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6月6日讯(记者 高萍)去年以来,市场利率中枢下移,带动消费贷等小额信用贷款成本下降。此外,“内卷”之下,各银行消费贷利率优惠券、红包等齐齐上阵大力发展消费贷业务。财联社记者发现,近期,多家银行掀起新一轮消费贷“大促销”活动。不少银行推出限时优惠利率活动,有大行对优质单位新客提款年利率最低可至3.24%。
在业内人士看来,消费贷利率下行受市场竞争,国内消费信心和消费贷需求处于恢复阶段,叠加银行积极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影响。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持有人的成本,促进对消费信贷的需求。不过,低消费贷利率,也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跨市场套利情况。对于银行而言,需要提升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意识。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也需要量财支出,理性消费。
6月多家银行上新消费贷利率限时优惠
财联社记者发现,近期,多家银行推出了新一轮消费贷限时优惠活动。民生银行北京分行一客户经理发布的活动海报显示,民生民易贷6月2日-28日享受利率优惠,“新客”单笔提款1万(含)以上可享受单笔年化单利3.48%优惠利率。
交通银行也在6月1日-6月30日推出“惠民贷年中庆典”活动,新批额的优质单位新客可获得3.24%提款年利率券(单利)1张+38元贴金券。另外,新批额的其他新客可获3.6%提款年利率券(单利)1张。
“对于最低3.24%的年利率,则有着一定的条件。”交通银行北京一支行客户经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3.24%的提款年利率券适用于优质单位的新客,优质单位需要在后台的白名单上。该客户经理直言:“这是银行刚有的优惠活动,3.24%的利率相对来说确实是市面上比较低的利率了”。
此前招商银行闪电贷曾推出多轮利率优惠券活动。近期,招商银行亦推出新一轮优惠活动。招商银行手机APP显示,6月1日-7月31日,闪电贷建额成功的新客户享6.8折以及抽奖,年利率3.6%起。另外,招商银行宁波分行推出闪电贷年中大促,年利率(单利)3.4%起,利率优惠报名时间至7月31日。该行厦门分行推出的优惠活动显示,对于白名单特邀客户,可领取一张闪电贷“3.4%固定利率券”,活动时间为5月31日-6月25日。
也有银行未有新的优惠活动或上一轮优惠活动尚未结束。如,一家大行客服表示,该行目前未有优惠活动,消费贷利率最低为3.65%,与一年期LPR持平。另一家大行客服表示,4月1日至6月30日,活动期间,该行个人信用贷款利率统一执行年利率优惠价格,一年期年化利率3.7%、3.8%、3.9%三档优惠(根据客户资质不同差异化定价),一年期以上年化利率4.18%的优惠。
消费贷利率下行
去年以来,不少银行加大力度推广消费贷,上新利率优惠券、抽奖等活动,银行消费贷利率下降明显,大行最低利率去年即多进入“3”时代。
去年底招商银行推出的闪电贷周年庆礼券利率优惠活动还显示,符合活动条件的闪电贷新老客户,可获得3张利率折扣券,折后年利率最低可达到3.7%。最新活动最低则为3.4%或3.6%。
一家大行海南省分行官微去年年底发布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信息显示,该分行消费贷产品年化率低至3.9%起,且在12月1日-31日活动期间,申请并累计用款达到一定额度可获得50-100元话费礼包。该行海南省分行官微今年5月底发布的信息则显示,消费贷产品利率优惠,低至3.8%起。
“近两年,受复杂经济环境影响,消费贷业务也受到一定影响。今年以来国内消费和内需稳步复苏,机构积极发力消费贷业务,市场竞争激烈。”对于银行消费贷利率限时优惠等活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消费贷利率持续走低,一方面,受市场竞争影响,国内消费信心和消费贷需求处于恢复阶段,叠加银行积极推动消费贷业务发展,同业竞争激烈。另一方面,近年来,为应对内外复杂经济环境,宏观政策偏积极,市场利率中枢持续下移。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认为,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通过信贷实现稳增长、稳消费,对整个经济运行大盘具有促进作用。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调,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持有人的成本,促进对消费信贷的需求,进而促进消费,对经济稳增长大有益处。
警惕跨市场套利 严禁用于投资、买房
不过,消费贷利率下行下也出现与部分大额存单、房贷利率倒挂的情况。有业内人士直言,过低消费贷利率,可能导致市场出现跨市场套利,或引发部分消费过度负债加杠杆。在此前监管公布的行政处罚中,也有部分银行因消费贷款被挪用、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等行为被处罚。
多家银行客户经理在向财联社记者介绍该行消费贷产品时亦强调,消费贷严禁用于投资、购房等领域,一经发现,收回贷款。
“信用贷资金流向跟踪管理难度大、成本高。”周茂华表示,从银行角度,需要提升依法合规开展业务意识,加强业务员培训;优化业务流程,压实业务各环节主体责任,完善考核机制;进一步完善征信管理制度与机制,强化征信市场约束机制;同时,监管部门需要强化监管职能,提升违规成本等。
此外,也有银行人士建议,普通消费者在享受小额消费贷带来便利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财务杠杆的可持续性,避免非理性过度负债;同时,需要认真仔细分析消费贷条款信息,做到清清楚楚消费。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