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
这,不只是《无间道》里陈永仁在天台上的抱怨了。
从2007年1月3日筹备启动IPO申报工作开始,足足仆街16年,年近三十又五的广发银行至今仍然没能敲开A股的大门。截至目前,国内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还未上市者,就只剩下恒丰银行和广发银行。
1988年9月,广发银行的前身广东发展银行挂牌,成为中国本土首批组建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可惜东风不与发仔便,总部设在羊城东风东路上的广发行偏偏遭遇了“资本市场不耐症”。事实上,同一批成立的股份制行都已早早代码在身——
比如与广发银行同年成立的兴业银行,时称福建兴业银行,于2007年在上交所登陆;1987年成立的中信银行,时称中信实业银行,也于同年上市。若是和128公里之外的深圳发展银行,也就是现在的平安银行对比,则更令人唏嘘:两家前后脚分别成立于广州和深圳,只是后者在1991年就以000001的股票代码成了新中国第一家上市银行。
如今,包括6大国有行、10家股份行,甚至大量城商行、农商行在内共有42家先后亮相A股。而资产超3.4万亿、净利润过155亿的广发银行却一股难发。
点解(为什么)啊?!
多位落马高管重创声誉和信心
就在上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方网站披露了广发银行两名高管被查的消息,分别是广发银行党委委员方琦和广发银行广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监事长、纪委书记亓艳,原因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调查。
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广发银行原党委委员、监事长王桂芝刚刚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调查。
细细梳理来看,仅一年多时间里,广发银行共有7位高管落马。如果算上2016年离任、2022年被查的前广发银行董事长董建岳,则多达8位。
2022年,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兼广发银行原董事长王滨被查;同年,广发银行沈阳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杨桦,广发银行党委巡视办主任乔玉良,以及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原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吕胜男,均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时间轴再拉长一些,广发银行前董事长李若虹则于2014年被查,最终于2017年以受贿罪、非法持有枪支罪等被判处无期徒刑。一位著名银行家,却“非法持有枪支”,外界不禁为之侧目。
如此说来,前后9年时间,先后有三位前董事长落马、多名高管被查,广发银行声誉受损巨大,而背后所暴露的公司治理、风险控制乃至企业文化等深层次问题,足以令监管和市场高度关注。
近日,葫芦岛银保监分局又披露一则行政批复,对于广发银行沈阳分行申请核准程启明任广发银行葫芦岛分行副行长任职资格的请示,该银保监分局表示不予核准。
图片来自银保监会官方网站
上述批复中不予核准的原因,依据的是《中国银保监会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第七十九条第(五)款和第八十条第(三)款的规定,也就是“具有良好的经济、金融从业记录”和“对曾任职机构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或重大损失负有个人责任或直接领导责任,情节严重的”这两条规定。
很难不产生联想。正是由于广发银行近年来“人”的问题频频暴露,导致监管层对于哪怕是一个葫芦岛分行副行长的任职资格,也审查得愈加严格。
此时的广发银行想要敲钟,谈何容易?
