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拉卡拉”或“公司”)5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接受了多家机构投资者的特定对象调研。在调研中,拉卡拉透露,今年一季度,随着利润和现金流的正向回升,公司逐步偿付了大部分的债务。随着2023年经营现金流持续正向提升,预计年内公司有望恢复以前低负债的经营状态。
拉卡拉公告截图
拉卡拉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目前的情况。公司2019年上市以来正式进入战略4.0,产生了三个重要的战略里程碑。第一个就是积极投身国家金融大战略,实现了数币的推广布局。拉卡拉是央行数研所首批签约的两家支付机构之一;拉卡拉在数币领域已经与工、农、中、建、交、招、邮储、兴业八大数币运营机构达成了合作,参与了全部26个地区的数币试点。第二个里程碑是拥抱产业互联网,建成了零售供应链SAAS。公司通过云掌柜、数采平台、云当家三大平台来满足零售业客户的管店需求、采购需求;同时拉卡拉还打造了产业数字金融服务平台,链接银行,为供应链上的中小微商户提供金融产品支持。第三个里程碑是,公司战略投资了领先的跨境支付服务商Skyee,已搭建覆盖欧美等一百多个国家的支付网络,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帮助中国电商企业做全球生意。过去的亮点也是今天的起点,如数字人民币、供应链科技、跨境支付等,仍然是公司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重要的工作,需要不断顺应市场而创新发展。
拉卡拉还向投资者介绍了“拉卡拉茁跃伙伴计划”。拉卡拉称,在这个计划中,公司计划携手金融机构,探索采用包括直接投资支持、联营支持与金融贷款支持等不同模式,去扶持千万小微商户进行创业和经营。携手金融机构,实现千亿授信,助力千万门店共同成长。全国有接近1.5亿的市场主体,其中约1.2亿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这个庞大的群体也需要跨越数字化的鸿沟,也需要普惠共享的数字技术和服务,帮助他们实现数字化转型,将是十万亿级的市场,
拉卡拉还介绍了公司新产品。商户数字钱包将满足商户从新店开张到成熟经营的全程诉求,致力于让AI赋能和改造门店经营的所有环节。钱包APP让手机本身成为全支付种类的收款工具,让商户可便捷管理各类支付终端、查看流水数据,同时集合了补贴、进货、营销、资金等诸多经营维度服务。同时,钱包APP正在探索AI助手、AI识物、AI设计等服务,丰富钱包与商户的交互形态,提升商户收银效率,实现傻瓜式营销素材智能化生成能力。
拉卡拉客显屏音箱,是公司一直以来领先行业创新产品的最新力作,是市场首款带有10.1寸大屏、首款私人定制广告、首款可让商户赚钱的支付音箱。拉卡拉客显屏音箱应数字时代商户新需求,聚合数字支付和数字化经营能力,帮助商户实现流量变现,让门店成为机构触达C端用户的有效延伸。
公司2022年度及2023年一季度主要财务数据方面,拉卡拉介绍,2022年公司的营收比2021年下降了约为18%,由于行业重大事项的影响,导致公司净亏损了14亿元。
2023年一季度公司收入情况已经消除了2022年的不利影响,基本回到了2021年同期水平。公司收入与实体经济的消费交易密切相关,随着国家不断刺激经济消费上行,拉卡拉称,相信公司营收有望恢复甚至可能超越2021年的水平。
今年一季度,随着利润和现金流的正向回升,公司逐步偿付了大部分的债务。随着2023年经营现金流持续正向提升,预计年内公司有望恢复以前低负债的经营状态。
以下为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
Q:除了支付业务之外,公司未来业务增长的方向可能会来自哪些方面?
A:公司的发展战略,前面已经作了介绍,这既是我们的真实想法,也是我们的真实做法。我们在节奏上大概3年至5年做一次战略调整,去适应包括市场、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从政策引导角度来看,发展数字经济,服务实体经济,是必然趋势。
我们数字化转型从上市之日起就开始了。在上市后的2019、2020年,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做SaaS,实际上却不赚钱,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了新的价值。通过SaaS打通数据后,对于产业供应链的理解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战略宣讲可能文字内容多了一些,量化内容少了一些,未来我们的增量收入一定来源于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板块。支付是做业务的切入点,单纯从支付本身来挣手续费差价的模式还不够,未来难以持续,应该在全链条打通后,通过提供技术和金融服务,提升综合收益。综合收益落在三个点:基础支付、供应链金融、科技SaaS等方面,这些都有成型案例和客户。
总结为三句话:推广数字支付、共享数字科技、兑现数据价值,更多的是在尽可能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去拓展客户实现数据价值,提升综合收益率,而不能仅依靠传统支付方式赚钱。
Q:海外业务方面,公司是否有优势和考虑,以及这方面是否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A:海外业务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我们动作做得相当早,投资Skyee,它在行业内排名前五、前六,一年200多亿的规模。一方面我们投入资金,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系统建设支持。在海外寻求一些符合我们目前产品科技及资本能力的区域,是否进行一些海外区域化实投相关动作,目前正处于充分调研的过程中。另外一个维度,我们正在寻找在现有业务情况下最佳收入模型的一些产品打样,采取技术输出、平台合作的方式进行,首先考虑从中国香港、日本、东南亚开始,日本目前正在进行这个过程,今年大概会比较成熟。今年年初,我们取得了跨境人民币薪酬汇出业务的展业资格,为外国人提供薪酬汇款服务,符合让中国人走出去、外国人走进来的大政策,是跨境的一部分。
Q:关于AI,本次发布的新产品是自采还是外营?公司在AI方面投入了多少预算,公司整体研发后面的情况如何?
