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财经新闻的小伙伴可能知道,近来人民币汇率连续调整,5月17日、18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相继突破“7”这一整数关口,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要知道,在不久前的1月,人民币汇率还在6.7附近,也就是说年初1美元只能兑换人民币约6.7元,现在能兑换人民币7元以上了。
(来源:Wind,2023-1-3至2023-5-22)
发生了什么?人民币汇率为何快速调整?传递出什么信号?后市怎么看?接着看,挖掘基带你好好捋一捋。
1►
人民币汇率近期为何快速调整?
主要是受到以下三大因素的共同影响。
其一,是近期美元指数的反弹走强。
美元指数(USDX)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这个指数上行,就代表美元在升值。
而4月中旬以来,美元指数从前期100.78点的低位震荡上行,回升至103点附近,引发人民币被动贬值。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对美联储年内降息的乐观预期逐步修正。
美联储5月议息会议之后,市场一度预期降息周期将于今年9月开启。但近期部分联储官员讲话表示通胀水平仍然较高,释放出一定程度的鹰派信号。基于美联储对通胀前景的认知,尤其是对通胀二次抬升风险的担忧,年内降息可能未必合适。
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债务上限问题带来的避险情绪升温。
5月初美国财长耶伦表示,财政部可能在6月1日面临资金耗尽,美国债务违约风险可能比预期的提前到来。
不过,历史上美债从未出现过违约,且一旦美债发生违约,美国政府借贷成本将显著上升,美国经济及股市也将遭遇严重损害。因此,美债有较小概率出现技术性违约,大概率两党会在最后一刻互相妥协。
但短期的不确定性助推避险情绪上升,部分避险资金流入,带来美元需求上升。
其二,是由于中美利差倒挂的再度加深。
通俗地理解,中美利差就是中国与美国的市场利率之差。
从理论上说,如果利差倒挂,那么资金在我国获得的利息会变少,可能会更愿意回流美国,从而导致美元走强、人民币贬值。
所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般与中美利差负相关。也就是说,如果中美利差倒挂加深,人民币倾向于贬值,反之亦然。
5月以来,一边是美联储5月4日加息25bp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上行趋势;另一边是在国内宽松预期之下,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路下行,创下22年11月以来新低。于是,中美利差倒挂幅度由1月13日的0.6%加深至1.0%,加剧了人民币贬值预期。
此外,由于美元较高的存款利率,外贸企业倾向于持有美元存款,结汇(即将美元兑换为人民币)动力不强。今年银行结汇顺差规模弱于同期,也增大了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担忧。
去年11月以来,伴随防疫政策的优化和地产政策加码,我国经济复苏预期快速强化,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一举从7.3升值至今年初的6.7。
虽然今年经济温和复苏的趋势已经确立,近来公布的4月PMI、进口、通胀、信贷等数据不及预期,同时高频指标中地产销售、商品价格均持续走弱,印证经济内生动能不足,市场经历了从“强预期”向“弱现实”的转变,对于经济复苏进程的担忧再起,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调整压力。
(来源:国金证券、平安证券)
2►
人民币汇率后市怎么看?
