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联营
来源 | 瞭望消金(lwxj001)
作者 | 咖喱
在互联网时代大潮下,金融形态和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演变出互联网借贷、互联网理财、移动支付等金融服务,现如今已完全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随着互联网红利消退,互联网金融机构从“烧钱”扩规模,走向“下沉市场”甚至“海外市场”谋增长的道路。其中,有部分胆大的玩家动起了“创新”的脑筋。
尤其是遇到今年疫情“灰犀牛”,整个信贷行业逾期风险增高,各家银行放贷变得谨慎,但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巨大,创新型互联网信贷联营模式价值凸显。
然而,一些银行向助贷方提出难以负担的保证金比例要求,正迫使“信贷联营”模式上演“变形记”,逐渐形成新的行业风险。
信贷联营的玩法
瞭望消金发现,“信贷联营”并非新鲜事物,如助贷、联合放贷等关于信贷联营的商业模式,近年来几经变革,深受互联网金融机构追捧。
去年双十一期间,消费信贷来势汹汹,全网各类平台创造出千亿级别的消费信贷规模。
邮储银行、浦发银行和广发银行等几十家银行(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股分行以及多家城商行),牵手阿里、腾讯、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进行联合放贷。
即银行作为资金方,基于各类消费场景,参考互联网平台的数据,为商家和用户提供贷款。
就模式而言,联合放贷是信贷联营最经典的商业模式:
线下模式包括,传统的银团贷款、银行与各种商业场景结合发放的联营信用卡等。
线上模式作为新的信贷联营形式包括,线上信贷引流、电商场景的订单融资,以及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联合贷款。
人大金科所研究显示,中国面向小微企业和普通大众的金融信贷服务供给不足,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银行与金融科技平台通过互联网信贷联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正在走出自己的金融既“普”且“惠”之路。
以网商银行分别与农发行、中和农信开展的农村金融新模式为例:
银行设立专项贷款资金,支持网商银行从事农业种植、养殖、加工、流通、服务,以及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购置农资及机械装备、农民脱贫、创业致富和农村消费等方面的资金需求。
去年9月,为了帮助更多小微企业解决贷款难题,农发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小微企业线上服务管理中心在雄安新区落地,正式投产上线,网商银行是农发行引入的第一家合作机构。
在信贷联合模式下,农发行首次开展移动端贷款业务:
自主完成线上贷款评分模型、线上贷款智能审批、线上放款等全新的信贷流程;小微企业首次可通过手机直接获得农发行的贷款。
数据显示,上线当天1个小时内,即授信审批客户1391户,总授信额度达38亿元,远远超出一个线下网点1小时内可服务的用户量。
在瞭望消金看来,联合放贷模式或将成为传统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催化剂。同时,对合作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也有着反哺作用。
天眼查显示,网商银行成立于2015年,大股东为蚂蚁集团,因而具备深厚的开放基因。
据悉,2007年,阿里与建行、工行合作,推出面向中小电商企业的贷款产品,是最早的互联网联合贷款雏形。
基于该雏形,网商银行不断深入探索新模式,从“凡星计划”(向行业开放所有能力和技术),到此次疫情期间推出的“无接触贷款”助微计划,其正在激发信贷联合模式的内在价值。
为顺应金融科技趋势,网商银行还引入大数据分析、卫星遥感、光谱识别等先进科技应用于农村金融信贷模型,推进精准授信。
除了与商业银行合作,网商银行还通过科技赋能、资金支持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支持部分小贷公司(如中和农信等国内起步早、发展较为成熟、专注农村金融的小贷公司)服务“三农”。
网商银行行长黄浩认为,信贷联营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其“优势互补、信息共享、独立风控、风险自担”的本质不能改变。
互联网信贷联营是实体经济发展催生的金融服务形式,为服务小微企业和长尾人群,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必然会走向信贷联营。
信贷联营的底线
就目前而言,我国联营贷款业务尚未形成统一监管。瞭望消金发现,部分联营银行出于风险考虑,会向联营的小贷平台或助贷机构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
尤其是遇到今年疫情“灰犀牛”,整个信贷行业逾期风险增高,各家银行放贷变得谨慎,保证金比例要求也随之激增,迫使难以负担的助贷机构孵化新模式,逐渐形成新的行业风险。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保证金会营造一种“兜底”的错觉,造成放贷机构的风控环节走过场,最终演变成层层兜底转移风险的问题,大概率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信贷联营模式不断“创新”发展,早就引起了监管层的密切关注。
2019年1月,浙江监管发布的《关于加强互联网助贷和联合贷款风险防控监管提示的函》强调,联合贷业务比较复杂,资金机构核心风控环节不得外包,且立足当地不垮区域。
换句话说,监管并未明确禁止“联合贷”业务,只是给出了“底线”。
业内人士表示,联合贷业务比较复杂,银行把资金交给互联网平台放款,存在风控外包可能性,动摇了银行的根基;城商行、农商行有区域限制,资金来源于该区域,应服务于该区域。
由此可见,“信贷联营”创新的关键在于,整个联营过程中,银行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瞭望消金认为,当前最需要解决的是,银行依赖助贷机构“兜底”作为风控依据的乱象。
在整个金融服务产生的链条上,风控能力是最核心的技术要求。
若小贷平台或助贷机构,本身风控技术能力不强,甚至商业、金融的场景和数据也比较缺乏,却违规向联营银行提供直接或隐性的风险“兜底”,后果不堪设想。
因而,开展信贷联营业务要明确助贷机构的引流角色,至于“贷不贷、批多少”这种最终决定,应该由银行全权掌控。
希望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能够在信贷联营模式创新中能守住底线,让其发挥“1+1>2”的效果,而不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