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计中的利润是指什
1、会计中的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所获得的收入减去所发生的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的盈利情况。
2、利润按其构成,一般包括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项目。其中,营业利润是指企业在营业活动中所产生的利润,包括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罚没利得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如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等。所得税是按照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二、收益是指利润还是收入
收益应是指利润而不是收入。利润是把所以成本,投入都除开纯赚的。而收入虽然除开了成本但还有很多费用并没有除开。例于税收,水电费等,因此收入不能算收益。
三、会计中的利润是指什么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1、营业收入: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2、营业成本: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3、资产减值损失: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5、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6、营业外收入: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营业外收入并不是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不需要企业付出代价,实际上是经济利益的净流入,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费用进行配比。包括:非流动性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罚没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
7、营业外支出: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费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罚款支出,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8、所得税是根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上交的一种税金。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四、收益额是什么意思
1、收益额是指由被评估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超出其自身价值的余额。收益额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收益额是指总收益额,即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从国民收入中所得到的全部收入额。而狭义的收益额是指纯收益额,即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得到的全部收入额扣除取得这些收入的耗费以后的余额,也就是所得额。
2、关于收益额的确定,作为评估人员,应该注意的是,一项资产有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有收益性,同时,在评估时对收益的判断,不仅要考虑收益能力,更重要的是预测其未来的收益能力;此外,收益额必须是由被评估资产直接形成的,不是由该项资产形成的收益应当分离出来。
五、收益为什么不是指成本加利润
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税金收入仅是成本加利润是不够的,增值税和所得税最后的支付对象也是消费者(含企业),同时企业期间费用也要分摊到产品中,这样企业才能维持和生存。换句话说,收入要把企业全部支出(含成本)收回来,还要有一定的利得,否则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定义要换个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