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现状和前景
绿地集团在房地产的下滑下,现在的经营也举步维艰了,全国销量持续下滑。现在的绿地逐渐退出房地产,转为代建和与地方合作的模式。
所以,现状很艰难,但未来前景很不错。
为什么绿地控股的股价涨少跌多
分析绿地控股的下跌,要从股本结构和股东角度看。
我们先对比下万科A和绿地控股,首先从公司营业收入角度看,万科A在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6亿元,而绿地控股同期实现营业收入1757亿元;其次从市值角度看,截止2017年12月底,万科A的市值在3700亿左右,绿地控股的市值只有900亿元;再从估值层面上看,截止2017年12月底,万科A的PE(TTM)为15.8倍左右,绿地控股的的PE(TTM)为11.5倍左右。
但是呢,这两家公司所属的地产行业指数在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0日下跌16%,万科同期上涨37%,而绿地同期下跌53%。
从逻辑上讲,万科靠1000亿营收却享受着3000多亿市值,让地产一哥质地同样优异的绿地控股1800亿营收却被市场打入冷宫多年如今市值仅仅800多亿做如何感想?绿地控股净资产收益率11.2还高于万科9.53的净资产收益率。
这就是市场奇葩之处,但也有合理之处。
从股本结构上看,截止2018年1月,绿地控股流通股比例只占26%,而万科A基本实现了全流通,所以绿地控股一直以来的解禁压力是非常大的。这制约了其股价的发挥。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平安创投,2015年6月以5.54元/股的价格参与定增,2016年6月30日定增限售解禁上市以来不断减持,持股从占总股本的6.6%一路减持到2017年三季度末的1.79%。
平安创投几乎每天都在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抛售,而且基本是接近10%的折价进行抛售。又是大量抛售,又是折价,这对绿地控股股价压制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有哪家机构愿意从二级市场上买入绿地控股呢?还不如从大宗交易平台承接。也因为如此,在绿地控股的前10大流通股东中,公募基金的比例非常低,主动型的比例则更低。
这就是为何绿地控股股价这两年下跌的主要原因,虽然2018年初大涨30%,但解禁压力在7月又将袭来。
绿地集团多个楼盘停工
据报道,近日绿地集团多个楼盘出现停工现象,原因为资金链紧张。其中,位于上海的绿地华府和绿地世纪城等项目被曝停工,对于已经签订购房合同的购房者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此外,绿地集团面临的资金问题也可能引发市场担忧。对于购房者和投资者来说,需要保持警惕,关注后续发展动态。
绿地集团真实现状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绿地集团的老板就是张玉良。1992年创办上海绿地总公司(即绿地集团前身),并先后担任上海绿地总公司总经理,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等职务。现任上海绿地公司董事长、总裁。2018年11月19日晚间绿地控股发布公告称,经绿地控股集团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决定,选举张玉良为公司第九届董事长、总裁一职,任期与董事会一致,张玉良实现连任。
据了解有消息称绿地集团现在负债超9000亿,而且被曝出欠下大量的工程款没有偿还,绿地集团的现金流也降了7成左右,这对于绿地集团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绿地集团是由国家控股和国家资本独资的一家公司,所以算是国企。
绿地集团负债9000亿什么概念
绿地集团负债9000亿是指绿地集团所面临的债务总额达到9000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意味着绿地集团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和本金。
这样的负债规模可能对绿地集团的经营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负债压力,如寻求融资、削减开支或出售资产。
同时,这也可能引发市场对绿地集团的担忧,可能影响其信用评级和投资者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