A:本次发布会介绍的新产品,我们将其作为一个引入千家万户小微门店经营者的新工具,我们看到了这个趋势,会有应用。这款新产品中的AI实景海报以外采为主,在拥有了这个产品的想法后,我们与国内的很多公司都有接洽,并进行了一些试用。合作公司现有的生图和设计能力,正好符合我们目标对象对临街店铺海报层面的需求,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们正在与合作方联调开发,对方也需要对应开发,因为他们原先倾向与2B合作。
关于研发预算,我们年度的研发预算是2亿多元,但无法简单地按照你的口径进行区分。我们投入方向正不断朝新趋势发展,例如我们的混合云架构,原来自有部分较多,公有部分较少,现在涉及回归架构等问题,调整到公有部分更多。
Q:关于数据资源,现在是很热门的话题,那数据资源如何真正实现价值兑现?
A:国家提出要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强国,释放了一系列政策利好。目前很多地方都在设立数据交易所,作为数据流通和价值实现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将数据供需双方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合规流通和利用。当然,有关数据交易的有关制度、标准还在探索完善中,有的地方走的比较靠前,我们也会很积极参与到这一过程中去。总的体会是,数据资产的价值兑现,还是要产品化,只有产品化的数据服务才能大规模推广和运用,原始的、碎片化的数据不具有商业价值,也难以合规化流通。现在我们在支付数据的基础上,通过SAAS的融合,数据维度更多,更完整,商户画像会更准,商户的标签产品化后就可以应用到很多场景,比如金融机构用来做风控、供应链企业用来选品或备货等。
Q:在维持市场较低费率的情况下,公司如何通过新业务和新产品来增加盈利点?
A:从去年7月份到现在,我们的业务结构、交易类型、交易笔数和收入,实际上都发生了一些的变化,我们的新增业务追求的是综合收益率,数字化转型会扎实推进。
Q:公司是否可以进行人员优化,使其变成一家更轻量化的公司?
A:公司自去年7月份以来的人员与组织结构调整,使得我们的全国直营分公司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因为原来的展业方式和现在投入的人力以及合作商户不同,分公司原来的业务是地推销售,或者透过线上渠道、银行渠道和大型KA渠道吸引所有商户。目前,我们的各地分公司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守土有责,即负责管理本地存量,并与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银行保持沟通。另一部分是区域市场。一个分公司需要完成所处区域的各项业务。公司的目标不是裁员,而是通过人员结构和岗位价值的优化提高人均效能。
Q:去年公司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未来毛利率是否向行业靠拢?
A:公司毛利率比行业高,是因为在市场上拉卡拉这么多年的信誉度,有品牌溢价,包括我们和代理商签订佣金时,就比同行高一些。近两年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是因为上游成本在提升。
Q:人工智能在金融和第三方支付领域的可拓展空间应该相当大,公司怎么考虑?
A:我们有一些产品模块,研发团队已经全面展开AI模型在内部结合,我们目前的技术模型应该已经实现了一个闭环。接下来,是否可以使用AI技术来实现智能决策等一系列事务。这件事在经营中非常重要,至于是否能增收或是至少能降低成本,今年可能看不到,但明年应该能看到。
Q:未来两三年,公司利润增长来自数字金融的贡献是否会增大?
A:公司的“茁跃计划”提出了这个概念,但并未具体说明具体数字实际上,茁跃计划就是未来重点之一。我们拥有大量存量小微商户,并且拥有支付数据。然而,科技数据不完整。我们在零售领域自己开展业务,而其他餐饮、医美等领域则请了行业SaaS公司来协助。只要数据完整,我们把商户金融服务需求与金融机构的产品链接起来,这会对我们的营收和利润有所贡献。
Q:金融科技业务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可能是所有支付公司都在寻求的增值方式。目前哪些优势可以使得现在做业务更容易成功?
A:我们已经从事了4年的产业互联网,虽然还没有做成盈利的电商平台,也没有做出几款盈利的SaaS,但我们已经将支付和SaaS这块彻底打通,未来我们业务的核心是根据可视化的每日流水来做决策,这是很大的差别。
过去几年,我们在战略4.0阶段累计投入了超过4亿元,这些都消化在过去的投入中。企业未来应该如何去做?接下来的阶段,我们需要想办法提升商户数字化水平,帮助商户实现数据价值的变现。实际行动上来讲,是提升效率,帮助商户经营,帮助他们进行融资,甚至可以考虑选择一些优质门店进行投资。
读创财经综合
审读:谭录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