定相对不足。这可能是由货币流通速度减慢造成的。

4 、错。这里的供给过剩不是指相对过剩,而是指由于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所造成的产品绝对数量的过剩。由此而引发的通货紧缩成为供给过剩型通货紧缩。

5 、错。经济学家弗里德曼和费尔普斯指出,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短期内是成立的,但在长期中则不成立。该观点可以用下面公式来进行分析:失业率 = 自然失业率 - a (实际通货膨胀率 - 预期通货膨胀率)。在短期中,预期通货膨胀率即定,因此失业率与实际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在长期中,实际通货膨胀率等于预期通货膨胀率,则失业率就等于自然失业率。因此在长期中,通货膨胀曲线应为一条垂直线。由此得出结论:无论通货膨胀率如何,失业率最终要回到其自然率。


• 简答题

1 、对于通货膨胀的经济现象,我国经济学界与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的争论焦点具体表现: ① 通货膨胀是否一定表现为物价上涨? ② 是否凡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都可称为通货膨胀? ③ 通货膨胀是否一定是货币供求失衡的结果?

2 、生活费用指数与消费物价指数的主要区别是: ① 生活费用指数的统计对象不仅包括商品和服务,而且还包括所有的应纳税赋。 ② 在对商品和服务进行选择时,生活费用指数只选择有代表性的生活必需品,而消费物价指数则尽可能地涵盖全部种类的消费品。

3 、按照促退论的观点,适度或低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只能存在于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并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存在闲置的社会资源,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二是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小于实际通货膨胀,即使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也是十分短暂的。

4 、在通货膨胀中,政府往往是最大的受益者。这是因为政府可以通过“通货膨胀税”的方式来获取大量的资源。所谓“通货膨胀税” ,是指政府通过创造货币而增加的收入,这被视为一种隐性的税收。当政府通过增发货币来对赤字融资时,实际上就是凭空发行钞票来支付政府所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这将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并使公众原有的货币贬值,公众因此而损失的购买力即为政府的通货膨胀税收入。

5 、宽松的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两种方法。减税涉及到税法和税收制度的改变,不是一种经常性的调控手段。在采用减税手段时应注意:( 1 )税收杠杆在本国是否灵敏?( 2 )减税政策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没有必要一刀切。增加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能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运用财政支出手段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一是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或直接透支,二是发行国债。普遍采用的做法是发行国债。当然国债的发行也应有一定的限度。运用财政支出的手段还应警惕“挤出效应”。因此,在对付通货紧缩时,通常都会将财政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


五、论述题

1 、答题要点:

促进论者会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其效果在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尤为明显。原因是:( 1 )发展中国家政府税收不足,可以通过财政向中央银行借款的方式扩大财政投资,并采取措施保证私人部门的投资不会减少。此种措施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但同时也会因实际投资增加而促进经济增长。( 2 )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利于富裕阶层的收入再分配,而富裕阶层的储蓄倾向较高,因此,通货膨胀会通过提高储蓄率而促进经济增长。( 3 )在通货膨胀初期,物价已经上涨,但名义工资尚未调整过来,这时企业利润会提高,从而刺激私人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2 、答题要点:

通货紧缩,从根本上讲,是由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缺口造成的。通货紧缩的成因,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 1 )总需求不足引发通货紧缩。总需求不足归根到底是由货币供给量减少或货币流通速度减慢引起的。( 2 )供给过剩引发通货紧缩。这里的供给过剩是指商品和服务供给的绝对过剩。供给的过剩会迫使价格下跌,引发通货紧缩。无论通货紧缩是由何种具体原因引起的,最终都要归结到总需求与总供给失衡上来。

第十三章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单项选择题

1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由美国经济学家( )提出了关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理论。

A 、马歇尔与费雪 B 、麦金农—肖

C 、弗里德曼 D 、凯恩斯

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是以( )为主要分析对象的。

A 、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

C 、市场经济国家 D 、计划经济国家

3 、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压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不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种现象是指( )。

A 、金融约束 B 、金融风险

C 、金融抑制 D 、金融滞后

4 、政府取消对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可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良性经济循环的经济现象,这称之为( )。

