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木爷 来源:木爷说
01
在银行业务一线干了十几年的老孙最近有点烦:存贷款指标依旧泰山压顶,曾经业务冲量大户房地产及城投类贷款正被监管严查,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虽然政治正确,但高企的不良率却让人如鲠在喉,难以下咽……更为要命的是,行里每天都在宣传“科技赋能”、“精兵减员”,除了科技部门在大力招聘外,其他部门编制都已冻结,运营部门甚至在不断减员。看着自己日渐后移的发际线,喝酒应酬导致的脂肪肝,再看看孩子仅一个暑假夏令营就花掉3万多的账单,老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中年男人的焦虑感扑面而来。
老孙的焦虑其实是国内银行业集体焦虑的缩影。规模增长乏力,盈利空间收窄,不良贷款难降,监管压力大增……在经济增速换档、金融去产能的背景下,年轻的中国银行业正面临着一堆的成长烦恼。如何逆势突围保持高速增长,并为下一轮周期的到来提前做好战略布局,考验着每位银行家的智慧。
“高资本消耗、重资产运行”的传统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加快向“轻资本、轻运营”转型已成业内共识。金融科技作为实现“轻运营”的有效手段,近来一直被银行业寄予厚望,也成为了多家银行2018年年报中最热门的词汇。
在媒体的大力渲染下,金融科技就像是能够带领银行业走出诸多困局的诺亚方舟。是否在金融科技领域内有所建树,已成为外界判断该银行是否具备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行业内甚至发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将从根本上颠覆银行的商业模式”的呐喊,令人振聋发聩。
02
金融科技对银行来说真的是全新事物吗?真的能从根本上颠覆银行的商业模式吗?创新实践着眼点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木爷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由来已久,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回顾整个金融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伴随科技进步不断发展的历史。冶炼和铸造技术的突破使贵金属货币流通成为可能,人类从物物交换时代跨入了商品社会;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带来了纸币诞生;电报、电话等通信技术让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大幅提升;计算机、互联网等IT浪潮更是将金融推入了电子化、信息化进程……可以说,每一个时代的主流科技手段都与金融创新相伴相生,水乳交融。
当前,在以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带动下,金融业正在向数据化、智能化时代发展。有观点认为,此轮金融科技浪潮将带来颠覆性的金融革命,改变整个金融业的运行逻辑。但在木爷看来,虽然此轮浪潮中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在广度和深度方面大大超过以往,但尚未出现能够颠覆金融本质逻辑的新技术,金融业大概率仍将延续“渐进式科技改良”方式不断向前发展。
金融业是长周期行业,每一项金融创新都需要经历完整的经济周期和信用周期检验,而科技行业常常呈现短周期特点,具体技术的迭代升级非常快。由于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创新稍有不慎就会为整个金融体系埋下安全隐患,故应将金融科技的发展可持续性放到更长周期内进行检验评判,而不是仅看短期内技术的突破性、有效性。
木爷认为,不用过度神化以ABCD为代表的金融科技对金融的推动作用。一项技术究竟是否值得被大范围推广,关键是评估此项技术能否真正地降低了金融的运营成本,提高了金融的运行效率。如果新技术不但没有降本增效,反而耗资巨大并且加大了监管难度,那么这项新技术的应用并无太多的意义。
木爷十分赞同周小川行长在最近一次演讲中的观点:“供给方往往需要推销某一技术、某一产品,会想方设法宣传鼓动,以实现其价值,也会尽力宣传以供给创造需求……从需求方来讲,一定要明白自己的需求,不要被忽悠,对于什么是颠覆性技术,是革命性变化,还是延续性演进,要有自己的判断。”
运用科技手段确实可以提升金融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扩展金融服务半径,有效解决金融领域的一些痛点。但金融风险从来没有因为科技的发展而销声匿迹,金融科技并没有脱离金融的本质范畴。如果新技术在金融领域运用不当,反而可能会形成金融风险和技术风险的叠加,冲击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
现阶段金融与科技的结合需要遵循金融业的内在规律,将实践的着眼点放在金融运行流程和环节上的“微创新”,而非颠覆性的跨越式发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以“小步快走”式进行“微创新”,不仅能够持续发挥科技对金融运行效率的优化作用,而且可以避免技术性试错风险转化为大规模的金融风险。
03
