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券报
监管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6.3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0%。
作为险资运用的“主力军”,人身险公司对股票的配置规模同比增长近20%,成为其大类资产配置中增速最快的一项。
随着市场回暖、部分行业实现估值修复,险资一定程度上搭上此轮估值修复的顺风车,投资收益也出现回暖。
主力险资股票投资规模较快增长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公布的2023年一季度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表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达到26.3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4%。其中,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2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68%;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为1.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7%。
作为险资运用的“主力军”,人身险公司资金运用规模达到整个保险行业的约九成。从大类资产配置的情况来看,今年一季度,人身险公司股票投资规模同比增长近20%。
具体来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人身险公司银行存款余额2.22万亿元,规模占比9.46%,同比下降2.26%;债券配置余额10.07万亿元,占比42.93%,同比增长18.37%;股票配置余额1.87万亿元,占比7.96%,同比增长19.52%;证券投资基金配置余额1.23万亿元,占比5.25%,同比增长13.91%;长期股权投资配置余额2.34万亿元,占比9.99%,同比增长9.05%。
财产险公司的配置结构和人身险公司有一定差异。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财产险公司银行存款余额4116.22亿元,规模占比21.00%,同比增长2.58%;债券配置余额6757.75亿元,占比34.48%,同比增长24.24%;股票配置余额1307.63亿元,占比6.67%,同比增长0.40%;证券投资基金配置余额1607.15亿元,占比8.20%,同比增长7.73%,长期股权投资配置余额1254.28亿元,占比6.40%,同比增长1.37%。
综合投资收益率提升
一季度主力险资股票投资规模出现较为亮眼的增速,又有哪些股票受险资青睐?
多位险资人士透露,在股票投资方面,今年一季度对低估值高股息行业关注较多,基于对市场趋势和窗口的把握进行定向调仓换仓,对一些当前估值较低而未来前景较好的行业进行了布局。特别是,对于中字头的国有企业的价值重估,多家险资机构都进行了积极参与。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险资财务收益率为3.40%,年化综合收益率为5.24%。综合收益比去年年末出现较大幅度增长。监管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险资2022年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76%,综合投资收益率为1.83%。
“财务投资收益率基于利润表计算得出,综合投资收益率是在此基础上,将资产负债表科目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考虑进来了。”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分析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浮亏和浮盈,不能体现在财务投资收益率上,而综合投资收益率能予以体现。
高分红低估值板块获青睐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增配高股息、业绩稳定的行业龙头仍是今年险资的投资重点之一,通过长期持有获得较高的股息收益和稳定的业绩增长带来的回报。业内人士透露,短期来看,险资权益配置比例整体会仍然保持稳定,但逢低加仓是险资惯用策略,险资会加大力度,进一步寻找优质权益类资产,在低利率环境下寻求超额收益。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方向,一家中小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依然看好高分红低估值板块,这和保险资金一直以来的投资风格相吻合;同时也看好优质的成长公司,它们长期空间大,包括新技术、新材料等。”
某大型保险资管机构人士表示,从大类资产比较来看,国内股票市场总体价格和估值水平处于相对低位,结构分化比较明显,债券收益率处于历史低位区域,从股权风险溢价来看,权益资产相对更具有配置价值;拉长周期来看,目前位置的权益资产能提供比较理想的投资收益水平,也有利于从投资角度做出理性选择。
站在当前时点,上海一大型险资机构权益投资相关人士称,防御及主题行情还没结束,兼具高股息、低估值、机构低持仓的板块有望阶段性修复估值,同时在AI及中特估主线行情休整期间,前期调整较多、股价和持仓重新回到低位的板块,基于基本面边际改善带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增加,关注新能源、医药、半导体中的细分方向。(来源: 中国证券报)