A 、金融促进 B 、金融深化

C 、金融抑制 D 、金融约束

5 、主张实行金融自由化,以实际利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趋于均衡水平,从而保证经济发展以最优速度进行,是( )的核心思想。

A 、凯恩斯的储蓄投资理论 B 、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模型

C 、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D 、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模型

6 、金融约束理论认为,金融市场失灵本质上是( )。

A 、政府调控失误 B 、金融监管过度

C 、信息失灵 D 、金融制度不健全

7 、金融约束论是( )从不完全信息市场的角度提出的。

A 、麦金农—肖 B 、斯蒂格利茨

C 、费雪 D 、戈德史密斯

8 、有专家认为,在我国比较适宜的金融约束政策是对( )加以控制。

A 、存贷款利率 B 、信贷规模

C 、银行内部管理 D 、银行经营风险

9 、新凯恩斯学派主要是从( )的观点来反驳麦金农—肖的理论的。

A 、有效供给 B 、有效需求

C 、货币供给 D 、货币需求

10 、麦金农以货币与实物资本的互补性假说为前提,提出了( )。

A 、渠道效应论 B 、债务媒介论

C 、恒久收入论 D 、均衡利率论

二、多项选择题

1 、金融抑制对于经济和金融发展的不良影响是( )。

A 、负利率效应 B 、负收入效应

C 、负储蓄效应 D 、负投资效应

E 、负就业效应

2 、金融深化理论对于金融改革的政策建议包括( )。

A 、放开利率和鼓励银行竞争 B 、扩大对效率高的小经济单位的贷款

C 、金融监管与资本放开同步 D 、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步

E 、金融改革与外贸改革同步

3 、金融深化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

A 、收入与就业效应 B 、储蓄与投资效应

C 、监管与修正效应 D 、改革与发展效应

E 、限制与自由效应

4 、西方学者对于麦金农—肖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提出了一些批评,主要的批评来自( )。

A 、新剑桥学派 B 、新凯恩斯学派

C 、新弗里德曼学派 D 、新结构主义学派

E 、新制度主义学派

5 、金融自由化对于经济发展有着重大意义,但也伴随着以下( )等问题。

A 、通涨率下降但经济秩序混乱

B 、通缩率上升但经济放缓

C 、金融资产质量恶化金融风险加大

D 、资本的自由流动给一些国家的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E 、政府不再过多援助危机中的金融机构

6 、为了更安全、更稳定地向自由的金融体系过渡与转变,需要采取的步骤是( )。

A 、减少指导性信贷计划并调整利率水平与模式,改善金融运行基础

B 、鼓励竞争,对于存贷款利率应当允许有较大的差别幅度

C 、先减少信贷资金的规模化控制,再放开利率

D 、规模化控制与利率放开同步进行,适当时机进行银行股份制改造

E 、实现利率的充分自由化,取消指导性信贷计划,放宽资本流动并取消对外国机构的限制

7 、斯蒂格利茨提出的适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约束政策,具体内容包括( )。

A 、限制货币兑换 B 、控制存款利率

C 、控制贷款利率 D 、限制银行业竞争

E 、限制资产替代

8 、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有( )。

A 、金融发展——更高比例的储蓄被转化为投资——经济发展

B 、金融发展——市场活力增强——经济发展

C 、金融发展——引进资金增多——经济发展

D 、金融发展——资本配置效率提高——经济增长

E 、金融发展——改变储蓄率——经济增长

9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金融抑制在银行体系中的表现是( )。

A 、金融经营组织机构的单一化

B 、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

C 、金融资产和金融工具的种类单调化

D 、金融资产的配置方式和运行调节方式计划化

E 、金融体系运行的宏观管理机制与方式行政化

10 、转轨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抑制是( )。

A 、限制货币自由兑换 B 、利率管制与信贷干预

C 、限制资本自由流动 D 、高准备金制度及业务自由度低

E 、产权多元化程度低和国有银行居垄断地位

三、判断分析题

1、麦金农—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有其自身的运行特征,表现在:货币化程度低,现代金融机构与落后的传统的金融机构并存,没有金融市场,政府对于金融机构的管制较松。

2、麦金农—肖的金融发展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主张金融自由化,以使贷款利率普遍高于存款利率,从而保证经济发展以最优的速度进行。

3、麦金农认为:对于实行经济市场化而言,客观上存在一个如何确定最优次序的问题,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如何排序是极端重要的。

4、改革开发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金融垄断一直存在着。

5、在我国,比较适宜的金融约束政策是对存贷款利率逐步放开,并对银行业竞争加以限制。

四、简述题

1 、什么是金融抑制?什么是金融深化?为何说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 、金融抑制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有哪些负面影响?