不同类型金融业务形态在金融属性、风险特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故与科技结合的速度和程度并不相同。
此轮互联网科技浪潮与个人零售业务有较多的天然契合点,创新普及速度明显较快。在个人贷款、小额支付、财富管理、客户服务等诸多领域,金融科技的实践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个别领域新科技甚至完全取代了人工。
例如在个人小额贷款领域,为了解决依赖传统风控手段贷款成本与收益不相匹配的痛点,多家机构已实现了全线上系统自动审批:采用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技术对客户身份进行远程识别,令过往繁琐的认证流程在手机APP端一键完成;在借款人充分授权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AI等技术对客户银行卡信息、社交信息、运营商数据、征信报告等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实现对用户信用能力的精准画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微表情技术打造反欺诈风控系统,对欺诈、伪冒、套现等行为予以有效拦截;运用预测筛选、深度学习、AI决策等技术打造智能审批中枢,实现高效快速审批。
又如在智能营销领域,金融机构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对投资者进行360度精准画像,从多个场景、多个维度了解投资者的基本情况、投资潜在需求、财务实力、风险偏好等,从而实现精准营销、智能营销,实现“在合适的时间,通过合适的渠道,用合适的方式,销售合适的产品给投资者”。金融机构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发线上智能交互机器人,与线下服务形成互补。在与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智能交互机器人可精准捕捉客户的意向、情绪、行为等特征,实现对客户特征标签库的动态管理。在提升客户体验的同时,从更深层次挖掘客户潜在金融需求。
而在对公业务领域,因单笔业务个性化、差异化较大,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新科技尚难将业务流程操作标准化,现阶段科技更多是发挥辅助性、补充性作用,暂无法完全取代专家判断。
04
最近“开放银行”的概念不断升温,成为银行利用金融科技转型的重要战略之一。在木爷看来,开放银行并非新生事物,多年前已有部分银行实践过,比如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底层的API/SDK技术更是非常成熟,非开放银行新创。“开放银行”更多是“新壶装旧酒”,将一些实践做了提炼和包装。
当前众多银行大谈特谈“开放银行”也是无奈之举。在用户习惯逐步向线上迁徙、场景为王的时代,受限于金融的低频交易属性,绝大多数银行APP缺乏流量支持,线上获客能力远远落后于微信、支付宝等流量平台,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开放合作”,与其他商业生态共享数据、交易、流程和功能等。
这样做虽然有助于银行拓展服务边界、获取用户多维信息,增加收入来源等,但代价也非常明显:银行在各类金融服务中退居幕后,放弃了与客户直接接触的机会,很容易弱化自身的客户经营能力,淡化银行品牌形象。而且,数据安全保护、客户隐私保护等也是开放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相较英国、欧盟等拥有成熟监管框架和运行机制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国内的开放银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5
最后木爷想说,金融科技对于银行来说更多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我们对金融科技既要保持宽容支持,也要客观冷静,不必过于神化,它只是一种工具、手段,现阶段只能对部分银行业务的运行起到一定的优化、改善作用,尚不能帮助银行实现颠覆性的跨越式发展。商业银行经营的是百年基业,唯有遵循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沉下心来做好主业、练好基本功,先把底层的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才能更好地发挥“科技赋能”的功效,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历史大潮中行稳致远。
其实老孙们不用过于焦虑,金融科技想要完全取代精通业务、洞察人性的银行老法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建议老孙们也要保持不断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以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拥抱变革。对个人来说,因循守旧是最舒服的姿势,但终将会在滚滚的历史车轮中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