一边IPO一边挨“打”
根据广发银行2022年财报显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51.54亿元,同比微增0.33%;实现净利润155.28亿元,较上年减少19.48亿元,同比下降11.15%。这也是自2016年以来,广发银行首次出现净利润负增长的情况。
图表根据公开数据整理
与其他股份制银行对比来看,广发银行这份成绩单更加“唔得睇”。无论是营收、净利润以及资产规模,广发银行在12家股份制银行中已经排到了后三分之一。其中在营收水平上,仅相当于前文提及兴业、中信和平安银行的33.79%、35.55%及41.77%;期内归母净利润则分别是这三家银行的16.99%、25%及34.11%。至于20.66%的净利润率水平,相较前者的41.09%、29.37%及25.3%,差距明显。
该榜单上,垫后的还有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和同样未上市的恒丰银行。但只以在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上与广发银行马头马尾的浙商银行论,后者的成立时间较其要晚上16年。
联合资信在对广发银行进行的2022年评级报告中指出,该行整体盈利水平低于股份行平均水平,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在这份财报中已经看不到对上市计划的描述,不过早在2007年,广发银行便动了上市的念头,并在2011年5月向监管报送了首次公开发行辅导备案申请,正式启动IPO进程。
到2016年,中国人寿成为广发银行单一大股东后,时任广发银行董事长的董建岳发出了一篇刷屏的离任告别信,说到上市之路也算是真情实感,他说“几经努力,使出洪荒之力,也未达成”。
还是当年,中国人寿曾以6.39元/股共斥资233.12亿元收购花旗银行和IBM Credit所持36.48亿股,即23.69%的广发银行股份,而总持股比例更飙升至43.68%。5年后,中国人寿再度以8.81元/股共计174.75亿元吃进广发银行面向社会400亿元募资约四成三份额,同时亦确保了自身持股比例不变。市场一度对于中国人寿入主以及高层空降抱有极大希望,认为会加速广发银行上市进程。同时,作为“南天王”的广东,自然也对自家膝下这家业务范围已拓展至全国的金融机构挂牌上市寄予厚望。
谁承想,广发银行的IPO进程反而停滞,甚至连从中国人寿空降的董事长王滨都锒铛入狱。在广发内部,无论是最初的杨明生、刘家德、尹兆君,还是后来的王滨,核心枢纽均系国寿人马。由此带来的效应当然明显——至少在前4年间,银行总资产年均复合增长13.46%。但关于究竟保银协同还是银保协同,却也无需争论。有数据显示,在某几年广发银行的年报上,只“保银协同”四个字便提及了48次。
或者说,对于已花了大钱的中国人寿,广发银行能否上市其实并不重要,反倒是“一个客户,一个国寿”必须深入人心。面对如此强势的最大股东,身为“亲生父母”的广东方面,现在也只能豉油辣椒酱——你想点就点,转身支持更有控制力的辖区内其他金融机构奔赴资本市场。
2017年4月,广发银行的上市辅导状态由“持续辅导”变成了“暂时中止”,这一暂停就是近3年。直到2020年,上市计划在广发银行年报中才被重新提及。就在外界揣测此次是否有望一举敲钟时,2021年6月,广发银行的最新辅导状态又变为“辅导备案终止”。
那么,除了高管频频落马、业绩掉队,广发银行这些年还经历了什么?
不得不说,没少挨罚!
就在上市进程按下暂停键的2017年,广发银行因“侨兴债“事件收获了新中国银行史上最大一笔罚单——7.22亿元。原因是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公司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无法兑付,而后10多家金融机构持兜底保函等协议向广发银行主张债权。经查明,该事件是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员工作为担保方,与侨兴集团人员内外勾结、私刻公章、违规担保导致。
自这起轰动整个金融业的私募债案件后,广发银行覆水难收,连年收到巨额罚单。据不完全统计,总罚款金额达10亿元:2018年,至少收到5件百万级罚单,全年罚款金额超千万;2020年,因违规贷款、违反反洗钱法和违规经营等案由收到30余张罚单,全年罚款金额近亿元;2022年的最后一天,又因九项违法行为被央行处以3484.8万罚款。
地基不牢的冒进,往往地动山摇。
对于尚未宣布放弃上市梦的广发银行来说,高管落马、罚单频频皆在提示着银行方面必须重新评估内部治理和合规经营等根本性问题,打造一支能带领公司真正向好的管理团队,这萦绕12年的IPO魔咒才有打破的可能。
就在广发银行IPO前途未卜的当口,与其成立时间只差一年的恒丰银行却在摩拳擦掌。后者一是在2023年全行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对标上市条件,择机启动上市工作;二是已经成立了上市工作办公室。另外,就在近日,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核准侯本旗出任恒丰银行董事会秘书一职。据悉,侯本旗曾担任工商银行总行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民生金服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平安金融壹账通零售业务总裁等职位。
图片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
种种迹象来看,恒丰银行已经迫不及待了。
在天台上,刘健明对陈永仁说:“我也想做个好人,可是这个世界不给我机会”。广发银行、恒丰银行,这“倒数第二”的机会又将属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