3 、在金融深化理论中,它为何主张金融政策与财政政策同步?金融改革与外贸改革同步?

4 、金融深化对经济发展的效应有哪些?

5 、金融自由化给经济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五、论述题

1、试述金融约束论的政策主张。

2 、试述转轨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抑制。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B 2 、 A 3 、 C 4 、 B 5 、 D

6 、 C 7 、 B 8 、 A 9 、 B 10 、 A

二、多项选择题

1 、 BCDE 2 、 ABDE 3 、 AB 4 、 BDE 5 、 ACDE

6 、 ABE 7 、 BCDE 8 、 ADE 9 、 ACDE 10 、 BDE

三、判断分析题

1、错。该题前面是正确的。但它不是没有金融市场,而只是有不完全的金融市场;政府不是对于金融放松管制,而是对于金融严格管制。

2、 错。核心思想是主张实行金融自由化,以使实际利率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自动地趋于均衡水平,从而保证经济发展以最优速度进行。

3、错。的确存在一个如何确定最优次序的问题,但不是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就业政策,而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

4、 对。金融市场的垄断一直存在着,国有银行的占比大 70% 。

5、错。在我国,比较适宜的金融约束政策不是对存贷款利率的逐步放开,而是加以控制,并不应该对银行业竞争加以限制和对资产替代加以限制。

四、简述题

1 、 金融抑制是指政府对金融体系和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而压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不发展,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与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

而金融深化则指如果政府取消的金融活动的过多干预,就可以形成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一个是政府增加干预、压抑金融、限制经济发展;另一个是政府减少干预、激活金融、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2、表现在四个方面,其要点是:负收入效应;负储蓄效应;负投资效应;和负就业效应。

3、金融和财政均有各自不同的职责,二者都应恪尽职守。金融不能代行财政职能,财政也不可代行金融的职能。所以,为了保证各自职责的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该同步进行。

同样道理,外贸改革的核心是让汇率自由浮动,而汇率的自由浮动需要许多相关配套的金融改革同时进行,所以二者的改革应该同步。

4、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收入效应、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和就业效应。

5、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利率自由化虽然减轻了银行业“脱媒”危机,通货膨胀率迅速下降,但是在拉美国家也导致了金融秩序混乱,使不少国家的银行出现收益恶化的现象;二是金融业务的自由化,导致金融资产质量恶化,金融风险加大;三是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对一些国家的金融体系造成较大的冲击;四是金融机构自由化原则使政府不再过多援助危机中的金融机构。

五、论述题

1、斯蒂格利茨的金融约束理论的政策主张体现在四个方面:控制存款利率、限制银行业竞争、限制资产替代、贷款利率控制等,(略)

2、转轨经济条件下的金融抑制具体表现在:利率市场的利率处于严格的管制之中;对商业银行实行了高准备金制度,以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产权多元化程度低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仍然处于绝对垄断地位;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自由度低,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管理制度;政府通过政策性的信贷投放以及信贷倾斜政策的经济生活进行信贷干预。(略)

第十四章 金融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金融创新中,最突出、最直接的表现是(C )创新。

A 、金融制度 B 、金融观念

C 、金融工具 D 、金融机构

2 、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D )的创新。

A 、市场价格体系 B 、银行体制

C 、利率市场化 D 、微观金融主体

3 、交易双方同意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日期,按事先规定的价格买入或售出既定数量的某种资产协议的金融工程工具,称之为(C )。

A 、金融期权 B 、金融期货

C 、远期 D 、互换

4 、交易双方在未来特定日期或期限内,按事先协定的价格交割一定数量的金融商品的合约的金融工具,称之为(B )。

A 、金融期权 B 、金融期货

C 、远期 D 、互换

5 、一种以提供选择权的交易合约,购买合约的人可以获得一种在指定时间内按协议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的权力,这种金融工程工具称之为(A )。

