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银行等机构买产品,可能不会注意到收益率的计算其实有2种算法。
一种是名义收益率,一种是实际收益率。算起来时间越长的产品差异越小,时间越短的产品有可能越大。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来自“时间”这个因子。有2个因子是理财原子弹的重要组成,当收益率一致的情况下。“时间”和“复利”这两个重要因子成为了杀手锏。
以复利计算的收益经过时间的加成将远超单利。时间的沉淀让复利循环往复,利上加利。
那么目前我们购买的理财产品有几个时间节点,影响了我们的实际收益率。首先是产品购买日,其次是产品购买确认日(也叫起息日或收益计算起始日),第三是产品到期日,第四是产品到账日,第五是资金可使用日。
是不是发现好几个日子。名义收益率一般可以不用算,只要银行等机构没有算错,用公布的到期收益率就可以了。
那要算实际收益率就要用另外一种算法了。
这里要用到几个数。一是投入本金多少。二是产品到起期到账金额。用到账金额减去投入本金就是收益额。第三就是资金从投入到能使用的天数。这里要算实际收益率就要注意不能按照产品说明书上写的产品天数。因为在购买的时候,资金打进入账户,就开始被占用了。这里要算上前面讲的5个时间节点。简单的算法举个栗子就是2022年12月29日买产品,2023年1月3日确认购买成功起算收益。1月31日产品到期,2月3日晚上资金到账,2月6日资金可以使用。那么实际算收益我们被占用的时间是从2022年年12月29日到2023年2月5日。银行等机构给我们算收益的时间从1月3日到1月31日算29天,实际资金无法使用天数是39天。资金有效计算收益天数占74.35%。也就是其中10天是需要分摊收益的。
这也就是前面说到的,可能越短的产品需要分摊的不计息时间越多,影响收益率的可能会越大。所以后面大家选产品的时候可以多关注几个时间点。另外今年资管新规落地,产品不易选,欢迎大家关注。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