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医保参保人员将跨入新年度,医保跨年度期间就医结算需要注意,跨年度住院的医保参保人员医疗费按新年度计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新变化吧。
本文目录
宁波医保有改革吗
优化医保协议管理,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
●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总额付费管理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实施医保基金使用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筹资、待遇和支付方式等政策调整的
医疗支付改革方式
基于传统支付方式的弊端,我国根据我国医保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国外最普及的DRGs支付方式。
DRG意为疾病相关诊断分类,它是根据病人的年龄的大小、是男还是女、具体住院的天数、进行过的临床诊断、所患病症、手术的具体事项已经患病的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把病人分为500到600个相关的诊断组,然后再决定医院为此补偿多少钱。
2023年医保超过多少可以统筹支付
1.2023年医保可以统筹支付的金额是超过800元。2.这是因为国家医保政策不断完善,2023年起将提高门槛,只有超过800元的医疗费用才能享受医保的统筹支付。3.除了医保统筹支付外,还有医保个人账户支付和商业医疗保险等多种支付方式可供选择。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支付方式。
医保付费方式改革
(一)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
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基层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
探索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支付方式,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
(二)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原则上对诊疗方案和出入院标准比较明确、诊疗技术比较成熟的疾病实行按病种付费。逐步将日间手术以及符合条件的中西医病种门诊治疗纳入医保基金病种付费范围。
建立健全谈判协商机制,以既往费用数据和医保基金支付能力为基础,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中西医病种付费标准,引导适宜技术使用,节约医疗费用。做好按病种收费、付费政策衔接,合理确定收费、付费标准,由医保基金和个人共同分担。
加快制定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实现全国范围内医疗服务项目名称和内涵的统一。
逐步统一疾病分类编码(ICD—10)、手术与操作编码系统,明确病历及病案首页书写规范,制定完善符合基本医疗需求的临床路径等行业技术标准,为推行按病种付费打下良好基础。
(三)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探索建立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体系。
按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复杂程度和实际资源消耗水平等进行病种分组,坚持分组公开、分组逻辑公开、基础费率公开,结合实际确定和调整完善各组之间的相对比价关系。
可以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技术为支撑进行医疗机构诊疗成本与疗效测量评价,加强不同医疗机构同一病种组间的横向比较,利用评价结果完善医保付费机制,促进医疗机构提升绩效、控制费用。加快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用于实际付费并扩大应用范围。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费、付费标准包括医保基金和个人付费在内的全部医疗费用。
(四)完善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支持分级诊疗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建设,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各统筹地区要明确按人头付费的基本医疗服务包范围,保障医保目录内药品、基本医疗服务费用和一般诊疗费的支付。
逐步从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治疗方案标准、评估指标明确的慢性病入手,开展特殊慢性病按人头付费,鼓励医疗机构做好健康管理。
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将签约居民的门诊基金按人头支付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患者向医院转诊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家庭医生团队支付一定的转诊费用。
对于精神病、安宁疗护、医疗康复等需要长期住院治疗且日均费用较稳定的疾病,可采取按床日付费的方式,同时加强对平均住院天数、日均费用以及治疗效果的考核评估。
(五)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完善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
根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服务特点,分类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与医保基金支付挂钩。
中医医疗机构考核指标应包括中医药服务提供比例。有条件的地方医保经办机构可以按协议约定向医疗机构预付一部分医保资金,缓解其资金运行压力。
医保经办机构要全面推开医保智能监控工作,实现医保费用结算从部分审核向全面审核转变,从事后纠正向事前提示、事中监督转变,从单纯管制向监督、管理、服务相结合转变。不断完善医保信息系统,确保信息安全。
积极探索将医保监管延伸到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有效方式,探索将监管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促进医疗机构强化医务人员管理。
关于本次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和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推行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够解决到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