A 、金融期权 B 、金融期货

C 、远期外汇合约 D 、远期利率协议

6 、一种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日彼此交换所要支付的利息或本金的金融交易,称之为(D )。

A 、 远期利率协议 B 、远期外汇综合协议

C 、外汇期货 D 、互换业务

7 、一个已存在风险暴露的经济主体,力图通过持有一种或多种与原有风险头寸相反的金融工具来消除该风险的金融技术,称之为(D )。

A 、投机 B 、互换

C 、 套利 D 、套期保值

8 、一些人希望通过对市场某些特定走势的预测来对市场未来的变化进行赌博以获利的金融技术,称之为(C )。

A 、 互换 B 、 套利

C 、 投机 D 、投资

9 、利用市场不完全条件下有内在联系的金融工具之间的价格背离来获取利润的金融技术,称之为( B)。

A 、 套期 B 、 套利

C 、投机 D 、 投资

10 、对一项特定的交易或风险暴露的特征重新进行构造的金融技术,称之为(D )。

A 、 套利 B 、投机

C 、 套期保值 D 、构造组合

二、多项选择题

1 、你能指出下列哪些学说是西方经济学家的金融创新学说吗?( )。

A 、 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 B 、凯恩的“自由—管制的博弈”

C 、 希克斯、尼汉斯的交易成本理论 D 、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E 、 制度学派的创新理论

2 、世界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是( )。

A 、 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的爆发 B 、 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

C 、 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变 D 、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的回流

E 、 国际债务危机

3 、按创新的动因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 )等类型。

A 、逃避管制的金融创新 B 、规避风险的金融创新

C 、追逐规模的金融创新 D 、技术推动的金融创新

E 、迎合理财需求的金融创新

4 、按创新的内容来划分,金融创新可以分为( )等类型。

A 、 金融工具创新 B 、 金融观念创新

C 、 金融业务创新 D 、 金融制度创新

E 、 金融管制创新

5 、金融创新的宏观效应主要有( )。

A 、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B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C 、对财政政策的影响 D 、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E 、对产业政策的影响

6 、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于( )。

A 、降低货币供给总量、改变广义货币结构

B 、降低货币供给稳定性

C 、扩大货币供给总体

D 、增强金融机构货币创造能力

E 、使货币攻击的内生性增加

7 、金融创新对微观金融主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为金融机构拓展生存空间 B 、扩大货币供应量

C 、使投资者增强抗风险的能力 D 、降低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E 、使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加大

8 、金融工程学研究的范围应该包括( )。

A 、数量分析与组合设计 B 、新型金融工具的研究与开发

C 、设计新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策略 D 、构筑更完善的金融体系

E 、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9 、金融工程学的特点是( )。

A 、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B 、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C 、是金融的数量化与组合化 D 、是金融的产品化与工程化

E 、是金融创新的规范化与系统化

10 、金融工程技术的应用,可以概括为以下( )几方面。

A 、期权 B 、投机 C 、套利 D 、套期保值 E 、构造组合

三、判断分析题

1 、金融创新的出现,致使微观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大大降低,从而极大拓展了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对投资者来说,市场的变数增大。

2 、金融创新使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增加。

3 、金融创新增强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

4 、金融创新的出现,使得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更加明晰,大大提高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不足的是,使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延长。

5 、金融工程技术就是运用金融工程工具解决某种金融问题,特别是对金融创新的管理。

四、简答题

1 、为什么说,金融创新是一个历史范畴?

2 、如何理解金融创新的广义概念与狭义概念?

3 、国际债务危机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

4 、为什么说金融创新使投资者增强了抗风险的能力?

5 、金融创新为什么能拓展金融机构的生存空间?