事实上,对于人民币汇率“破7”无需过度担忧,2015年8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就进入了双向波动新常态,在6.3~7.3之间宽幅震荡。
市场之所以高度关注“破7”,更多是因为心理上的整数关口,而非客观存在的风险阈值,“7”有点类似于心理上的支撑位,一旦跌破,就容易引发进一步的抛售使得汇率加速贬值。
这期间,人民币汇率共有三次破“7”,但不久又重新走强。
第一次是2019年8月,第二次是2020年2月,第三次是去年9月,前两次用了5个月回到“7”下方,去年用了3个月。
(来源:证券时报)
而且,短期汇率本就会因为预期的反复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出现阶段性的波动,这也是汇率市场的常态。开源证券认为,当前来看,人民币也并不存在中长期持续贬值的基础,双向波动仍将是人民币汇率的常态。
正如去年9月刘国强副行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所说:
“短期双向波动是一种常态,有双向波动,不会出现‘单边市’,但是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大家不要去赌某个点,合理均衡、基本稳定是我们喜闻乐见的,我们也有实力支撑,我觉得不会出事,也不允许出事”。
事实上,人民币汇率作为相对价格,它的走势取决于人民币与外币的需求相对强弱。当然,阶段性的供需也会受到市场情绪和预期的影响。
因此,分析人民币汇率的趋势,不妨关注:
- 美元指数的走势——决定了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相对强弱
- 国内经济复苏的进程——代表了人民币资产内在吸引力的提升
- 央行的动向——注意政策工具对于市场的引导
首先,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国通胀下行的大趋势并未逆转,叠加银行危机尚未完全结束,经济下行压力或也将逐渐加大,5月大概率为美联储本轮最后一次加息,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上行空间有限,人民币贬值的外部压力将边际减轻。
(来源:开源证券)
其次,短期波折不改国内经济基本面回暖的大方向。
回顾2006年以来A股数轮盈利周期,每次下行区间的持续时间约为2年。本轮盈利周期在2021年一季度见顶,在正常情形下应该于今年上半年见底。因此,A股在今年一季度后盈利大概率将逐渐企稳回升,经济复苏的同时,去年二季度与四季度的低基数也有望助力A股业绩上行。
据国盛证券预测,2023年全A及全A非金融企业业绩增速分别可达12%与15%,将迎来逐季改善。
此外,招商证券认为,国内政策的关键是就业,若高频数据继续回落,失业率下行趋势或中断,政策的进一步发力值得期待。
(来源:国盛证券、开源证券)
最后,央行“工具箱”充足,可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对汇率市场进行引导。
央行已经关注这一现象。根据5月19日央行官网披露,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2023 年第一次会议召开,央行明确要求“强化预期引导,必要时对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遏制投机炒作”,短期投机性资金流动将被遏制。
事实上,在人民快速升贬值阶段,央行采取过不同的政策工具对汇率市场进行引导,这将有助于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平稳。
(来源:开源证券、申万宏源证券)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走势,银河证券认为:
- 预计短期内(1-2个月)人民币汇率可能仍将相对偏弱运行,美元兑人民币可能下滑至7.1元左右。
- 重点关注美元反转、中国经济预期转变的时刻,预计年末人民币汇率会重新上行,预计在6.75元左右。
(来源:银河证券)
3►
人民币汇率贬值如何影响市场?
市场对汇率贬值的担忧主要在于外资流出问题,实际上,历史数据显示,A股市场受人民币汇率的资金面影响相对债市明显更小,只不过在市场情绪低迷时,投资者往往会放大负面新闻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而且,人民币贬值并不一定带来股票市场负面反应,例如2019年和2016年熔断之后的本币贬值便并未引发A股市场的剧烈波动。
如下图所示,5月以来,人民币贬值背景下北上资金净流入115.95亿,上证指数也并未受到明显拖累。
(来源:Wind、国金证券,2023-5-22)
核心原因在于,A股的短期的走势更多取决于自身基本面的预期。而股市总是会提前反应经济预期,股价通常会提前涨跌,一般领先宏观数据拐点2个月。
参考2021年二季度以来的经验,每一次股市由于担心经济,下行的时间均在一个季度左右。
因此,“弱复苏”将不再成为制约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这轮始于3月初的股市调整可能已经接近尾声,短期调整反而可能带来较好的布局机遇。
(来源:信达证券)
我司策略组认为,从月度角度看,我们处于经济基本面略低于预期,同时剩余流动性见顶的大环境。
由于剩余流动性见顶,大势将更多呈现震荡格局,同时对于阶段性涨幅较大的主题投资方向,短期热度和收益可能面临回落。
在当前时点,我们更倾向于选择景气占优但涨幅相对落后的方向,重点关注:
✔ 新能源:新能源车、光伏
✔ 消费:农林牧渔、航空、化妆品、医美
✔ 金融地产:房地产、银行
风险提示
本资料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以上内容不构成个股推荐。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管理人不保证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市场有风险,入市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