五、论述题

1 、试述中国改革开发以来,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 、为什么说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应?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 C 2 、 D 3 、 C 4 、 B 5 、 A

6 、 D 7 、 D 8 、 C 9 、 B 10 、 D

二、多项选择题

1 、 ABCE 2 、 BCDE 3 、 ABDE 4 、 ACD

5 、 ABD 6 、 CDE 7 、 ACE 8 、 BCD

9 、 ADE 10 、 BCDE

三、判断分析题

1、错。

当然,首先应该肯定,金融创新的确拓展了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对投资者的市场变数增大。

但是,应该说金融创新使经营风险增大了。因为金融创新和放松管制,银行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而必将会冒更大的风险;而且,金融创新将使银行的表外业务量增加,而表外业务又可以逃避监管部门的监管视线,从而使风险加大;金融创新会使金融机构间的竞争加剧、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下降,银行经营的风险加大;金融创新使各种金融衍生工具出现,而金融衍生工具最大的特点就是可能获利丰厚,而风险也可能非常巨大,甚至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2 、错。

应该是金融创新使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增加。因为金融创新一方面通过减少货币需求,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加快货币流通速度,来改变货币供给的相对量;另一方面,通过扩大货币供给的主体、加大货币乘数,创造新型存款货币,使货币供给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中央银行的控制,而越来越多地受制于经济体系内在因素的支配。

3 、错。

应该说是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金融创新改变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引起货币需求结构的改变;二是金融创新使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变得复杂和不稳定,各种因素的影响力及其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三是金融创新使货币与其他金融工具之间的替代性增强,易引起资金在各类金融资产之间的大规模转移。

4 、错。

应该是由于金融创新的出现,使中央银行货币控制的中间目标复杂化,货币外延的明显界限变得模糊,使得定义货币和计量货币变得日益困难;同时,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政策工具的效力;当然,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的确是加大延长了。

5 、错。

前半句话是对的,但不是对金融创新的管理,而是对金融风险的管理。所以金融工程技术也可以说是金融风险管理技术。

四、简答题

1 、 因为自从现代银行业诞生那天起,无论是各种金融业务,还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都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金融创新,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这种金融创新是生产力发展后,反过来对生产关系组成部分的金融结构进行调整而产生的。所以说,金融创新也是对金融体系基本功能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金融体系的成长过程。

2 、 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创新,主要是指由于金融管制的放松而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则不仅包括微观意义上的金融创新,还包括更为广泛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发展史上曾经发生的所有的金融创新,如:、金融业务、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观念、金融体系等的金融创新。

3 、 20 世纪 70 年代发生在拉美国家的巨大的债务危机,使作为债权人的西方国际商业银行陷入困境。这些银行为了摆脱危机,纷纷缩小融资规模,改革融资方式,从而导致了一大批新的融资工具和融资方式的诞生,同时,还想出了许多新的解决债务问题的好办法。

4 、 首先,由于金融创新创造了许多新型的金融工具,提供了多功能、多样化和高效率的金融工具和金融服务,扩大了投资者的选择空间;其次,金融创新降低了持有和保管金融工具的成本,同样也降低了发行的成本;第三,金融创新便利了金融工具的交易,使各种金融资产之间的转换更加方便,大大降低了金融工具交易的成本。

5 、首先,金融创新创造了一些新型的金融机构,促进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快速发展;其次,金融创新改变了金融中介机构的分割局面,使得金融机构日趋同质化;第三,金融创新促进了金融机构业务的创新和多元化,使金融机构摆脱困境,拓展了新的盈利空间。

五、论述题

1 、我国的金融创新是一种有目的地创新行为,主要内容有:金融体制的创新、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金融业务与金融工具的创新等。主要特点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吸纳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手段单一,重数量、轻质量;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主要是靠外部力量推动的被动创新。(略)

2 、首先是导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率弱化;其次是使银行融资渠道多元化,存款机构非不得已不会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或再贷款;第三是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多样化的交易手段和场所,强化了公开市场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有效运用公开市场手段的难度,使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公开市场业务的有效性。(略)

相关推荐
本文地址: http://www.1mt.cn/556819
文章来源: 小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31614094@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分享到: 更多
金融系(金融系最好的大学)文档下载: PDF DOC TXT

Bitget下载

注册下载Bitget下载,邀请好友,即有机会赢取 3,000 USDT

APP下载   官网注册

BITGET交易所官网 | 理财、金融、保险、贷款、虚拟货币 等知识简单易懂一秒就通!

联系站长网站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